2019年8月27日晚,俄罗斯喀山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颁奖仪式上,我身披五星红旗,耳朵穿过人声鼎沸的热浪,听见一句“The gold medal goes to Quan Zheng,China”时,感觉双脚像脱缰野马一跃而起,冲向最高的那个金牌领奖台。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我所参赛的建筑石雕项目又是欧洲选手传统强项,被他们长期占据金牌霸主位置。我代表中国第一次参赛就夺得金牌,使不少人感到意外,觉得我仅训练了两年就一举夺冠,真不可思议。其实我就认一个理儿:爱我所爱,行我所行,遵从本心,无问西东。
我出生在安徽宿州农村,小时候见家里生活比较困难,靠父亲一个人在外打工养全家,便萌生了自己挣学费的想法。初三暑假,我偷偷跑到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搬砖、扛钢筋、跑腿啥都干。头两天我就累得端饭举手如针扎,肩痛手疼难入眠,手上还磨了好几个水泡。干了10天,我挣到人生第一桶金——1000元。
高中时,我的成绩直线下降,课堂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我苦恼地问自己:考不上本科怎么办?将来靠什么本事活着?
一次,一位工艺师雕刻木头的电视画面吸引了我:一段不起眼的木头在他的雕刀下,如施魔法一般惊艳绽放,尤其是工艺师那专注的神情、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深深触动了我。我们宿州老家是书画、石刻艺术之乡,现存的石刻文物比比皆是。我为什么不能像那位工艺师一样,把雕刻艺术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做一门精一门?
2017年9月,我考上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这个专业我喜欢甚至热爱,能像饿虎扑食一样,大口咀嚼雕刻艺术的营养。俗话说,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与其在高学历道路上挤着过独木桥,不如另辟蹊径,在技能的浩瀚海洋里竞渡,没准儿比高学历更早到达成才的彼岸。
郑权(中)参加俄罗斯喀山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斩获建筑石雕项目金牌
入学后,我学习各种雕刻知识,其中包括工艺美术设计、徽雕文化、名家名作的制作理念等。2017年11月,建筑石雕项目团队来校选拔选手,成立校建筑石雕集训队,冲击世界技能大赛。我被选中,不久,我和入选同学一起,坐车来到黄山地区花山谜窟旁的训练基地,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封闭式集训。
雕刻是学习建筑石雕的第一课。每天在9平方米的操作间里,我们围着1米见方的操作台和一台抽尘机,用几十种电动、手动工具,跟一两百斤的石块较劲,切、钻、锤、磨、雕,机械地重复一个个动作,三天磨破一双手套,掌心也磨出水泡来。用过的手套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裸露在外的皮肤也被飞溅的雕刻粉尘,染得像是糊上一层釉,怎么也洗不掉。指导教练告诉我们:“训练没有捷径,只有机械重复和不懈坚持,在不同形状的石头上反复练同一个项目,让肌肉和大脑形成记忆。”
训练基地四周环山,几乎隔绝了与外界往来。这里要求每天严格按时间节点作息,早上6:30起床,晚上23:00入睡,中间除了早中晚各1小时吃饭、洗漱外,其他时间我们全在进行体能训练和进场实操。我们大都20岁左右,本该是年少奔放的时候,却在这里用锤子、钻头雕刻时光。大伙儿寂寞极了,见到小动物都亲,有的捡回两只流浪小狗喂养,有的见到鸟儿都打招呼。还有的同学说:“安静、空气清新,很适合训练,就是太无聊,想去趟网吧都得花一个多小时在路上。”
我把网瘾戒了,小游戏也不打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2018年3月,我在黄山市选拔赛、安徽省选拔赛中获得第一名,同年6月,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国家集训队。
中国首次备赛建筑石雕项目,训练经验相当于“婴幼儿”。而欧洲国家经过多届世界技能大赛历练,正处于“壮年期”,掌握了建筑石雕项目的绝对话语权,甚至连考核试题也都取材于欧式建筑构件。有人对我们说:“在别人擅长的领域战胜他们,除非杀出一匹‘黑马’。”
为了缩短与欧洲各国在建筑石雕项目上的差距,训练基地也多次邀请外国专家来华指导培训,并在2019年5月组织我们赴英国参加技能交流赛事,锻炼和提升我们客场作战的能力。但这些努力都是为“黑马”铺路,最根本的还要看“黑马”如何奔跑。
我有过一次“马失前蹄”。为赢得征战喀山的入场券,国家集训队开展了两轮考核、4次选拔赛,我在其中“剪模板”比赛中摔了一个跟头。
剪模板就是对石头尺寸进行精确的设计,按1∶1的比例在金属板上复制裁剪,要求在120分钟以内完成。我仅用75分钟就率先完成,第一个提交给裁判组。裁判组现场对模板测量打分后,通知我在测量模板尺寸时出现失误。我忽然想起,为了抢时间,我完成剪模板后没有复核尺寸。我一下子就慌了,反复确认了几遍才敢相信这个结果。
经过3天的竞赛,我虽然以接近满分的成绩,完成了刻字雕花和石具制作,但由于剪模板上的失误,最终和第一名失之交臂。這次比赛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每一次考核都是战场,不允许有丝毫懈怠。
赛前两个月,我主动向指导教练申请,将原来的训练时间,延长至12小时。临近比赛的最后2个星期,我的右手因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开始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幸而得到及时控制和调整。直到出发前一天,备战都还在继续。
2019年8月,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建筑石雕项目比赛共分为3个模块:模板制作、刻字雕花和石具雕刻,赛程4天,累计比赛时间22个小时。
开赛第一天,我拿到图纸那一刻,内心不禁一阵紧张。因为图纸指示的工作量远超往届,难度系数起码比上一届高出30%。我明白这是一场高强度、高精准度的较量,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有毫厘差错,对选手的技能水平、应变能力等各方面都是一次很大的考验。
前两个项目是模板制作与刻字雕花,这两个模块竞赛时长都是2.5小时,制作完成立即提交作品现场评分。由于经验不足,再加上对此前公布的竞赛规则有认知偏差,这两个模块我发挥得不是很好。比如,在刻字雕花模块,在对石具的表面处理上,我采取砂纸打磨,而在打分时才知道,评委要求使用凿刀精修。我被扣分,成绩一下子落后了不少。
意识到比赛还在继续,我平复了一下思绪,因为接下来还要面对更为关键的模块三——石具制作。
这个模块的时长和分数占比,在整个赛程中都是最高的。按照试题图纸,选手需要在17个小时之内,完成两块复杂石具的制作。石具开始制作时,我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深呼吸、调整心态,告诉自己在大赛的平台上,不仅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心态的较量,而且经过几个月的强化训练,我对打赢石具雕刻很有把握。
我提交了作品,得到在场专家的一致认可。匈牙利专家甚至说:“这样的精准度实在是令人赞叹,简直比机器雕刻还要标准。”
到石具二制作时,竞赛时长仅剩几个小时,整个过程完全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持续高强度的操作以及高度紧绷的状态,对我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很大,但我已无暇顾及其他,脑海里只有教练的叮嘱:保持清醒,全身心投入,哨声不响,雕刻不停。
距离比赛结束剩最后5分钟时,负责计时的裁判到各个工位上,出示“5 minutes”的提示牌。我迅速用水把石具表面冲洗干净,保持石具的最大整洁度。英国专家竖起大拇指称赞说:“中国选手真的非常善于思考,是所有参赛选手里第一个用水冲洗石具的选手。”匈牙利专家惊讶地说:“误差不到1毫米,这不可能是人工做的。我要去你们的工位检查,看看是不是装了什么先进设备。”
终场哨声响起的那一刻,我的体力已经接近透支,但看到教练、老师们激动的泪水,外国专家对我竖起的大拇指,我知道我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最終分数统计出来:我以743分,反超银牌选手近10分,为祖国赢得了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的第一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