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语文作为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不仅是一门考试中的“主科”,更是学生享受生命、思维碰撞、自由交流、积极创造的阵地。语文课堂更要增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对生命的体验,让师生间产生精神的自由交流和心灵的对话与撞击,催生出鲜活的思想,撞击出感动的火花。因此,课堂上,除了“传道授業解惑”外,教师更应该侧重于彰显生命的气息和生命的灵性,让语文成为学生心灵的栖息地,成为生命成长的舞台。
一、创设情境,营造灵动的课堂氛围
为了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打造高中语文灵动课堂的目的,教师应当先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与重塑,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应当依托课堂氛围的构建,让学生身处于直观的教学情境之中,借助情境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启发,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并且在良好的情境中获得语文知识的积淀,进而让教学活动更加优质。举例而言,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更好地感受林冲的处境,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视听情境,播放电视剧中相关的场景,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宏大的场景,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学生的心灵琴弦被拨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能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融入人文,以人文精神滋养学生心灵
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共识,由此使得社会公众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诸多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有鉴于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注重教科书中人文资源的深度发掘,让学生在接触和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积淀。为此,教师应当认真研读和分析语文教科书,将课文中饱含真善美的内容整合出来,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使学生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美好的心灵得以塑造,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师不应当满足于单纯的语文知识讲授,而是应当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人文精神,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家园。如在讲授苏轼《定风波》时,我声情并茂地用尼采的名言“人生即使是一场悲剧,我也要将它演绎得缤纷绚丽;人生即使是一种痛苦,我也要将它咀嚼得有滋有味”作为结束语,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苏轼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求而不得的悲壮情怀。又如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我引导学生思考:“归有光家道中落、慈母早逝、大母离世、爱妻永别、科场不顺、仕途坎坷。作者命运多舛,却始终在项脊轩刻苦读书,力求重振家族,其生命能量从何而来?”为此我布置了以“读传统汲取生命能量,品经典收获积极人生”为主题的片段作文,探究归有光生命能量的来源。
三、强化语文之美,让经典走入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本来应为诗情画意的场所,但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教师多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卷面分数之上,由此使得教学活动过于程序化,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和体悟到语文教学的内容美。特别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均会在教学之中安排大量的习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来,学生从情感层面便会对语文课堂以及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乃至排斥情绪。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让文学经典真正走进课堂,让语文课堂有浓浓的文学味儿。第一,我们要注重读,读是最重要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提倡美文美读。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读是最重要的基础教学,在朗读中体会作品的意境,感悟其中的思想和韵味。第二,老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第三,可以开展“整本书阅读”和“群文阅读”,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丰富学生对经典的认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之美。
四、合作互动,强化观点的个性表达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不同人物、不同事件、不同问题的认识和观点是存在诸多差异的,一味地提出标准答案让学生记忆、背诵,无疑不适合当前的语文教学要求。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合作互动,通过“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强化不同学生观点的自由表达。组长协调好组内成员的学习活动,鼓励各成员积极参与,梳理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重点讨论,达成共识。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记录员整理好,准备在全班交流环节中提出来。通过合作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发表看法,并就同组其他学生提出的观点加以评点,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是教师控制课堂教学进程中的被动参与者,而是自由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主动者。如在学习屈原《离骚》时,我用多媒体展示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最能高度阐释概括屈原痛苦根源的句子“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再结合屈原的生平开展了一次关于“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讨论,通过这样一个问题的设置,既让学生主动学习,又让学生形成了《离骚》与《屈原列传》的双项解读,并对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冲击,极大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以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每一个学生也可以得到更多的自我展现的契机。这让学生作为语文课堂主体成为了现实。当学生在无需教师督促的情况下展开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其学习体验必然更为真切,这样亦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体,同时亦是语文教学资源的构成要素之一以及生成者。这是因为,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中所表现出的兴致、积极性、注意力,所发表的观点,所提出的问题等,均为语文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假若缺失了学生这一主体,缺少了教师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将大大降低语文课堂的教学效度。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课堂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自身定位于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之中的辅助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为此,教师应当在平日的接触中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语文教师形成深度的认同和信赖,进而在此种情感的驱动之下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投入足够的热情。
六、领悟生命特质,契合自身价值
语文教师在让学生领会生命含义的过程中,更应当让学生领会生命的特质,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无可替代性。日本作家池田大作“把生命的尊严视为最高价值,并把它作为普遍性的价值标准来考虑,并推而广之,认为不仅是人,整个宇宙及万事万物都具有尊严性,是一种生命的存在”[1]。唯有帮助学生实现对生命的领会,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才能够引导学生用心生活、用心学习。借助语文生命课堂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徜徉语文知识海洋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感悟去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竭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按照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2],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大胆发表自身观点,从而逐渐养成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这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鲜活的课程,是承载着知识、审美、文化、价值观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将教学目标放在教会多少知识、获取多少分数上,而更应该激励、唤醒、鼓舞,点亮学生个体的生命思维之光,燃起学生的创新想象之火,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验美、体验力量、体验生命。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生命课堂。
注释:
[1]傅红英:《生命的尊严:鲁迅和池田大作的人学思想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25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2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