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双双,李卫阳,朱丽婵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1]。而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并发症,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是鼻咽癌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放射性口干症,导致咀嚼、吞咽、味觉、语言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因此找到治疗口干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口干多由于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焦灼津液所致。2019年5月,本院头颈科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干中应用穴位埋针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首次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27-75岁,平均41.7岁;分成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鼻咽恶性肿瘤;②均为放疗后;③放疗前无影响涎腺疾病史;④放疗后均有口干感;⑤吞咽功能正常。排除病例标准:①既往有口腔溃疡及唾液腺疾病的患者;②不能耐受中医护理穴位埋针的患者;③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④依从性差,不能持续坚持治疗的患者;⑤不能判断效果或病例资料不明确等影响效果和安全性评估的患者,其中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的患者纳入不良反应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鼻咽癌分期、治疗方案、口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做好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功能锻炼,张口锻炼如扣齿、弹舌、磨牙等促进唾液腺分泌。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埋针疗法
穴位埋针方法:放疗开始每周一、三、五穴位埋针。(1)埋针部位:太溪穴、三阴交、中脘穴。(2)操作步骤:①患者准备: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解释,叮嘱患者排尿,按腧穴选择合理的体位,暴露针刺部位,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②定穴:遵医嘱选择太溪穴左右各一,三阴交左右各一,中脘穴,穴位选定后用指尖十字型按压,形成标识。③按揉醒穴:用指腹按揉数次醒穴,局部皮肤用安尔碘消毒两遍。④进针:垂直埋针,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按紧穴位皮肤,另一手持针垂直进针。揭掉离型膜,一手按压固定、一手轻轻揭掉白色的离型膜。固定胶布。轻轻按压四周胶布,使其黏贴固定。⑤观察埋针处有无红肿热痛,若有以上情况,应起针或改选其他穴位埋针。⑥起针:四周掀开胶布,双手持针对称方向的胶布,平衡提起,离开皮肤。⑦观察:观察局部皮肤处有无发红、脓包、皮疹、瘙痒、瘀斑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3)注意事项:①针刺前详细检查独立灭菌包外包装、针柄是否异常。②埋针部位适宜。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因活动时会疼痛。③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起针,改穴重埋。④严格无菌技术,埋针部位不可净水,以免感染。⑤每4h按压埋针处1-2min,加强刺激,提高疗效。⑥留针时间1-3d,出汗多则每天更换。配合鼻咽癌常规护理及鼻咽癌放疗后功能锻炼[3]。
两组患者均在放疗开始第1周、2周和5周,周五下午由培训考核通过的责任护士按评价标准记录口干症状。以RTOG临床症状分级标准为依据[4],0级:无口干。1级:轻度口干,患者进食不一定要用汤水。2级:中度口干,患者进食时必须用汤水送服。3级:重度口干,患者晚上需要醒来喝水,或稍长时间说话即感口干不适。
将收集到的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后录入SPSS 20.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和统计分析,患者一般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两组计量资料比较,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
两组鼻咽癌放疗患者在相同放疗时间内口干程度的比较,放疗第1周时其口干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P>0.05),但当放疗至2和5周时,观察组的口干程度表现为0-II级,而对照组表现为II-III级,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相同放疗时间口干症状比较(例)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腺体大都在放射野内,导致正常腺体的腺细胞受损不能分泌足够的唾液,使唾液变得少而粘稠,故病人会觉得口干[5]。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缓解口干症状,十分必要。
穴位埋针疗法是中医针灸经验与埋针疗法经验的精华融会,从而形成的一门新型治疗方式,用于治疗中西药物效果欠佳的症状。本疗法所选用的主穴具有如下作用:太溪穴: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消渴。太溪于足太阴脾经穴位,小腿内侧,踝关节上三寸。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可调肝补肾[6]。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穴位埋针后可对穴位产生持续、柔和、缓慢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从而缓解口干[7]。
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容易引起口干,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睡眠和进食,舒适度下降[8]。从表1可看出,当放疗时间到第2周末和第5周末时,观察组患者口干程度表现为0-II级,而对照组表现为II-III级,表明观察组在通过穴位埋针干预之后,口干程度比对照组发生的时间推迟,程度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穴位埋针能有效预防和缓解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干症状。适合长期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