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静,彭 键
(1.昌吉州人民医院,新疆 昌吉 831100;2.昌吉州中医院,新疆 昌吉 831100)
慢病所谓“慢性病”,并不是特指的一种疾病,而是病情迁延不愈等疾病的总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均属于现阶段临床最常见的慢性。据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慢病患者与欧美发达国家相较,其对慢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控制情况,仍处于较低水平;分析原因后发现,以上情况,都与我国人口基数大、缺乏沟通、疾病教育欠缺等因素密切相关[1]。为进一步体会在慢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中开展药师参与管理的价值,特择我院2019.3-2020.2月的85例慢病患者展开研究,具体分析见下文:
遵从管理模式差异原则分组,择我院2019.3-2020.2内的85例慢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女性21例,男性22例,年龄45-82岁,平均(63.50±12.36)岁;病程3.5-14 年,平均(8.75±3.26)年。观察组(42例):女性22例,男性20例,年龄45-83岁,平均(63.86±12.47)岁;病程3.5-15年,平均(8.96±3.4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用统计学分析,P>0.05。
对照组:常规药物管理:医生需对患者药物过敏史进行详细询问并准确掌握,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以现代药学知识为基准,开展用药指导。
观察组: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管理:①调查用药误区:对慢病患者用药误区、以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获得各方数据后,对患者日常习惯、药依从性进行评价;以药学角度处方,对患者用药给予合理建议。②药学知识宣教:以《临床用药安全指南》为基准,为慢病患者设定宣教内容,指导患者定期参与慢病主题专题讲座,确保其可以了解更多的慢病知识和自我管理;将正确用药方法、常见不良反应、药物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内容详细告知,确保患者明确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③用药指导和监护:慢病患者用药种类多,而各药间机理又明显不同,所以在实际选药时,必须对药物具体特点充分掌握,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准,开展给药治疗;后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
①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后对慢病知识的知晓度;慢病和用药知识量表为自制,分别从慢病发生机制、常见症状、常规治疗药物、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四项来对比;单项分值0~25分,总分100分,分值高、患者慢病知识知晓度越好[2]。②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后用药不合理(不按时用药、更换药物频繁、随便增减药剂量)现象发生率;
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显著差异。
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慢病知识的知晓度较对照组好,P<0.05。见表1。
表1 管理后对慢病知识的知晓度(分)
管理后观察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较对照组低(7.1%vs25.5%),P<0.05。见表2。
表2 管理后用药不合理现象发生率
现阶段我国慢病人群中,主要以老年患者最为多见,而临床治疗慢病,尚未有特效措施,仅能通过对症药物来进行防治;但部分患者体质特殊且文化素质层次不齐,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自身疾病和相关药物的了解也知之甚少,因此就需要安排专人,对慢性患者开展药物管理干预。而药师的作用就是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并且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和安全用药的认识程度[3]。
在诸多调查过程中,发现慢病患者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患者随意增减药量情况较多,甚至部分患者,私自停药或换药;②部分患者没有正确的认知,将保健品作为药品服用;③部分患者年龄较大,经常忘记吃药或者是不遵医嘱服药。而更有部分患者,药物治疗后期的依存性明显较差,分析其原因,发现:①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认为减少服药品种和剂量,会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②受传统“是药三分毒”观念的影响,担心长期大量服用药物,存在严重的副作用会对审计产生损害,因此私自停药;③轻易听信他人宣传,认为保健品的疗效甚至要比药物好,且保健品并没有毒副作用,所以用保健品来代替治疗药物[4]。
此研究结果示: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慢病知识的知晓度较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较对照组低(7.1%vs25.5%),P<0.05。证实了在慢病患者的用药管理中开展药师参与干预的价值,不仅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还能促进其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提升用药安全性。提示:药师主要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药学监护服务,所以在临床治疗中,药师是促进患者合理用药的关键,更是提升临床疗效的根本环节[5];只因药师是专业人士,对药物吸收、分布以及药理作用等知识的了解较为详细,所以在慢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中,药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