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地区杏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1-01-22 05:43邢维杰张广仁吴海东史永清
北方果树 2021年1期
关键词:黑斑病分生孢子侵染

邢维杰,张广仁,吴海东,史永清

(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塔城分院,新疆 塔城834700;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 熊岳115009;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沈阳110161;4 新疆塔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塔城834700)

我国是杏的起源中心之一。杏果实风味独特、具有营养和保健功效[1]。辽宁省东港市孤山镇和庄河市太平岭乡歇马村种植的‘孤山杏梅’和‘歇马杏’果实巨大,色泽亮丽,口味香甜,行销全国,逐步形成特色杏果产业种植区。2019年在对孤山镇和歇马村进行杏产业考察调研时,发现杏黑斑病在即将成熟的果园内普遍发生,有的果园发生率8.5%~20.5%,经济损失较大。

1 发病症状

杏黑斑病主要发生在果实即将成熟至采收时,果顶、胴部和缝合线出现黑斑,果肉内形成菌核;随着病斑扩大,表面着生墨绿色或黑色的霉层,病部与健部产生裂纹;后期果实腐烂(图1)。

图1 杏黑斑病发病的果实

2 病原及侵染

该病主要由链格孢(Altrnaria alternata(Fr.)Keissl.)潜伏侵染引起[2],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病斑上长出的黑霉是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形式在枝条、果柄、树皮、花芽的鳞片及病果上越冬,翌年春季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孢子萌发后经皮孔或伤口侵入[3]。链格孢菌自花期开始侵入,经由花柱不断进入子房,形成花期潜伏侵染。在果实发育过程中,链格孢菌可通过表皮不断侵染果实。侵入的链格孢菌主要潜伏在果皮组织,但分布不均匀。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果实胴部果皮带菌率较高;采收前后,病菌则主要存在于果实顶端[2]。大果品种缺钙(或其他元素),或果实膨大中后期干旱后连续降雨,果顶和缝合线处易产生小裂口,为链格孢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3 防治措施

3.1 建立较好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东港市孤山镇和庄河市太平岭乡地处沿海地带,果园土壤粘重,多年实行清耕制,且有机肥料的投入不足,致使果园土壤瘠薄和板结,杏树树势逐渐变弱,抗病能力减弱,感病越来越重。

应改变现有的清耕制,制定以果树行间种植三叶草等的果园生草制,培肥土壤,减少流失,缓解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剧烈变化,避免树体和果实遭受伤害。在生草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于秋季沟施腐熟优质有机肥料2 000 kg/666.7 m2。

3.2 增强钙肥的施用意识

钙元素是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钙能稳定细胞膜,提高生物膜的选择吸收能力,增强对环境胁迫的抗逆能力,防止果树早衰,提高果实的品质,增强和稳定细胞壁,减少裂果发生。还参与第二信使传递,调节渗透作用,具有酶促作用[4]。据调查,发病园果农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多年不施钙肥。可在秋季施基肥时增加土壤调理剂(硅钙镁肥)50 kg/666.7 m2。针对钙元素在树体内不易移动的特点,于杏落花后10~15 d,全树喷布优钙1 000倍,或美钙美800~1 000倍、植物脑白金1 000倍液,15~20 d喷1次,共喷二三次。

3.3 全面清园

在冬春季对杏树进行仔细认真修剪后及时清理剪下的枝条,并将落叶、病果等一起移出园外挖坑深埋。萌芽前喷药清园,降低链格孢菌等病菌越冬后的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针对喷药时果园气温较低的实际情况,改变多年使用石硫合剂进行清园的习惯,全园细致喷布3%甲基硫菌灵糊剂100倍,或20%丙环唑乳油2 000倍+20%有机硅2 000 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 倍+20%有机硅2 000 倍液。

3.4 果实生长期适时化学防治

杏树落花后7~10 d,喷布3%多抗霉素水剂500倍+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 000 倍液;5月上中旬,喷布25%戊唑异菌脲1 000 倍液;5月下旬,喷布40%嘧菌环胺悬浮剂1 000 倍或40%甲硫嘧菌环胺悬浮剂500 倍液。果实生长中后期如干旱后遇连续降雨,在天晴后及时喷布50%异菌脲悬浮剂800 倍[5]或3%多抗霉素水剂300 倍液。

3.5 果实采后处理

果实采收后如不能及时销售,可用50%异菌脲悬浮剂1 000 倍或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9 000 倍液浸果10 h[5],然后进入冷库(2~5 ℃)短暂贮藏。

猜你喜欢
黑斑病分生孢子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碧根树黑斑病的识别方法和控制措施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桂北山区红阳猕猴桃花腐病和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多黏类芽孢杆菌HT16对梨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