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春期前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面对自己生理的变化、同伴关系的改变、学业压力的加大等方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导致个体产生许多不良的情绪反应。为此,本文通过对青春期前期学生不良情绪的分析,进而剖析其成因,从而提出了青春期前期学生不良情绪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青春前期;不良情绪;成因;策略
在个体心理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特别是青春期前期,这是学生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尤其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易迷失自我,被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易受心理问题的困扰,不良情绪变化很明显,主要表现为忧郁、陕隘、嫉妒、敏感、自卑等方面。这些情绪降低了学生的自控能力,甚至随着时间变化,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诸多问题。从而导致许多的错误行为。
一、青春期前期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前期学生不良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易激动,情绪波动大。青春期前期学生富于热情,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时而急躁,呈现很大的波动性特点。
(2)情绪半外露、半隐蔽性。这个时期学生一方面想表现自已,另一方面又隐蔽自已情绪,出现截然相反的情绪状态,形成情绪的两极性。
(3)易感染性。青春期前期学生成长中易受他人情绪的感染,这个阶段学生由于生活与学习交叉在一起,使得学生情绪体验相互影响。由于青春期的来临,不良情绪蔓延,学生之间情绪相互感染,情绪出现不稳定。
(4)消极心境出现。青春期前期学生易出现嫉妒、惊恐、敏感、自卑等消极情绪。当别的同学表现好时,学生会表现出敌意,过敏,多疑,对自己缺乏信心等,而这些消极心境将会对学生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二、青春期前期学生不良情绪的成因
(一)学生自身的心理方面
1.心理的变化
青春期前期是学生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生理方面的发育变化,导致心理上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心理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个性的发展等方面发展,青春期前期学生认知范围扩大,自我意识独立性增强,但意志也出现反复,导致了学生不良情绪内因的产生。
2.心理矛盾加剧
青春期前期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生活行为上不愿家长过多干预,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会出现意见相左,甚至与父母对立。但因其成长经验的不足,不能完全独立,又会依赖父母。当然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其自制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到,在人际交往中能尽量遵守规则,但心理还没有成熟,又较难控制好情绪变化,从而导致心理矛盾加剧。
(二)家庭方面
1.家长品行不端。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良情绪,主要还是因为与家长有关。如果父母不以身示范,脾气急躁,或者是家长本身品行方面不端。家长经常跟他人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的,孩子有这经历容易导致情绪问题。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良情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不当,家长的过分溺爱、简单粗暴、专断式的压制,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负担。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弱,一旦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就会焦躁不安,行为失常。
(三)学校方面
1.应试教育的错误倾向
青春期前期的学生不良情绪与学校教育相关,学校是学生身心健康主要场所,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环境。但当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对关注不够。在学校教育中重结果,只要成绩,不尊重和体谅学生,方法简单,忽视情感需求,导致学生出现苦闷、厌学、叛逆等许多不良的情绪反应。
2.教师的教育方式
学生不良情绪与教师的教育方式相关。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甚至努力过一段时间发现效果不佳,觉得没办法教育,放弃了对不良情绪儿童的教育,任其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教师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没有耐心,一味对施高压政策,造成学生的不良情绪。比如,孩子犯了错,有些老师不是进行教育和引导,而是施加责罚,这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对立情绪。
(四)社会方面
1.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高速发展对学生知识的获得等有积极作用,同时网络信息也存在负面作用,尤其一些文化传媒催生负能量,对学生情绪的也会产生影响。当前社会多元化,一些庸俗社会文化通过网络传媒诱惑青少年学生,而一些学生没有正确的辨别能力,不自觉地纳入自己价值观中去,导致学生沉迷这种低俗文化,不良情绪抬头,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2.同伴关系。学生的同伴关系主要体现在同辈之间关系,同辈群体价值取向对学生影响极大。同辈群体因年龄相近,兴趣爱好接近,对事物的看法容易达成一致,即使有不同观点,在同伴关系的影响下也容易放弃自己的主见,与同伴意见相同或相近。在这种同伴关系下,学生一些不良情绪,如争强好胜、叛逆都会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三、青春期前期學生不良情绪的调整策略
青春期前期的学生不良情绪反应与诸多因素有关,对其不良的情绪调整,可以多方配合,策略多样。
(一)优化良好的家庭教育
1.打造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影响孩子人格的塑造,关系到孩子人际关系和谐。在和谐家庭氛围下成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气质和性格。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责任、有义务给孩子打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找到家的温暖,爱的归属。在这种家庭良好的氛围下,学生能有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更有利培养孩子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优化家庭教养方式。作为家长,从小对孩子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始终起榜样作用,以身示范,待人接物要大方,有礼,在别人面前稳重,要做孩子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家长要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学生像温室里的花朵,不能经受风雨,孩子一遇到挫折会出现惶恐不安,不知如何应对,导致情绪失控,从而产生不良情绪,究其原由,还是家庭教养方式的问题。
(二)加强家校互动
家校合作是调节学生不良情绪,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精心组织好家长会,增加家长会次数,为家长和老师建立完善的沟通平台;此外,学校应该完善和发扬家访制度。家访是家长与教师沟通有效方式,只有双方相互了解,才能共同努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最后,学校要多举办一些亲子活动,亲子活动的目的是给为儿童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加强家长、学校、孩子三者之间的互动,消除学生不良情绪。
(三)营造健康育人的校园文化
1.构建育人环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应该构建良好班风、校风,优化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育人环境就应培育校园文化,结合学校育人场所,举办具有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要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健康的学校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对学生控制自已情绪影响重大。
2.建设学校育人文化中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要调节学生不良情绪,学校不仅进行团体辅导,而且要有针对性个别辅导。个别心理辅导可对人际障碍、情绪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尤其一些留守儿童、独生子女造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加强个别心理辅导能从老师这里获得一定的心理补偿而健康成长发展。
(四)情绪的自我调控
有效的情绪调控,学生的主观方面是关键。青春期前期的学生要成为情绪调控的主人,要发挥自已作用。
1.要改变认知,转变观念。在学习和人际关系中遇到挫折,学生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挫折并不可怕,挫折有两面性,要教会学生正确地看待它,学会自己控制好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
2.能觉察、调节情绪。学生遇事要冷静思考,勿意气用事,恰当控制自己情绪,不要草率的下决定,莽撞的解决问题。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能客观评价自己,不要有自卑心理,容易情绪低落,也不做自满的人,容易狂妄自大,情绪波动也大,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乐观自信,情绪稳定。
此外,对学生不良情绪的调整,还应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学生情绪易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尤其社会人文环境影响着个体对情绪的调控。应该努力消除当前社会影视网络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影视媒体多传播社会正能量,给个体营造一个公平正义,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
四、结束语
当前青春前期学生不良情绪主要是由其自身心理、家庭与学校教育等原因造成的,学生的不良情绪处理不好,肯定会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因而,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合作、有效的情绪自我调控等方式来调整其不良情绪,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向東.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8).
[2]余小鸣,青春期心理发展及其健康对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4).
[3]龙兰.浅论儿童期的情绪管理[J].考试周刊.2013,(43).
[4]丁芳,周鋆,陶红.初中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情绪适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1).
作者简介:温金荣,工作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