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2021-01-21 05:46:49元礼娜
红豆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价值观念大学生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移动多媒体设备的普及,网络文化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传播,而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对网络信息技术非常熟练,而且人人都有移动设备,面对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有趣的网络文化,大学生们很快就被吸引。网络文化中鱼龙混杂,健康的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不良的网络文化则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本文就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价值观念;影响

网络文化的兴起,为大学生了解世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逐渐凸出。优秀的网络文化能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甚至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然而,网络文化中也充斥着许多低级、媚俗、腐朽的成分,这些网络文化会导致大学生道德缺失、价值观错位,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带来巨大的阻碍。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1.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

网络文化是指在互联网技术诞生的社会中,人们在网络上开展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分为广义网络文化和狭义网络文化。其中广义网络文化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播的一切信息产品对传统文化以及传统道德在网络上的传播与延伸。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互联网以及所有相关网络设备上,由开展经济政治活动而产生的文化产品以及精神产品,具体指道德观念、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心理状态以及思维方式。

2.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网络文化具有传播广阔性、潜移默化性、多样性等特征。网络文化是形成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的年代,因此网络文化具有传播广阔性的特征。网络文化传播范围广,影响范围大,影响的社会群体众多。现在国内上网人群中多,人们在网络平台浏览资讯、观看视频的时候会受到各种类型网络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上网人群受网络影响,而且还不自知。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国内文化,又包括国外文化。网络文化中既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腐朽和糟粕。网络文化呈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以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等等形式呈现。网络文化相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形式更多灵活多样,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对人们的影响更加深刻。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文化借助于网络技术传播,促使网络文化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为人们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网络文化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同时,网络文化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网络文化甚至也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增加。这就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了一个物质丰富的平台,为大学生的学生生活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

其次,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广阔性、平等性、自由性、民族性等特点,有利于加快国内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流,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的融会贯通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对网络文化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在学习了解中,进行比较鉴别,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学习了各种类型的文化,甚至了解了外国文化,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甚至,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大学生不但是网络文化传播的主体,而且也是网络文化创造的主体,一定要引导大学生在网络文化创造过程中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要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要引导学生创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网络文化。

再次,網络文化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拓宽途径。互联网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与较量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互联网上每个民族可以尽情的彰显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将本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展示出来。每个民族的人民都不能接受自己国家的文化被诋毁,每个民族的人民都希望自己民族的文化能够发扬光大,能够得到其他民族人民的认同。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血气方刚,他们尽情的在网络平台表达了自身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宣传,严厉抵制他国对我国的诋毁。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学生们敢于坚定立场,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前段时间国际各大品牌联合抵制新疆棉,我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朋友们,坚决抵制国外高端品牌,支持国货,支持新疆棉。互联网给大学生表达自身爱国之情,表达自己对民族的热爱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且,通过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影响力,让这股爱国热情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精神支撑。除此之外,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以及网络表达的便捷性,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朋友了解国情民意。网络的发展,为国家政治的民主性,以及提高我国政治的透明度,提供重要的途径。人民群众在网络平台也可以充分表明自己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引导舆论发展,让学生在网络表达中更加理性,更加成熟。在2020年疫情期间,国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向人民群众传达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对人民群众进行心理的治疗,让人民群众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精神上不会空虚,同时,也让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来监督国家政府疫情防控的行为。尤其是很多大学生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积极报名参与志愿者,为自己的点滴星火,照亮广大群众前行的路,在疫情防控战争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向时代、向人民表明了自己的爱国志、爱国情和报国行。

最后,发挥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积极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网络的虚拟性让大学生在网络平台进行表达和交流过程中受到的束缚减少,大学生在网络平台的言行举止只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以与网民进行平等交流。在网络平台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交往的需求,对情感的需求,对独立的需求,对求知的需求,对交流的需求,对自主的需求,让学生在网络平台的参与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弘扬自己的个性。大学生在网络平台可以和任何年纪、任何身份的人进行平等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进行客观理性地进行自我评价,甚至还能够解决心中疑惑,消除压力,实现自我心理健康发展。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中传播的西方文化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偏移。网络技术的开放性,以及其传播的迅速性,加快了西方国家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大学生对外来的西方文化充满好奇,而且容易被西方普世价值观念所迷惑,加上大学生自身理论素质不强,对西方文化的本质捉摸不透。大学生容易追捧和模仿西方文化,然而,这些西方文化中充斥着许多不良因素,这些不良因素会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意识偏移。西方文化会冲击和动摇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主导地位,也会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质疑,导致部分大学生走上政治冷漠,甚至政治反动的道路。

其次,网络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会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错位。网络文化中有国内腐朽的封建文化、宗教文化、邪教、法轮功等等,这些文化糟粕一旦迷惑大学生的思想,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导致大学生沉迷其中,甚至,走上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悖的道路,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有些哗众取宠、博取眼球的低俗文化,这些会导致大学生玩物丧志,理想信念缺乏,不利于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还有就是,网络中也充斥着西方不良社会思潮,例如: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等,这些将会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趋向于资本主义。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成熟,还具有不稳定性,在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会忘记自己的初心,会更加功利性,更加贪图物质享受,思想动摇、思想迷茫愈加明显。

结语:网络发展是时代使然,网络文化的流行也是历史必然。在网络文化盛行的年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尚未定型,必须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督与管理,必须要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从而,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王改丽.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4):120-124.

[2]崔家新,张元.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政策的应对策略——基于大学生价值观嬗变轨迹的历史考察[J].教育学术月刊,2018(12):22-29.

[3]赵建波.“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72-76.

[4]何华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视角[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1):103-116.

[5]张畅,杨蕾.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02):107-112.

作者简介:元礼娜、女、朝鲜、吉林省吉林市、1981年5月、长春人文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邮编:130117。

课题信息:本文系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題“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GJX2021B28。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价值观念大学生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11:12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44:25
混血家庭的悲剧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18:16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