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月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强调知识的批判理解以及学习内容的系统整合,以知识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为目标的学习。本文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引,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该模式的指导下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
【1】引言
纵观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阅读课的活动基本上都是略读理解文章大意,寻找信息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汇报展示。这使得英语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浅层次的阅读状态。教师自身缺乏对语篇的深度思考和解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语篇的理解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所以,作为思维品质的重要维度之一,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2】概念界定
2.1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Marton和 Saljo (1976)提出来的,强调“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浅层学习一般是一种非批判性接受、孤立记忆的学习。中国的黎加厚教授(2005)认为“深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基础之上的批判性学习,是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重组与整合,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情境中,作出判断、决策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
2.2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六项技能:解读、分析、推理、评价、解释和自我监控(Facione,2013)。陈则航和邹敏(2016)提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
【3】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教学设计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 Cultural Relics为例,以深度学习为理论支撑,以此设计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
3.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文物保护。Reading是一篇说明性文章,主要介绍了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故事。全文一共由五段组成,第一段是对琥珀屋进行了总体概括介绍,第二段到第四段介绍了琥珀屋的拆除和消失过程,最后一段是关于琥珀屋的重建。
3.2教学目标
3.2.1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有关文化遗迹的词汇以及非限制定语从句的特征。
3.2.2文化意识目标
学生读后能够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遗迹,扩宽文化视野。
3.2.3思维品质目标
批判性思维:依托文本从不同角度对琥珀屋进行批判性地评价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3.2.4学习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转化到探讨深层意思,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以及琥珀屋的历史发展过程。
3.3教学活动设计
Step 1: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世界和中国的文化遗产的图片并且让学生用英语说出这些文化遗产的名字,然后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What these things are? What characteristics does a cultural relic have? What is a cultural relic?
【设计意图】展示与文物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学生必须认真观察图片并且用形容词进行总结分析文化遗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图片的解读和分析使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设计意图】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插图和文章标题预测文章内容,在预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摆脱以记忆和理解为中心的低阶思维,逐步过渡到解读、分析、推理的批判性思维。
Step3:读中活动—获取细节信息
教师将课文分成三部分,每部分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读一部分回答一个问题。
Q1 What was the Amber Room first made for?
Q2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in 1976?
Q3Who have built a new Amber Room?
【设计意图】细节问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有意义地建构知识,为以后在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打下基础。
Step4:读后活动
教师创设一个语境:假设中央电视台要举办文物保护评选活动,学生们作为校方代表参与此次活动,选择自己最想保护的文物并且给出理由和保护方案。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前面教学活动所搭建的支架进行讨论,提出批判性的观点以及解决方案。在讨论中,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分析、判断和评价新的问题,并且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理性看待别人的意见,并且审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看看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批判性地分析问题。通过写作文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和判断,对本节课的价值观有更深刻的体会。
结语: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不是碎片化的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逐步引导学生从基于语篇的信息输入到深入语篇的高阶输出,真正实现深度学习,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贯穿阅读教学的每一环节。
参考文献:
[1]MARTON F,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 in learning:outcome and proces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4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