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凯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2-118-01
摘 要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体育课中的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同时也应该关注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同的学生对于运动有着不同的心理,有些身体比较弱的学生对于运动有着不自觉的抵触心理,但他们迫于学校的要求不得已要进行运动,这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相关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的义务
就目前的初中教育来说,体育教学曾经有被边缘化的风险,甚至一些主科会占据体育课的时间。这会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下降,身体素质也会随之下滑。对于这样的情况,随着国家减负政策的推出,体育课程的地位逐渐获得了提升,体育教学中的多样性也越发体现了出来。其中,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等。同时,随着体育课的不断的丰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关注体育课的多样化,更加去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注意到学生的需求。有些学生的身体不好,有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是有抵触心理的,所以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各不相同。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就相关的情况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大家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在老师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后,学生的心态就会发生相关的改变,他们会在体育的受教育中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带动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健。学生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心理,学校的体育教育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握学校教育的知识技能。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注意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注意教学的内容编排,要使体育教学井然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教师要注意教学的难度,不能过于容易,毫无挑战性,同时也不能太过困难,这会打击到学生们的自信心。把学生的教学难度控制在中等阶段(最近发展区),既能幫助学生的有效学习,同时也会帮助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快乐,有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老师要合理的安排好相关的教学内容,可帮助学生选取自己较为擅长的体育技能,并且不断给予学生相关培训。随着熟练度的增加,学生的信心也会得到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的教学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适当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体育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刚开始时,教师需要询问学生的对于体育教学的想法,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体会学生的感受,通过相关的举措帮助学生的有效成长,辅助学生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对于打篮球比较畏惧的学生,我们可以推荐她去打排球等其他相关的运动项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个项目上。如果没有更多可供选择的项目,这是不对的,并且不利于学生健康的发展。有一些身体健康,兴趣爱好多样的学生,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发展。
(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动性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而不是一直强迫学生进行体育课的学习。运动技能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而每个环节都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心理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如激趣法、竞技法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够有效地形成学生的健康心理。要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而言,老师只是引路人,不应该全部干涉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起来,让学生把体育课当成释放自己兴趣爱好的天地,而不仅仅是当作课堂,多方向的学习才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学习。
三、结语
每一次有趣又美好的体育课是不能缺少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需要,把自己的需求同老师说。体育老师会结合学生的需求,建设更适合的课堂,更好的让体育课的氛围发挥起来,让学生和老师们都拥有一个开心的体育课。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将身心协调发展,体育老师在体育教育中不仅仅扮演的是教授体育技能的传授者,同时还要具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帮助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不忘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优秀的体育老师而言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曹仁君,王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5(02):173.
[2]曹恒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4(33):67.
[3]任洲.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8(09):78.
[4]方.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