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21-01-21 22:11:20吴婷慧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培养

吴婷慧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学生,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激活学生思维与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等有着积极意义。但受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固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效果并不理想。學校和教师需要在增强学生动手兴趣、强化学生动手意识等方面加强创新,以尽快实现教学目标,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培养

动手能力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当前,社会越发看重具备动手能力的人才,将能力培养纳入小学美术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美术学科有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与触类旁通,从而推动美术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也受到了广大教育教学者的重视,而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一门学科,其地位日渐提高,想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有高级审美意趣的人,教师就有必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打好美术基础。对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在小学美术教师的过程中传授基础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其动手能力,让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的转化与输出,能够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表达个人的情感以及个人的审美倾向,通过动手创作的方式,用作品体现个人的审美价值,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被有效激发。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中间需要一个有转化,对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并且让学生在动手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加深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知识的理解,以此来夯实美术学习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到美术这门学科的魅力。当下不少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这是由于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学生有较好地生活和学习环境,导致学生缺乏一定基本动手能力。对此,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肩负起这一重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和创新,通过美术学习掌握一部分实用的技能,这些技能对今后的生活学习亦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提升。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动手能力的策略

1.通过真实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动手热情

教学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需要时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状态,并且根据学生情绪的起伏以及课堂高潮的起伏来设置教学情境,通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动手热情,能够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当中制作作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制作一些较为实用的物品,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凸显美术学习的实用性,在学生创造了一些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的小物件之后,便会有更多的自信心,对美术创作也会更有热情。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也需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编花篮时,由于编织条的制作方式较为简单,在小学阶段,学生可以学习较为简单的手工制品。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丰富编织的花式,增加编织的难度。对此,教师在进行编织条这一课时教学时可以组织一项编制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会教授学生最基本的编制物品,如收纳篮、各式各样的托盘和编织条所制作的帽子,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物品进行编织,在编制的过程中,教师选择旧报纸作为编织材料,由于旧报纸比较容易获取,而且相对环保,学生在第一次尝试失败之后,还可以利用旧报纸再一次编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接触到茶托、托盘、桌垫和收纳篮等物件:这些物件在商场总是千篇一律,我想大家都希望动手制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个人特色的生活小物件,今天就让大家摇身一变成为小设计师,来设计属于自己的编织物。在具体编制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各式各样的收纳篮,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编制手法和技巧之后,能够以穿插编织的方式编制出多种多样的收纳篮,在此基础上,有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联想,进行了旧报纸收纳篮的设计,通过贴纸、制作折纸进行装饰,除此之外,还有的学生用水彩笔给收纳篮添上了多姿多彩的颜色,总而言之,学生都能够在旧报纸编织篮的基础上,融入个性化的符号和元素,使编织篮独一无二。

2.通过手工制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质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开设手工制作课程,通过这一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质量,并且让学生定期开展相应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并且直观地感受个人动手能力的进步,在学生拥有了个人作品之后,其动手的欲望也会被激发。以废物新用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明确这一课时的教学核心是“绿色”,学生需要充分关注“绿色、环保”这一主题,并且在此理念下设计和创造绿色作品。对此,教师可以以“绿色商店”为主题开设手工制作课程,学生在手工制作课程上所制作的物品都需要体现“绿色环保”这一理念,同时也要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较常使用的物品。首先,教师让学生集思广益,思考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品可以进行发明或者改进,使其更加绿色环保。教师在引导学生确定了各自想要制作的物品之后,再让学生在家中寻找相应的材料带到美术手工课堂中来,教师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操作工具,在每一位学生确定了个人想要制作的作品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制作出现了问题或有难以破解的难题时,教师会为学生进行解答,并与学生共同探究。

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地位逐渐提高,推动教师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不断革新。动手能力成为了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始终保持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创设教学情境与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围绕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等优化教学模式,减少对学生动手能力发展的约束,给学生提供更多想象与自我表达的空间,从而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凤莲.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策[J].启迪与智慧(中),2020(2):61.

[2]蒲翠.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20(5):239.

[3]李秀琴.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8):113.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41:17
小学美术民族文化的传承
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25:54
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0:25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