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知识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历史知识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采取单一式的课堂讲授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实施多样性教学策略。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6-0043-03
作者简介:吕飞(1992.11—),男,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一方面,历史知识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感到单调枯燥。在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性教学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学生体会历史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开展情景式教学,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亲近感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面临的最大問题是对历史知识缺乏足够的亲近感,认为历史学科缺乏温度,对历史知识存在陌生感和距离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历史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感知,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情景式教学就是将历史知识通过合理的历史情景展现出来,消除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隔膜,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增强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1]。
例如,在教学“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时,在备课阶段,笔者结合本课历史知识,明确教学重难点,制作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视频,并通过在上一节课的交流,了解了学生对本课历史知识学习的预期,从而实现学生具体学习需求与课堂教学重点的双向统一。在完成对本课知识内容的串讲与重点提炼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有关“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视频。在观看视频过程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春秋战国各个国家的理论主张分别是什么?”“春秋战国分裂和统一的过程是怎样演变的?”在视频播放完毕后,笔者选择几名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视频观看感受和对这两道问题的思考。对于学生的课堂发言,笔者会在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的前提下,记录其在历史知识学习和历史问题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笔者结合具体的历史教学视频,带领学生更加深入地剖析教学内容和补充历史知识细节内容,消除学生学习的疑惑,使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情景感知,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多样性,也能对各个时代的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与感受。
二、开展对话教学,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轻松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学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营造轻松有趣的知识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开展对话教学,让死板的历史知识鲜活起来,为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课堂对话有利于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消除学生孤立学习的弊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初中历史知识教学更加高效,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有趣[2]。
例如,在教学“秦末农民大起义”时,首先,笔者详细讲解本课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基础历史知识。随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历史史实,梳理秦朝建立初期在推进国家统一和巩固自身统治上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并和同桌交流秦朝的发展历程,思考秦朝统治根基动摇的原因。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疑问或有想法的历史内容,笔者让学生相互交流,同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发现和把握学生在本课历史知识学习中的矛盾点,并对学生进行恰当指导和启发。最后,笔者选取几位学生,让其就“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和“刘邦和项羽,你更支持谁?”等问题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学习想法,也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想法,取长补短,达到全面看待历史问题和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目标。
三、开展模拟教学,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距离很远,所以在进行历史知识学习时多采取听读和记忆的方式,而不会采用实践学习的方法[3]。其实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实践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开展模拟教学,重现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转变旁观的状态,积极融入历史知识的实践学习中,从更深层次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4]。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历史知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学生能感受到历史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自然就会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学“戊戌变法”时,笔者在讲解本课基础知识后,让每位学生都拿出一张白纸,一方面按照时间线索梳理本课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按照不同历史人物的不同主张梳理本课历史知识,将梳理结果写在纸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必要的交流,或查阅历史资料。在学生完成知识总结后,笔者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模拟学习时间,让学生自由结组,根据历史事件内容确定每个小组成员负责的内容。针对如何进行小组内的权责分配和演绎历史剧,笔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要求每个小组都要真实表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历史人物的维新变法观点,绝不可以对具体历史史实进行歪曲和随意改动。最后,笔者让各个小组分别对本课历史知识进行情景模拟再现,让学生在有效的历史事件参与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指出学生在历史知识模拟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
四、开展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和探究能力,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十分重要。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改变对历史知识一成不变的认知,在课堂教学引导中实现对历史知识由浅入深的学习[5]。探究式教学不仅适应了现阶段学生知识学习和成长发展的现实,还优化了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课堂探究中明确感知自己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从而极大增强了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成就感,实现对初中历史知识更加全面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课前,笔者让学生收集和整理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通过自主预习的方式完成对于本课历史知识的初步了解,为后面更加深入地进行历史知识学习打好基础。在历史课堂上,笔者给学生发放一张长征时期的中国地图,让学生对应图示理解历史知识,同时发挥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进行长征战略转移的必要性和及时性。在对长征过程进行详细讲解时,每讲解一个具体知识点,笔者就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相应位置,如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并借助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加深理解,实现更具立体性的历史知识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动手探究学习中感受到长征过程的艰辛与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培养学生编写学习提纲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然后结合给出的相关主题,自主进行学习提纲的编写。这是对课本知识的梳理,能够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很好的向导[6]。由此,学生能够逐渐归纳、总结出一些自学的经验和心得,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会有大幅提升。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吸收掌握,是一种很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本内容,然后梳理学习提纲。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得出结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紧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进一步阅读教材,找出本课的重点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对学生思维的梳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锻炼。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这样的学习探究,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六、结合历史教学渗透正确价值观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基本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吸收,也要关注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的树立,这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典型历史人物身上的优良品格,通过这些内容给学生带来感染和熏陶,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逐渐形成辩证唯物史观,同时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7]。
比如,学习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节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师首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讨论空间,让学生通过畅所欲言总结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人才建设和制度建设,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社会经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要向前推进,也需要处理好这几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历史课堂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这既能为知识的讲解补充更多必要的素材和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历史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更强。信息技术和历史课相结合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应史实,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8]。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工具查阅各种历史资料和信息,尤其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碰到疑问时,如果从课本中找不到答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更多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辅助问题的解决。此外,随着信息化工具在學生学习、生活中的渗透越来越深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微信群或者学科交流群中讨论课堂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学习问题,对相关主题自由发表意见,促进学生之间想法和认识的交互,让学生可以对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提升历史教学的综合质量[9]。
以“秦统一中国”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当给学生讲解“商鞅变法”这个知识点时,由于课本对这个历史上很重要的变法运动的介绍篇幅较短,学生很难仅依靠课本知识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一运动的来龙去脉,也无法深入认识这一史实。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上网搜集“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系统地了解整个事件的经过,认识这一段史实。在此基础上,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了解一些历史研究人员或学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学生有了这些丰富的背景知识后,在课堂上学习这个知识点会更加轻松。有了这样的铺垫,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们谈一谈对商鞅的看法,表达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微信群内对“商鞅为什么要去秦国进行变法?”“为什么商鞅最后会被车裂?”等问题发表想法。学生相互交流,彼此分享学习感悟,以这样的方式推动历史课进行合理延伸。
结 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灵活多变和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意识,主动创新与变革教学模式,采用多样性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只有真正使用好各种课堂教学方法,历史教学过程才能更加流畅,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才能变得轻松高效,教师才能真正理顺历史知识讲授、教学方法变革和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激发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关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毕阿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9(36):59.
王福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2019(21):70-72.
马宽平.浅谈统编版教材视角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J].试题与研究,2021(15):77-78.
刘青.创新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灵活运用[J].学周刊,2021(17):133-134.
侯杰峰.探索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J].新课程,2021(17):178.
唐小清.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导向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6):70-71.
彭艳玲.在初中历史学科中以“人物”为主线的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169-170.
王江红.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1(36):110.
石海宏.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初中历史教学实效:基于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的教学思考[J].求学,2021(4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