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复武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所以在小学阶段开设语文学科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领会语文学科所传递的精神力量,鼓舞学生努力学习、锐意前行。基于此,以语文学科教育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赋予了语文学科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应伴随学生接受教育的始末,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良好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对学生将来投入社会参与工作也具有积极影响。语文学科教育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给予学生春风化雨般的温暖照拂,如从不同的阅读内容中探寻心理健康要素,能深化语文知识学习理解,培育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一、以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一)具有育人独特优势,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
语文是工具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语文,除了掌握语文知识并学会应用外,能从语文学习内容中探寻丰富的人文内容,能够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与素养,这都有助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教育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语文学科教育是细致的,充满爱和信仰的,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学生心理健康向阳,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教育优势,给予学生美好的心灵之旅。
(二)语文学科内容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推进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有迷茫、有疑惑,无法面对与排解等问题时有使学生心理自我提醒,更积极向上,懂得寻求帮助,而不是自我封闭,让问题扩大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重多样,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众多。通过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又能发挥语文学科教育优势,使学生得到妥善的心理健康引导。因为语文是贴合生活实际的学科,听他人的故事和畅想,能够良好地指导学生,助力心理健康教育顺利推进。
可以说,学生如果产生这样过那样的心理问题,语文会给你答案。对学生学习而言,能继承精神力量,鼓舞自己努力学习,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探寻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理解与感知
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明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语文教材中探寻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以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影响与干预指导,培育学生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情绪稳定,以愉悦为情绪基调且平稳;能够完成需要完成的事,包括努力认真学习、尊重长辈、与同学良好相处等,基于心理主要健康标准,教师挖掘语文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创设情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以《去年的树》为例,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人深省得童话故事。教师以插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情景,小鸟与树是好朋友,小鸟每天为树唱歌-冬天来了,小鸟要飞往很远的地方过冬,和树约定明年再见-小鸟再回来时,树不见了,只剩一个树根-小鸟找树,关于树的一切都不见了,只有用树制成的火柴点亮着的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珍视友谊,面对失去,要学会调节情绪,坦然面对。就像文中的小鸟一样,它辛苦地去找树,虽没找到树的任何身影,但它看到那盏点着的灯,也就明白了,树不会回来了,但它留下的光还在,照亮了需要光明的地方。
(二)丰富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关注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养成健康身心。
以《爬天都峰》为例,教师结合本文心理教育目标:培育学生遇到困难挑战不畏惧,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不惧困难,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良好心理素养培养。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爬天都峰对话演练,从父子、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之间的对话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指导,尤其父亲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能量!”这句话為点睛之笔,也从正面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精神和认真努力学习的心理,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练就健康身心,健康成长。
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家校合作,发挥家庭的力量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以语文教育为契机,指导家长陪伴孩子,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培育,包括亲子阅读,教孩子心理健康的内容,共同完成一件关于心理健康培养的任务等,家校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语文教育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从语文中吸取心理健康方面积极向上的能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昌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5-86.
[2]唐艳春.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J].新作文:教研,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