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月
摘要:反思就是个体对自己所想、所说、所做的动机、过程、结果进行再思考,从中总结得与失、经验与教训,获得感悟的过程。以一道简单的平面几何题为例,聚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结论成立需要满足的条件、条件成立可以得到的结论、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面展开反思,以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解题教学;反思;平面几何题;基本图形
反思,就是回头看、回头想的意思,具体来说,是个体对自己所想、所说、所做的动机、过程、结果进行再思考,从中总结得与失、经验与教训,获得感悟的过程。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反思是一种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反思,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当然,学生的反思要想做到全面、深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本文以一道简单的平面几何题为例,聚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反思。
八年级学习“全等三角形”时,学生会遇到这样的基本问题:如图1,已知AB=CD,∠B=∠C,求证△AOB≌△DOC。其证明过程如下:因为AB=CD,∠B=∠C,∠AOB=∠DOC(对顶角相等),根据“AAS”,可得△AOB≌△DOC。
对于这道题的解决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展开反思。
反思之一:结论成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这道题主要研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系。从结论成立需要满足的条件入手,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进而反思:满足哪些条件还能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对此,学生不难想到,因为题目中已经有一个隐含的条件∠AOB=∠DOC(对顶角相等),所以只要再添加两个条件就能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比如,添加AB=CD,∠A=∠D,根据“AAS”,可以得出△AOB≌△DOC;添加OA=OD,OB=OC,根据“SAS”,也能得出△AOB≌△DOC;添加OA=OD,∠A=∠D或添加OB=OC,∠B=∠C,都可以根据“ASA”,得到△AOB≌△DOC。
通过上述反思,学生不仅回顾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还进一步尝试了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加深了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可见,从结论出发,思考结论成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引导学生展开解题反思的有效途径。
反思之二:条件成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显然,这道题根据已知条件,只能得出△AOB≌△DOC及对应的边和角相等的结论。其原因是图1比较简单,包含的元素比较少。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怎样不改变题目的条件,而增加图中的元素,以得到更多的结论?对此,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图1中有5个点,其中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还缺少AD和BC,从而想到把AD和BC分别连接起来(如图2)。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这样能得到哪些新的结论?比如:有没有新增的三角形?它们是否全等?全等的理由是什么?有没有特殊的三角形?有没有相等或平行的边?有没有相等的角?……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进一步得出△ABC≌△DCB,△BAD≌△CDA,△BOC、△AOD是等腰三角形,AD∥BC等结论。
虽然只是在图1的基础上添加了两条线段,但是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在研究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个图形和原来的问题就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可见,从条件出发,思考条件成立可以得到的结论,也是引导学生展开解题反思的有效途径。
当然,对于图1,除了考虑所有点都连线,还可以引导学生考虑所有线都“交”点,从而得到最“完备”的图形(如图3)。由此,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又能得到哪些新的结论……
反思之三:题目还可以怎么变化
对一个问题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后,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这个问题可以发生怎样的变化:条件和结论都要改变。
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图3,发现它是轴对称图形,比较“正”,从而想到让它“歪”一点。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歪”才是基于原有图形自然生长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整个图形是由A、B、C、D四点决定的,而且,这四点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从而想到延长或缩短BD(或CA)。这样,随着点D(或A)的位置变化,点E的位置也跟着变化,整个图形就“歪”了。实际作图后,学生可以发现,这时,除了△BOC是等腰三角形及相应的边和角相等的结论显然还成立(不变),其他结论基本上都不成立(变)了。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显然”的不变吗?如果有的话,便可以得到一个不错(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新题目。学生可以发现,如果∠BDC>90°,那么在延长BD(点D运动)的过程中,有一个点D的位置,使CD的长不变;如果∠BDC<90°,那么在缩短BD(点D运动)的过程中,有一个点D的位置,使CD的长不变。而在原有图形中,AB=CD。由此,在图形变化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以AB=CD为结论命制一个新题目。接下来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便是:这个新题目的条件是什么?也就是说,在图形变化的基础上,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得到AB=CD的结论?
对此,可以∠BDC>90°,延长BD为例,将图形ABCDE变为ABCD′E′(如下页图4),引导学生发现:要使AB=CD′,只要CD=CD′,只要∠CDD′=∠CD′D;而∠CDD′=∠DOC+∠DCO,∠CD′D=∠E′+∠ABO,且∠DCO=∠ABO,因此只要∠DOC=∠E′;∠DOC=∠OBC+∠OCB,且∠OBC=∠OCB,所以只要∠OBC=∠OCB=1/2∠E′。
经过这么长的推理链后,只考虑变化后的图形,不考虑原有图形,学生便可得到这样一个不错的新题目:
如图5,在△EBC中,点A、D分别在EB、EC上,连接BD、CA,相交于点O,∠OBC=∠OCB=1/2∠E,证明:AB=CD。
在知道命题过程的情况下,解这道题十分容易。但是,如果不知道命题过程,要解这道题就比较困难了。由此,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基本图形的作用。观察图5,会发现它和图3这个基本图形“长得很像”,只是“歪”了一点。注意∠OBC=∠OCB的条件,不难想到在OD上截取OD′=OA或在OA延长线上截取OA′=OD,从而构造基本图形(如图6或图7)。由此,很容易得到AB=CD′或A′B=CD。接下来便可以用分析法证明CD′= CD或A′B= AB。证明过程基本上就是上述命题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反思之四:题目还有什么解法
上述新題目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它有没有更多的解法(过于简单的问题通常没有很多有价值的解法),进而寻找解法之间的联系,以发现问题的本质、解法的核心。
为此,需要引导学生反思已有的解法,发现其关键是构造基本图形,而构造基本图形的目的是得到全等三角形。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发现,上述解法中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思路是,保持一个(组)三角形不变,改变另一个(组)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由此,学生可以想到:能否同时改变两个(组)三角形,从而构造全等三角形?于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再次打开,得到一些新的解法:
新解法1:如图8,过点C作CG⊥BD于点G,过点B作BF⊥CA于点F,根据基本图形,很容易证明△BFC≌△CGB(AAS),再证明△BFA≌△CGD(AAS),从而得出BA=CD。
新解法2:如图9,延长BD至点G,延长CA至点F,使BF=BO,CG=CO,则可以得到△BFO≌△CGO(AAS),进而得到△BFA≌△COD(AAS),从而得出BA=CD。
而且,学生不难发现,此题的解法不限于此,还有很多。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些解法之间有无联系?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这些解法的本质都是构造基本图形,获得全等三角形(图8、图9中的四边形FBCG其实也是基本图形——图2);不同的解法只是添加的辅助线不同,构造的基本图形有变化。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基本问题(图形)思想:把一些基本问题(图形)吃透后,遇到复杂问题(图形)时,往往可以通过分解、演变得到基本问题(图形),从而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