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信息需要有效处理

2021-01-21 10:47卢佳芬
关键词:信息加工

卢佳芬

摘要:学生的学习会经历两次信息转换:第一次是信息的人际转换,第二次是信息的自我转换。评价信息的有效处理,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有些课堂,存在偏重“碎片教学”、忽视“完整实践”,聚焦“正确信息”、摒弃“错误信息”,喜欢“整齐划一”、规避“与众不同”等典型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很难深入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教师应关注信息的主体,从重“教师的教”到重“学生的学”;关注信息的真实,从重“学习结果”到重“学习过程”;关注信息的建构,从重“教师告诉”到重“学生表达”。

关键词:评价信息;二次转换;信息加工

“评价信息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和教学目标达成高度相关的、用于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系列学习信息。”崔允漷教授指出,从“教”到“学会”,信息必须经过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第二次转换是从学生接受信息的“学”到学生加工信息变成“学会”。只有实现了信息的第二次转换,学生才有可能“学会”。如果只关注信息的第一次转换,不关注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这便是信息二次轉换理论。显然,评价信息的有效处理,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第二次转换,即进行信息的精加工,而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

综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教师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评价信息并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导致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只停留在信息的第一次转换阶段,很难实现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没有信息的第二次转换,往往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并没有真正地发生。细细想来,其中的问题有很多。结合最近一年的课堂观察,我梳理了几类较为典型的问题,探索了几点改进策略。

一、不少课堂未能实现信息的第二次转换:分析三类问题

(一)偏重“碎片教学”,忽视“完整实践”

在日常教学中,“碎片教学”随处可见。细致是好的,但琐碎未必是好的,尤其是琐碎的课堂,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从“教”到“学”,学生接收到的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不是一次完整的实践。学生没有完整地面对学习,换句话说,没有经历信息的第二次转换,就没有“学会”。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教学姓‘语’”,语言教学必定是重中之重。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往往是从一个字、一个词开始的。日常的字词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做法是跟随文本:读到这里停留一下,说一说、品一品,再读一读;读到那里停留一下,循环往复。随意性、机械化的操作,导致学习的不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明明在课堂上借助文本学习了那么多的好词好句,可是等到写作时压根儿不会用。我想,这与教师碎片化的字词教学有很大关系。教学的“点”太多,学生往往不能将琐碎的知识结构化;知识不能结构化,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学会”。

(二)聚焦“正确信息”,摒弃“错误信息”

通常,为了教学的顺利推进,教师在课堂中更多地把目标聚焦于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这一现象在公开课中尤其突出。在一些作业展示环节,有些教师甚至为了避免错误的信息影响到预设的教学流程,展示的都是全对的、优质的、来自“优等生”的作业,对错误信息视而不见。表面上看,学生都掌握了,事实上,学习能力中等及偏下的学生可能都没听懂。这样的课堂看似精彩,实则只是教师教了,学生学了,“优等生”学会了而已。

而学科教学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如果我们怕学生出错,怕给学生纠错,那么教与学一定不能实现积极的互动。课堂上出现学生犯错的信息,无论是结果性的错误,还是过程性的错误,都很正常。成尚荣先生曾经说过:“教室,出错的地方。”学生错误的学习信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它反映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这部分学生从“学”到“学会”,实现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才是课堂教学中评价信息有效处理的真正体现。那些错误的学习信息中,一般都包含着教学契机,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敏锐地发现、专业地利用并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

(三)喜欢“整齐划一”,规避“与众不同”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以此证明学生都学会了,喜欢在指导学生做题目时用所谓的“标准答案”“统一答案”。以语文学科为例,低年级通常会设计一些短语填空题,如“()的天空”,大部分学生都会填“蓝蓝的天空”,个别学生可能会想到“蓝湛湛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天空”等。当学生冒出这些ABB式、ABAB式的好的叠词时,有的教师非但不肯定,还会质疑:会写“湛”“瓦”两字吗?写错了要扣分的。于是,全班整齐划一地填“蓝蓝的天空”。看似学生全对了,但是他们真的学会了吗?

再说用“像”字写比喻句这类题目,从学生的答案看,基本固定在那么一两句简单的比喻,什么原因?老师要求背的。死记硬背,只能是短时记忆,学生没有将其转换成长时记忆,没有“学会”,自然在考试中不能及时提取相关学习信息。有时题目要求变了,出示了本体或喻体,要补充缺少的那一部分。这跟教师之前要求背的不一样,学生便没有办法将之前“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还是没有“学会”。因为没有“学会”,等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写作时就不能灵活运用比喻句,有个别学生即便用了“像”,写的也根本不是比喻句。

试想,长期在这样“整齐划一”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如何发展与提升?学生怎么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科教学承载着学科核心素养,担负着学科育人的使命,指向的是学生终身的发展。与大部分学生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的学习信息,常常包含着特殊的学习过程、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体现了学生从“学”到“学会”的过程,是值得教师特别重视与理解的。

二、如何帮助学生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分享三点策略

那么,到底如何帮助学生从“学”到“学会”,做信息的加工者,实现信息的第二次转换呢?在观察与研究、实践与操作中,我总结了以下三点策略:

(一)关注信息的主体,从重“教师的教”到重“学生的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最终靠学生才能实现。因此,不关注学生“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就教案来看,倾向于“怎么教”的方案,可谓教师立场的教案,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习惯于按照教案的流程“赶课”,而对课堂中出现的大量有价值的评价信息视而不见。教师在不清楚学生学习进程的情况下推进“教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所有环节的主语都是教师,如创设情境、呈现幻灯片、指导学生探究等,不太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倾向于“学生学会”的方案,可谓学生立场的教案,即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聚焦学生何以学会,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设计何以学会的完整学习历程,配合指向目标监测的形成性评价。这些课堂评价信息就像导航仪,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可以不断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明确目的地,并准确定位,然后沿着正确的路径走下去,直至“学会”。由此可见,在评价信息的处理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学”,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第二次转换。

(二)关注信息的真实,从重“学习结果”到重“学习过程”

关注信息的真实性,就不能让“优等生”代替所有的学生,把一些人的认识当成全班的认识。以偏概全,以点带面,显然谈不上真实性,不利于学生真正“学会”。

根据班级学生日常学习能力的表现,我们通常将他们分为“好的”“一般的”和“差一点的”。正因为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距,所以课堂上呈现的学习信息也大不相同,同样也可以评价为“好的”“一般的”和“差一点的”。基于帮助学生学会的视角,为了实现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教师在评价这些学习信息的过程中更多要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是如何习得“好的”信息的,又是怎么判断“一般的”信息的,“差一点的”信息背后的问题又在哪里。通过引导,促使學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总结新经验,获得正确的或者是更佳、更优的信息,从而真正“学会”。

(三)关注信息的建构,从重“教师告诉”到重“学生表达”

检验学生是否“学会”的一个标准是:学生能否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建构,即能否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经验来表达。一些教师口中所谓的“标准”,是学生在没有亲历学习过程的前提下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产生只是从“教”到“学”,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学会”。真正的“学会”,是指学生有自己的知识建构,能用自己的话、联系自己的生活或学习经验来表达,能在新的情境中表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信息的建构,更多的是让学生“表达”,让学生“学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评价信息的有效处理,能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第二次转换,即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雪梅.评价信息的收集:课堂评价的第一步[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4).

[2] 成尚荣.教室,出错的地方[J].江苏教育研究,2002(12).

[3] 崔允漷.学历案: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6-06-09.

猜你喜欢
信息加工
内高新疆班与本地班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差异的思考
二语阅读中的信息加工研究综述
信息加工理论在生物学习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高中数学解题思维障碍之突破
利用信息加工提升物理演示实验有效性的策略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让数学思维在课堂上焕彩生辉
信息深度加工优化“密度”教学
物理教学中的学习风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