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晨
摘要: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与语篇相关的情境,以语篇的内容和主题为核心,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建构。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的教学,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推动学生主动建构。具体做法为:主题感知阶段,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情境;主题探究阶段,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支架;主题升华阶段,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协作。
关键词:主题意义;语篇教学;情境;支架;协作
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直接影响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程晓堂在《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与语篇相关的情境,以语篇的内容和主题为核心,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建构。译林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Reading板块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的教学,笔者便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推动学生主动建构。具体做法如下:
一、主题感知阶段: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情境
笔者首先结合上一课时的内容,创设了一个关于个人品质的情境,让学生概括相关人物的品质,并填写以下句子中相应单词的正确形式:
1.Suzy keeps everything in good order. She is _______________.(organized)
2.Daniel never shows off. He is__________________ .(modest)
3.Mr.Wu always repeats grammar rules for us. He is ___________.(patient)
4.Samuel often comes up with new ideas. He is _____________.(creative)
5.Billy likes asking questions about everything. He is ____________.(curious)
6.Simon always plays football for hours. He is _____________.(energetic)
7.David loves talking with people and it's terrible for him to work without speaking. He is _____________.(active)
结合学生所填词汇,笔者询问学生:“What are you like? Would you please show us some examples? ”此问题鼓励学生用生活、学习中的实际例子来阐述自己的品质,引发学生对性格品质的思考。
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学生的记忆被“唤醒”,描述自己的品质时,回答也比较踊跃,除了能用教材中出现的词汇,还能说出brave、honest等一些非常用词汇。对于自己的性格描述,学生也能做到客观思考,既有正面的肯定,也能直面自己的问题,并能用具体的案例说明。结合学生的回答,笔者继续追问:“Do you think you are suitable to be a teacher/doctor/engineer...? Why or why not?”学生需要回答自己是否适合某项工作,并给出简单的原因。伴随着争先恐后的回答,学生已经在笔者的引导下,融入本节课性格品质的主题中。
二、主题探究阶段: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支架
(一)主动联系视频内容,激活背景知识
接下來,笔者播放了介绍艺术家、职业经理人、工程师和医生等职业的一段视频,该视频涉及的四种职业与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职业一致。总结出四种职业的典型特点,也凸显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性格品质与工作特点的匹配性。笔者请学生观看后回答问题:What is the artist/manager/engineer/doctor like in the video?
学生观看视频后,能够回答出creative、active、serious、careful、hardworking之类的词语。笔者抓住契机,适时讲解语篇中与这些词语意义相近的新词汇,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词汇与语法知识的教学。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感受到,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此环节,笔者引入视频这一支架,可以迅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艺术家、职业经理人、工程师和医生等职业的背景知识,帮助他们主动了解相关职业,减轻阅读负担。相较于文本阅读,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四种职业的特点,即使不能用英文准确表达,也可以用中文表述。借助视频,学生一方面可以带着充足的背景知识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当遇到一些生词时,也可以通过联系视频内容与上下文,推测其含义。
(二)主动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网络
熟悉了语篇主题后,笔者请学生阅读语篇中关于Wu Wei的语段,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In the first part, the article tells us two personalities about Wu Wei, would you please find them?
2.And would you please find out the descriptions about the personalities?
3.Do you think Wu Wei is suitable for his job? Why or why not?
由于本節课所要探究的主题意义就是性格品质与工作特点的匹配性,因此,学生首先要找到文中主人公的性格品质以及他们所从事职业的特点,然后再探讨两者的匹配性。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关键信息——性格品质,接着在文中找出能够反映其性格的内容,进而结合文中的描述,思考其性格是否适合这个职业,并给出原因。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出示绘制的思维导图(如下页图1所示),帮助学生理清Wu Wei的性格品质及其与具体例证间的关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理解相关内容后,笔者又通过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介绍Su Ning的段落。
在结合思维导图理解了相关人物的信息后,笔者让学生阅读Su Ning和Liu Hao的介绍,并根据图1的指导绘制关于这两个人的思维导图。学生完成后,展示其绘制的思维导图,并进行描述,其他学生作出简单评价。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四位人物的职业、性格特征及具体事例,整体文章较长且不乏生词,阅读负担较重。在教学前两个人物时,笔者通过提供思维导图支架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每个人物的职业、性格及工作方式,建构知识框架,梳理文章脉络,降低阅读难度。之后,笔者增加了任务难度,让学生主动绘制另两个人物的思维导图,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明确的示范支架,帮助学生掌握基础阅读技能,深入探究文章主题意义。
三、主题升华阶段: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协作
在完成文本内容建构后,笔者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开展小组合作。首先,组内各成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性格品质以及自己心仪的职业;然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点评,说一说该成员要想从事这样的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最后,笔者选取两个小组进行汇报,介绍组内成员交流情况。通过小组内的汇报、点评与展示,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深度思考,升华主题意义。
此时,学生已经对性格品质与工作特点的匹配性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所以在最后的生成环节有非常多的话可以说。巡视课堂时笔者发现,每个小组内都能开展顺畅地讨论,尤其是在点评时,组内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由于个体的理解必然有局限性,小组间的交流以及点评,能够发挥同伴的作用,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朝自己所向往的职业努力。
该活动一方面是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表达,巩固并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进一步加深对文本中各个人物职业和性格品质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的性格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进而升华本节课的主题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
[2] 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
[3] 王蔷.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英语教师,2009(8).
[4] 孙晓慧,钱小芳,王蔷,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解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