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青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出现在了我国教学课堂中。微课教学就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不受教学时间因素、教学空间的因素影响,是一个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的一种教学手段。微课教学能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本篇文章主要以微课教学为核心,讲述了如何在微课教学手段下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仅供教育教学等专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微课教育教学;数学课堂策略
微课指的是教师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通过现代技术录制关于教学目标的短小视频,进而帮助学生自主掌握教学重点内容。微课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的出现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初中生学习知识的正确习惯,进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學效果。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应用策略解析
(一)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
每个学生数学的基础以及掌握知识的速度是不相同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是统一讲的教学方法,使得有的基础差的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教学重点。而在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现象,微课教学能够利用多媒体来反复的播放学生无法掌握的教学重点,同时微课教学的方法也能够展示一些关于数学课本的拓展内容。使得初中生在微课教学下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爱好,养成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加强初中生的数学素养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内容时,这部分内容教学涉及到前面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中一些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无法完全的理解本节的知识点对一些判断的过程还不能完全理解,因此导致学生无法做关于本节课的习题,由于数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不能一一辅导学生。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运用微课教学的优势,教学就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利用微课来交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观看视频,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观看视频。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
(二)采用微课教学,提高数学理论课堂效率
数学理论知识是学生在大脑中搭建数学框架的基础,是学习数学深层次内容的基础,同时也是运用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数学理论知识教学对于初中生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来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部分数学教师只是将数学理论知识一概而过,导致初中生不能理解数学理论概念,进而无法掌握和挖掘深层次的知识。
教师在数学理论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微课的教学方法,利用微课来通过视频、绘画、软件应用演示的形式来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中真正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同时微课教学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学习数学理论知识。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先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本节课的微课视频,然后以口述的形式来传授一些关于本节课的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初中生的特点来进行分小组,并把微课视频交给每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如何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让学生自行的讨论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观察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为初中生的未来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微课教学,提高复习教学质量
初中学科相比较小学阶段科目众多,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初三阶段复习科目众多、复习内容繁杂,所以,要求教师巧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来更好的复习,在复习教育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教学方法,借助微课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将初中数学知识连贯的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在大脑的形成系统的数学框架。
例如: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这一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初中数学中关于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归类总结,并以微课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教师要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观看时,让学生不受空间的约束,在大脑中回顾并加深之前所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进而使得学生在复习之后能够更好的做关于本节课的习题,优化学生的大脑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初中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这篇文章的总体论述,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微课教学也符合现代教学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微课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应用在数学理论教学中,也能应用到数学复习中,帮助学生增加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爱好,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数学相关知识点,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微课教学中也可以融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微课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普遍的出现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林锋.微课模式下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探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10:15-16.
[2]邹世德.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5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