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探究

2021-01-21 04:32:58李文颖
甘肃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肠梗阻情绪评分

李文颖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粘连性肠梗阻为普外科高发病,具有起病急、病势发展迅速等特点。如拖延治疗,有发生肠管坏死、败血症等并发症的极大可能性,可给患者带来致命性威胁。目前,针对此病优先选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去除梗阻病灶,使患者腹痛、腹胀等病症消除。但术前患者因缺乏对疾病及手术的充分了解,常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进而会影响其对手术耐受度,尤其是老年患者,心理更为脆弱,加之身体机能下降,使得其手术耐受度更差[1]。另外,手术操作会扰乱患者正常生理功能,易导致术后发生并发症。因此,为确保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以及术后更好地恢复,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开展护理。综合护理是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年龄、病情等各方面情况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其可切实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对于患者病情康复大有助益[2]。本研究将此护理模式用于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92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纳入标准:(1)经拍片检查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 (2)年龄为 61~80 岁。 (3)选择内科治疗无效,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4)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损害。(2)罹患恶性肿瘤。(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感染病。(4)精神异常。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46例。A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61~79岁,平均(70.51±6.03)岁。B 组男 26例,女 20例;年龄 61~78 岁,平均(70.27±5.94)岁。 对两组基线资料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协助患者开展必要检查,术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向患者口头讲解疾病及手术治疗知识,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控,给予一定的饮食指导等。

B组采取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结合患者文化程度、理解力等个体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如手册、视频等向患者讲解手术必要性、具体流程、注意事项,以减轻其担忧、顾虑。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及时评估其情绪状态,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则深层剖析其形成原因,然后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学方法加以疏导,同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并告知患者家属多给予其关怀及精神支持,以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②个性化护理:对于身体情况较差的患者,应加强血钾、血钙、血钠的检测分析,当发现上述指标异常时应及时进行纠正;对于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应及时对其酸碱平衡紊乱状况进行纠正。密切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表现,合理使用抗生素来迅速控制全身症状。③饮食干预:入院后禁饮禁食,当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适当进食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禁食辛辣或刺激性食物。(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摆好正确体位,术中严格按照无菌要求开展护理;术中不断用语言安抚、鼓励患者,还可采取肢体抚触等方式来稳定患者情绪;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非手术区加盖毛毯等来保暖;密切配合医师工作,并对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指标进行严密观察。(3)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觉察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医师反馈并处理;待患者苏醒后取其半卧位,以利于引流,且确保呼吸通畅;及时对患者疼痛做出评估,指导其通过肌肉放松、腹式呼吸及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缓解疼痛度,对于重度疼痛者可酌情使用镇痛药;及时更换敷料,对渗血、渗液进行清理,以使切口清洁干燥;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还可雾化吸入化痰药,以助力排痰;抽吸出患者胃肠道内液体、气体,以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道得以保持通畅;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督促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在病房内慢行,以促进胃肠道蠕动,防止肠粘连。

1.3 观察指标

1)于护理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HAMA、HAMD临界值均为7分,当超过此临界值表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所得分值愈高,上述不良情绪程度愈重[3-4];(2)对两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记录;(3)观察两组术后有无肺部感染、尿潴留、腹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发生,并统计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HAMA、HAMD评分

两组护理前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HAMA、HAMD 评分均下降(P<0.05),且 B 组均低于 A 组(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aP<0.05。

HAMA评分 HAMD评分组别 例数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A 组 46 21.37±3.60 16.53±2.11a 22.06±3.39 17.24±2.57a B 组 46 21.94±3.48 8.41±1.78a 22.59±3.81 8.83±1.56a t-0.772 19.950 0.705 18.973 P-0.442 0.000 0.483 0.000

2.2 比较手术相关指标

B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A 组(P<0.05),详见表 2。

2.3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B组并发症发生率6.52%明显低于A组23.91%(P<0.05),详见表 3。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例(%)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为肠梗阻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发生原因包括腹腔炎症、腹腔损伤、腹腔异物等。该疾病对患者危害性极大,故一旦确诊后需及早进行治疗。手术是解除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但研究表明[5],老年患者因受疾病折磨,以及对肠梗阻及手术缺乏必要认识,易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加之其常合并基础病,各项生理机能均衰退,会导致老年患者手术耐受度低下,进而会妨碍手术的顺利开展。而手术难免会对患者产生创伤,故患者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因此,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实施有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既往针对此病开展的常规护理多局限于疾病护理,且以被动执行医嘱为主,因和患者需求不匹配,故干预效果欠佳。综合护理是一种具有全面化、专业化等特点的护理新模式,有研究认为[6],该护理模式更符合现代护理的需要,可有效克服常规护理的不足,使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健康需求得到切实解决。本研究引入综合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B组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低于A组,提示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可能是实施此护理模式后,术前既开始根据患者对自身病情及手术认识上的不足,实施针对性的认知教育,有利于消除患者诸多顾虑,并增加其治疗信心。另外及时察觉患者负面情绪,并在了解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实施劝导、安慰等心理学方法进行有效疏导,可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化解或最大化改善。同时,综合护理还与患者家属合力给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可激发患者正性情绪,从而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7-8]。本研究还发现,B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较少。分析其原因是术中护理人员加强护理配合,通过心理支持稳定患者情绪,避免血压、心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则可使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亦有助于缩短手术用时。而术后进行胃肠道减压,并通过有效疼痛护理等措施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从而可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并使其尽早出院[9]。此外,B组并发症发生率6.52%与A组23.91%相比较低,提示应用综合护理后,通过从体位、有效排痰、饮食、切口等入手给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应用,可明显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有效缩短手术用时,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猜你喜欢
肠梗阻情绪评分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医学概论(2022年3期)2022-04-24 16:38:34
Disorders of the brain-gut interaction and eating disorders
我给爸爸评分
A2DS2评分与AIS-APS评分在预测卒中相关肺炎中的表现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商业评论(2014年6期)2015-02-28 04:44:25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