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化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1 16:58张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重症病情护理人员

张雪

(徐州市肿瘤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发展快、变化迅速、表现复杂等特点,入院后需采用先进仪器监护、诊断、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依据其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其存活率及生活质量[1]。随着近年人们生活水平、安全意识的提高,其对健康程度、护理质量重视度明显提升,常规护理针对性、全面性不强,优质化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从生理、心理、精神等层面入手为重症患者提供优质、全面护理服务,及时消除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本次选择80例接收重症患者研究评价优质化护理干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接收80例重症患者研究。试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6.68-78.82岁,平均(62.02±15.14)岁;发病时间1.25-16.52 h,平均(8.22±6.25)h。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92-77.62岁,平均(60.52±14.32)岁;发病时间1.07-17.41 h,平均(8.14±6.38)h,对比P>0.05。排纳标准:①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无精神疾病者;无意识障碍者;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批者。②排除:听力及语言沟通障碍者;昏迷者;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者;中途死亡者。

1.2 方法。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用药、饮食指导工作。优质化护理干预:①医患沟通:对初入院患者护理人员需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并为其办理入院治疗手续。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其病情发展过程、临床症状、饮食及生活喜好、性格等基础情况,对惧怕陌生环境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负面情绪者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解答其提出疑问引导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2]。②健康教育:通过沟通了解患者发病过程中根据患者意识情况、文化水平等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若患者文化程度较高可根据ppt、宣传手册等为其讲解疾病发病机制、治疗及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尽可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认知;若文化水平不高护理人员需使用图表、漫画等采用通俗易懂语言为患者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及注意事项,使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护理,为其讲解良好生活习惯对治疗价值。③心理疏导:根据患者意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若患者意识不清可多与床旁呼唤其姓名,多意识清醒者可为其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治疗方法,在各操作前为其讲解治疗仪器、技术对该病价值,提高其配合程度。④并发症预防:a.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肝肾功能、血尿便等常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实施有效干预。b.若患者心功能不全需即刻给予吸氧、注射镇静剂,并详细记录其24 h出入量。c.严格遵医嘱开展治疗工作[3]。⑤出院指导:出院时护理人员耐心为其解答提出问题,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各药物使用方法、副作用、预防方法,为其提供紧急求助电话、视频咨询方法等。

1.3 观察指标。①根据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主动性、沟通能力等评价其护理质量,分值:0-100分,得分高低与护理质量成正比[4]。②参考汉密顿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分值:0-50分,得分高低与心理状态成反比。③护理中常见压疮、血栓、感染等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以%、卡方表示,统计数据借助SPSS 22.0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试验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心理状态。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护理质量(±s,分)

表1 护理质量(±s,分)

组别 n 服务态度 主动性 沟通能力试验组 40 94.52±1.61 92.11±1.24 93.22±1.25对照组 40 76.15±2.68 82.74±2.73 85.92±2.13 t - 37.1614 19.7641 18.6943 P - 0.0000 0.0000 0.0000

表2 心理状态(±s,分)

表2 心理状态(±s,分)

组别 n 焦虑 抑郁试验组 40 22.05±3.15 21.36±2.52对照组 40 36.82±2.05 38.42±2.14 t-24.8551 32.6362 P-0.0000 0.0000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与对照组20.00%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不良事件发生率[n(%)]

3 讨论

重症患者病情危重、进展快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器质性疾病等并发症,影响整体预后效果,及时有效的治疗时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关键,但有报告显示[5]优质护理措施可影响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医护模式转变优质化护理模式因具有全面、高效优势逐渐被护理人员应有在患者护理中,该护理模式可为重症住院治疗患者营造舒适、满意住院环境,使其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其重视程度。

重症患者护理环节较多常规护理无法面面俱到,优质化护理干预重视患者情变化、身心需求,入院后加强护患沟通了解其性格特征、病情变化情况、受教育程度,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措施,给予患者有效心理疏导达到改善其心理应激反应的目的,确保其可正确认知、对待疾病,并以积极、乐观状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治疗,本研究中试验组焦虑(22.05±3.15)分、抑郁(21.36±2.52)分低于对照组,提示经优质化护理干预后重症患者负面情绪明显改善,此外为预防并发症出现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各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遵医嘱结合患者病情开展对症医疗操作,确保及早控制病情,出院前为其详细讲解生活、饮食中注意事项,并为其提供求救方法,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6-7]。

优质化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通过优化常规护理流程,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日常监控,在优质化护理实施前,由护理人员通过沟通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从而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高护理针对性,而后以责任制管理为主,患者住院过程中由某一个护理人员全程服务,既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认可度、信任度,亦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安慰、鼓励、沟通等方案增进护患关系,与此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确保整体护理质量。在优质化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适当延长家属陪护时间,亦可增加家属陪护次数,充分体现医院人文关怀理念,亦可引导家属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信任程度。此外笔者认为护理中医院需加强交接班管理,在明确交接班内容的同时,根据各时间段护理量合理排班,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将优质化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患者护理中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性,规避心理应激反应影响治疗及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重症病情护理人员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