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骨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陕西周原出土的有字甲骨打破了殷墟甲骨的限制,向世人证明了周原甲骨的文化价值,并引领了国内对甲骨文的研究热潮,取得了一定的文化成就,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现代学者进行深入的辨析,从这些问题出发进而研究周原甲骨的特点及传承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周原甲骨中通假字与异体字的内容进行分析,解读了周原甲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周原甲骨;古文字;文字演变
引言: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甲骨学的研究热度不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周原甲骨的研究中,让世人更加了解西周甲骨学,使之进入到研究的深层次。除周原以外,山西洪赵及北京昌平等地,都挖掘出一些周原甲骨文物,但周原甲骨仍然是研究的核心,是因为周原位于陕西岐山附近,本就是周王朝的发源之地,所以出土的甲骨文物更多,研究也更加细致,各类用于卜筮的甲骨文物正是文化的起源,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充分的研究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成为现代人认识西周文化的重要史料。
一、周原甲骨的通假字与异体字文化内容
(一)通假字
通假字属于一种替代字的概念,即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内容,只需要通过声音是否相同就可以判断通假字,如果两个字在声音方面没有任何联系,就不可以判定为通假字,所谓的声音相近,是因为在秦汉之前使用的古音存在“通假关系”,现如今古今语音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现代人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读音来理解周原甲骨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定义包括“假借”与“通假”两种关系,二者看似相近,但是假借字要比通假字更加广泛,曾有人解读假借字为“先有语言,后有文字,人们用已经存在的同音字来表示这一内容”,在之后的语言发展中字的数量越来越大,所以这些原来用于“替代”的字就成为“通假字”。周原甲骨中有许多通假字,都是用相同外音的字进行替代,这是因为西周时期的字数量并不多,所以周原甲骨中通假字的数量也比较多。
(二)异体字
异体字就是属于字义相同但外形不同的字,现代学术研究中的异体字定义比较多,主要分为狭义派与广义派,在音义相同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狭义派的观点认为音义完全相同才属于异体字,但广义派则认为部分字的关系交错复杂,不能仅将音义相同的字归结于异体字。周原甲骨中的异体字比较多,严格的来说,周原甲骨中的异体字就是用法完全相同的字,学术上的区分并不能限制周原甲骨中异体字的研究,从周原出土的异体字依然为甲骨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异体字不能与通假字混淆,狭义派对异体字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而广义派对异体字的研究则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对待周原甲骨异体字的研究要综合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才能深层次的研究周原甲骨的内容。
二、周原甲骨的研究内容
(一)周原甲骨与其他甲骨之间的关联
周原甲骨的钻凿形态多数属于密集的方凿,这一特点是其他甲骨文中所没有的,这些方凿痕迹平底而浅孔,孔的周围多数会存在比较深的竖槽,字数一般比较少,既有直笔的字体,也有圆笔的字体,字体铿锵有力,雕刻工艺非常精湛。小的字形如同米粒,甚至会出现了指甲片大小的甲骨上居然有三十余字的情况,成为我国最早的微雕实物。周原甲骨的行款通常不是一个方向,但是其他地区出土的其他朝代的甲骨文却多数是按照同一个方向书写的,而且周原甲骨的损坏程度比较大,现代学者对行款的认知不够完全,正统的周原甲骨应当是从右向左转行,但也有与之相反的。周原甲骨的辞例并不像其他辞例那样是相对完整的形式,在周原甲骨的辞例中只包括贞辞和卜辞。
(二)周原甲骨与其他甲骨之间的传承
在周原甲骨出土的子甲之中,H:11、82、84、112四片周原甲骨最受人关注,这组周原甲骨的文辞比较长而且字体比较特殊,上面的行款非常整齐且内容比较重要,尤其是对甲骨文字形释义的分析,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疑惑的部分,比如这些周原甲骨所属的时期是西周的那一时期,从H:11和112中可以看到主语是“王”,但是“王”指代的人却并不确定,有人认为是商王,有人认为是商人的先祖,也有人认为是周文王,将这些周原甲骨辨认为是周人对先祖的祭祀。但周原甲骨与其他甲骨之间的关系却比较明确,周原甲骨中的文字与殷墟甲骨文相比,相同之处比较多,差异之处比较少,因为西周早期的金文和殷商中期的金文比较相像,周原甲骨就属于此阶段的文物,在两个时期的周原甲骨文物对比中就可以看出,殷墟甲骨文过渡为西周金文的枢纽型演变作用。
(三)周原甲骨与其他甲骨之间的族属
周原甲骨的族属问题是现代古文字学术界争议不休的焦点,各方面专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对此方面问题的探索也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总体来说,周原甲骨的族属问题,现代古文字学术界主要有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人为周原甲骨出自周人之手,多数来自于周文王时期,少部分形成于周成王时期,因为周朝自认为是殷商的附属国,所以也祭拜殷商先王,应用与殷商甲骨相近的周原甲骨祭祀就合情合理;第二个观点是周原甲骨并不是周王室的,而是商王室的,商王室为了祭拜先祖而使用周原甲骨,在周灭商以后,周人将这些周原甲骨带到了周原,作为战利品。第三个观点认为周原甲骨中卜辞的祭祀者是商王,但是对这些信息记录的却是周人,所以由周人记录留下的文物就是商王卜辞。总之,现代古文字学术研究界关于周原甲骨族属关系的观点主要包括这三种。具体的来说,第一个观点的产生,是因为部分学者认为,周原甲骨中包含了商王骨甲,很有可能是周文王还是西伯侯的时期所留下的文物,那么这些周原甲骨就应当属于商王朝的文物,只不过是由周人所作,其特性与殷商周原甲骨相似。第二种观点则是因为周原庙在商周时期就用于祭祀,商王室祭祀所用的庙也在周原,所以将这些周原甲骨保留了下来。第三种观点的产生,是因为周朝与商朝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并没有独立王朝的概念,周朝原本为商朝的附属国,灭商以后成为大国,但深受商文化的影响,所以对商王室进行一些记录也非常合理,更有学者认为殷商和西周之间属于“甥舅关系”,所以周原甲骨与其他甲骨之间的族属皆起源于殷商文化。
结束语:周原甲骨的发现推进了现代学术界对甲骨文字的研究进展,使现代学者对殷墟甲骨和周原甲骨之間的关系了解更加深入,是本世纪以来文物方面的重大发现,但也伴随着许多研究工作中的难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学术界的研究者继续深入研究周原甲骨中的相关问题,社会各界对周原甲骨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关注,无论是在古文字方面,还是周原甲骨与其他甲骨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都需要学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宇信.论甲骨学研究“全面深入”的新阶段(上)[J].中国历史文物,2002(05):40-48.
[2]杜勇,李玲玲.周原庙祭甲骨族属问题再探讨[J].历史研究,2020(06):173-187+221.
作者简介:
刘越(1999年—),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忻州市,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书法,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