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生死观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2021-01-21 00:47贾璨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死观佛教

摘要:佛教中的生死观对于生命的珍贵性和死亡的可超越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学习佛教中的生死观,可以让人们充分把握死亡的内涵,了解生命的真谛,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佛教 生死观 现代意义

一、佛教的生死观

自古以来,生死一直是一个整体,相互牵连,不可分割,而佛教中的生死观也是如此。生命观和死亡观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佛教独特的生死观。

(一)佛教的生命观

以缘起为基础的佛教的生命观,要求一切众生珍视爱惜生命,平等地对待生命。这首先对生命的珍贵性和生命独特的价值给予了深刻的肯定。最早出现早起生命和生命的主体“我”,是在吠陀和奥义书中。吠陀的本义是“知识”,它是古印度最早的文献材料,主要内容是当时的人们口口相传的对于神明的歌颂和赞美,以及祭祀祈祷时的祈祷文和一些咒语。奥义书的核心内容是“梵我合一”,即对于世界的本原和内心的自我的探讨。

奥义书明确地提出了“梵我合一”的思想。“梵”可以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尘世间芸芸众生都是伴随着的“梵”的时代变迁而相继存在的,虽然他们各自的形状、性质、特征乃至于种类都有着千差万别,但他们的本质都是“梵”。同时,奥义书还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地、水、火、风这最基础的四大物质元素组成的,人也不例外。

在生命的学说里,生命的含义常被指向动植物、细菌以及微小真菌等,或者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世界改变和成长阶段里,具备相应的思想、自我发展、繁衍和优化的类似景象。生命的产生是佛教里生命观能够产生的基础性条件。佛教里把生命细分为无情和有情生命两大分支,特别重视有情生命,研究和划分了更多的分支。

是否具有自我意识是区分佛教中生命和非生命的本质方法。人类出现了自我意识,也就随之出现了一切情感,开始执着于自我和世间万物,悲伤、烦恼和痛苦也随之而来。无知是痛苦的根本原因,涅槃终归成为了人生寻求的目的,达到涅槃,也就到了佛教寻求解脱的最终目的。

观察佛教对于生命本原和对于人生目的的看法,不难发现佛教认为一切生命都与宇宙万物处于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因缘关系之中,离开宇宙而独立存在的个体、自我主宰的个体都是不存在的。这是符合佛教的基本理论缘起论的。所以,要特别珍视自我较为有限的生命长度的时候,也要平等地对待、爱护世间一切生命,赋予他们相同敬重佛教生命价值观的重心。

(二)佛教的死亡观

整个佛教理论建立的核心点和关键点就是死亡,佛教的根本目的是完成对死亡的超越。

奥义书中除了“梵我合一”思想的提出和对于构成宇宙世界的四大基础物质元素的诠释之外,还提出了“轮回解脱”的重要思想,这是佛教死亡观的一个重要来源。轮回意味着人生不是只有这一世,在结束这一世的生命之后,全新的生命又会重新形成。生命的形式和质量都在轮回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宇宙中的一切有情生命都在无穷无尽的轮回中。业力推动着众生在善恶两道之间轮回,善道和恶道分别对应着生前善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业力与轮回的关系同样是不可分割的,想方设法从轮回中得到解脱是摆脱轮回痛苦的唯一方法。轮回的原因是人们的“无知”,因此从轮回中解脱的方法就是“有知”,即凭借自己的智慧,去认识到梵是世间一切万物的本质,就是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以缘起论为基础的佛教死亡观认为人生和命运都是无常的,恒定的静止不变东西在宇宙中并不存在,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死相依循环往复。所以人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灭缘起都不会在六道轮回中停止,直到获得轮回的解脱。

佛教死亡观的基础是由苦、集、灭、道四谛组成的人生观,理解体悟生命的珍贵之处并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理解佛教死亡观的前提和基础。死亡作为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生命现象,显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痛苦。以生观死,以死明生,是死亡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获得解脱之道的前提条件之一。

二、佛教生死观的现代价值

在佛教的生死观中,佛教对于生命本原和死亡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地阐释,对于那些对于死亡深感恐惧的人和需要爱和关怀的临终之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了有利地指导。不仅如此,佛教的生死观对于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中国现代社会的生死观

中华民族的生死观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性,在这一点上是和印度、欧美的生死观截然不同。经过长时间儒家文化生死观的影响,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死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受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人们,极其看重“生”的价值,但是却极少去注意“死”的真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传统的丧葬习俗来表明对于逝者的态度,这是从农耕时代延续下来的风俗。随着祭奠和纪念逝者的仪式的发展,祭祀逐渐凝固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在祭祀、祈福和许愿中,暴露出了对于死亡的害怕和担忧,和对生命的向往与追求。

现代人的死亡观念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是什么原因让人们生活在死亡的恐惧里呢?《西藏生死书》里曾这样解释道:“也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人类的最本质想法就是能够生存下去,甚至是长时间的生存,人们认定死亡将把自己带入到一个陌生的境界,将自己转变成一个全新和失去本心的自我。这充分说明了在现代人的生死观中,是缺乏对于死亡的直观感知的。

虽然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尊重死亡、尊重生命的事例,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全力救治,边疆战士牺牲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去保卫家园,但自杀率的逐年上升,报复性群体伤害事件的增多,也从层面反映了死亡观淡化的负面影响。人们缺少对死亡的认识,仅仅在生命中定义死亡,不去思考死亡的意义。

(二)佛教生死观对于现代死亡教育的启示

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不断进化的,世间万物没有永恒不变的。死亡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都是最终的宿命。正确地认识死亡,建立系统的生死观,对于现代的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有着积极意义。

增强对死亡教育的理性认识。在我国现今的生活环境下,科技的发展,生活的越来越好,人们受到教育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类型的知识都在我们的生活中闪现。但是,人们却对死亡的意义知之甚少,这说明中国现代的死亡教育还没有得到全面地发展。而佛教中超越有限的生命的生死观,是促进中国现代死亡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力。

佛教的生死观中提到“心性”说。心性作为人类内心世界里最为深远的本能,是人类追求的真理价值是地方。佛教常说,在死亡的最后一秒,凡夫心和愚昧季都会紧跟随着死亡,但是这个间隙里,那一抹时间里会展现出类似大海一样宽阔无望的心性。

死亡教育让生者拥有对死亡更直观的感受,也让即将逝世的人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度过最后的时间。提倡死亡教育并不是否定人们对生命的追求而去追求死亡,恰恰与之相反,通过建立对于死亡的理性态度,人们才会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内涵,从而充实、完善自己的生命。

死亡是一个人的一生最终的宿命,佛教中的生死观认为死亡并非是不可超越的,超越身体上的死亡能够对生命更加有意义,也提高了自我生命的质量。通过理解佛教生死观的深刻内涵,让人们更多地去关注生命本身,去了解生命的珍贵,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对于人们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梨俱吠陀>几首哲学赞歌新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九年第四期

[2]索甲仁波切著,郑振煌译.西藏生死书.浙江大学出版社.第19页

[3]鄭修霞著.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姓名:贾璨;2002年2月;女;汉;天津市人;本科

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生死观佛教
Dancing for theDead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佛教艺术
佛教造像
试论新美南吉《百姓的脚,和尚的脚》中的创作意识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试析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其成因
看中国·在浙江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