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发军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各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逐渐提高,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音乐教育作为高校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其中一门专业,对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基于音乐教学对大学生的重要性,讨论了大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音乐教育;普通高校;教学研究
引言:
音乐是中华民族从古代开始表达个人感情和思想精神的一种语言工具,是含蓄的中国人在表达自己浓厚感情的时候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悠久,在文化传承和演变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发展。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理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1.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1.1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学,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只有少部分音乐艺术生会接收系统的音乐教学,但是在大学之前的音乐教学中主要就是学习音乐技巧和歌唱练习,对音乐中的理论知识和音乐修养学习的较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开始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不能熟练的唱出五线谱或者只是一知半解。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学唱都来源于流行音乐,对于音乐教育中的知识和文化学习热情不高,大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1.2音乐教学形式单一
高校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学习音乐发音技巧和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当前的大部分高校而言,教师对学生的音乐教学多数都忽视了音乐教育中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宽松的,学生对音乐的了解比较片面。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练习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不高。
1.3音乐教学内容片面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学课程选取的内容更加偏重于西方音乐,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了解较少。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容易导致学生对中西方音樂的认识出现偏差,不利于发展和继承中国的民族音乐,也不利于学生提高民族音乐自信心和自豪感。
2.高校音乐教学策略
2.1引入多元化教育
高校音乐在教学中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引入多元音乐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不同音乐类型之间的关系,为学生介绍广泛的优秀音乐文化,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和发展史。在教材的辅助中引入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教学,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教学课程加强学生对民族间的和世界间的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理解。提高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世界观,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感性认识[1]。
教师在进行多元化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音乐类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延伸,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对不同国家音乐的表达方式进行充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音乐不同文化的尊重,加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多元思考和多元化欣赏视角。通过音乐学习发展音乐全球化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发展的包容和兼容心态。对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摇滚音乐等内容进行筛选和辨别,提高学生对多元化音乐的鉴别和欣赏能力。
2.2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
大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很少主动对一流的音乐进行搜集和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等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世界知名的音乐演奏会和歌剧、话剧等音乐表演,加强学生对音乐形式和表演的认识,感受音乐会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不要把教学工具当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音乐教学的主体,遵循音乐教学的规律,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明确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音乐视频和多媒体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会提供更多的音乐相关作品,让学生在赏析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创作音乐的心路历程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3健全音乐教学课程内容
大学音乐教学的内容是广泛的,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学习五线谱、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同时,音乐也包含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乐器,学习和实践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并且尝试性的用一种乐器完整的演奏一首歌曲。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提高音乐专业技能。通过组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大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提意识和素质教育的培养起到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音乐类型,在信息技术等教学设备的帮助下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高质量的音乐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为学生多元化的音乐观念和兼容并包的音乐心态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让音符舞动得更美。
参考文献:
[1]修菁菁.让音符舞动得更美——简论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5):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