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

2021-01-21 05:29徐蓉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法治多媒体信息化

徐蓉

摘要:信息化时代方兴未艾,其带来的教学模式对中小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式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德育,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法治教育同样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信息冗杂,良莠不齐,课堂和课下如何使用正确的信息不至于被误导是挑战;反之,信息化还带来了知识获取的便利性,如何抓住此番机遇,让思政教育和法治教育更上一层楼则是机遇。信息的洪流已经扑面而来,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才能造就真正的信息化教育。

关键字:信息化;思想政治;法治;教育

一、引言

基于“德育”的重要准则,中小学思想政治和法治教育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时代,获取资源更加方便,教学案例清晰易懂,思想政治和法治教育更加不可忽视,搞清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思政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高效性对各个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

二、教学信息化是什么

“信息化”这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都说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诚然,当今社会高度发展,随着信息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步体现,人们把卫星送上了天,建成了空间站;在地面架设光缆,用于通信。从最开始的贝尔电话机到现在的视频语音邮件等,信息传送正在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多元。

再说教育。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在学堂(或者是学校)展开的,老师教授,学生认真倾听,再辅以自己的理解。所用工具主要是纸笔和书本,那么今天的信息化教育又有何不同呢?首先是课堂工具,白板、投影仪和计算机可以快捷、清晰地把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而且相比于粉笔在黑板上留下的呆板符号,这种方式更加形象具体,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展望未来,如果学生人人都有一台电子设备,那么看不到黑板,交作业程序复杂等问题还可以一并解决;再者是教学方式发生的改变,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优化教学模式,把重复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完成,从而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思考教学创新上;对学生来说,知识的获取也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老师,网络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同样也极大地消除了知识传播的壁垒,学生可以在网上查阅不同的学习资料,加深和强化课堂知识。

三、思政和法治教育的挑战

3.1.信息冗杂

现在的中小学生几乎都是00后,自他们记事起,网络时代就已经来临了,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经历过没有网络的“纯正”时代。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许多互联网“垃圾”,稍有不慎就会被带偏,成为互联网上的“键盘侠”、“杠精”,传播网络谣言。如何在这样嘈杂的互联网环境中辨别信息真伪,坚守道德的底线,这是学生的难点、是课堂的必修课。

3.2.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与学生不同,很多老师可能知道大学乃至是参加工作后才接触计算机,他们对多媒体设备即使没有排斥感,也是很少有好感的。思政老师教学理论基础深厚,但是部分老师(特别是年纪稍长的老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经验尚缺,不能有效的将理论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而一旦老师们认为使用多媒体设备会降低他们的课堂效率,甚至不如自己熟练的传统教学模式,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排斥信息化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如果老师开始产生抵触情绪,那么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必然是难上加难。

四、思政和法治教育的机遇

有挑战,必然也会有机遇。信息时代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提高了信息传送的广度与深度,每人每天能获取的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知识传授和品行教育的过程。知识传授在信息化时代不再只是口耳相传,品行教育也不仅只是空洞的说教,教育似乎变得这样容易,仿佛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机遇不容错过:

4.1.扩大内容供给

以前,受限于信息不发达,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和法治教育主要是老师自己先学习先进的观点,再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一些干练的知识点在课上讲授。信息化环境下,资源丰富多样,内容供给必须锲合学生特点,保证多媒体应用和理论教学相互融和,互惠互通。

从内容方面来看,要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前提,结合时政热点和学科前沿知识,围绕新时代思想理论体系,将恰到好处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平台形象生动的呈现出來,同时注意寓教于乐,推动单向的内容讲授想多媒体互动方式改革。

4.2.提高内容质量

之前就讨论过互联网信息泛滥,良莠不齐的问题,我们在避免学生受到“垃圾”信息干扰的同时,更要从互联网的信息海洋里筛选出优质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教学内容的筛查获取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调查了解学生面对的现实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给他们输送正确的价值观;

2)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思想处在萌芽阶段,如果没有好的引导,特别容易走偏,这个时候提供一些正向积极的教学内容,其意义可见一般;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长于不同的环境,对事物的认知千差万别,抓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就能最大化其发展潜能。

4.3.创新教学方式

思政教育的供给和内容都做好了优化,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创新。一是要将理论体系融于信息化的多媒体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二是创新教学模式,清晰的教学流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尝试专题教学等模块化教学模式,

五、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正在被广泛使用,信息化教学会成为也必然成为现代化教学体系中的生力军,这对广大教育行业从业者和学生来说,即是机遇也充满着挑战,如何在互联网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避风港,这是我们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信息化教学的浪潮滚滚而来,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当然,思政老师们也面临着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种种困境,比如经验欠缺,学生抵触等等,希望大家不惧艰难险阻,在互联网的领域里开辟出教育的信息化篇章。

参考文献:

[1]王卫国,曾令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1):60-61.

[2]杨丽丽,戴向云.信息化教学与高校思政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J].福建茶叶,2020(05):199.

猜你喜欢
法治多媒体信息化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