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均
摘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家庭成为了伦理道德秩序的核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以“父子轴”作为主轴。而之所以形成这一家庭观念,主要是因为封建社会的结构是以父为主。在这种社会结构下,统治阶级通常以孝治国,而普通百姓则会以孝修身和立家。受这些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我国民间故事中,很多都是围绕“孝”字来体现我国的家庭伦理观。
关键词:中国民间故事;儒家思想;家庭伦理观
引言
在我国流传着很多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是人们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在这些故事当中,以家庭为基本单位,通过家庭中的各类角色来反映赡养和孝敬父母以及教养子女等问题。这些故事所反映的家庭伦理观念,对于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关系来说,起到了道德标准的作用。这些观念在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已经扎根于民众文化之中,随便一个民间故事中都体现了家庭伦理观。
1体现家庭伦理观的典型民间故事及其分析
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对孤儿寡母。因为家里没有男人照顾,仅仅依靠年轻寡妇,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刚开始的时候,寡妇一个人还能够勉强忍受,但是时间久了,寡妇也希望家里有个男人嘘寒问暖。慢慢地寡妇便与一个庙里的和尚走到了一起,家里的日子也因为和尚的到来而变得好了起来。和尚每次到寡妇家都需要趟过一条小河,即使天气很冷,和尚也一直坚持着。慢慢地,儿子长大了。他为了不让和尚淌着冰冷的河水来与母亲相会,便在河上搭了一个木板。没过几年寡妇去世了。这时,儿子在和尚吊孝时,趁其不备将其杀死。当官府审问时,问他为何之前搭桥方便和尚与母亲幽会,而最后又将和尚杀死时,他是这么回答的:“搭木板是为母亲行孝,而杀和尚是为了给父亲报仇”。
从这一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的孝亲观念以及这一观念中的矛盾部分。首先,从班昭《女戒》中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对于男女的行为约束是不同的,男子可以再娶而女子要从一而终。按照这一标准来衡量寡妇的行为,她的所作所为有违道德,为人们所不齿。而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又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子女要绝对依从于父母,父母命不可违。因此,出于孝道,儿子没有阻止母亲的失德行为。但是这两种行为毕竟是矛盾的,当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时,其冲突就显得极其严重,毕竟孝亲观念所体现的小传统与儒家伦理观所体现的大传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道义上是同情寡妇的,所以他们认为儿子出于孝对母亲的事情不加干涉是有原因的。但是,人们又认为和尚作为过失一方应该受到惩罚。从这一方面来看,故事在强调孝亲的同时,希望人性与伦理纲常能够在某一程度上实现统一。
2人们对家庭伦理观中孝道的理解
在人们心中,孝道的伦理观主要就是孝与不孝的问题,它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伦理问题。它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以及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但是在人们的观念当中,孝道更多地体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孝道伦理观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复杂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因为血缘关系,对子女有着过多的关爱、忧虑与期盼,它完全出自父母的某种天性和本能,就如人们常说的“虎毒不食子”。正因如此,在孝道倫理观中,只强调了子女应该孝敬父母。由此可见,孝道伦理观主要是对非本能部分进行强调与规范,也就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
3孝亲观念在民间故事中的主要表现
从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子女尽孝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能够照顾、关怀和赡养老人。所以很多故事大多讲的是养与不养的问题,而对于其他方面则没有太大要求。在人们强调子女尽孝的同时,也知道生活的不易,要求所有人都能够做到赡养父母似乎也不现实,所以,在道义上规范子女行为的同时,又从功利的角度强调了赡养父母者会有好报。在孝亲伦理观中,子女观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心理体现了人们非常渴求能够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希望建立在纯正血缘基础上的家庭关系更加团结。在纯正血缘建立起的家庭关系中,父母对于子女要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人们非常强调血缘时,就会认为丧子之痛是对一个人的最大惩罚。就像《黄金蛋》这一故事当中,为了告诫人们不可贪心,会将老人误杀亲子作为其贪心的惩罚。
4孝亲伦理观在现实中所面临的问题
孝亲伦理观在规范人们行为时,也要面对一些威胁。一是极度贫困和负担极重的外在生存状态,另一方面是子女有了各自家庭之后,内在情感的重心会发生转移。尤其当新增家庭成员是“恶媳妇”时,两种威胁常常会同时出现。如《忠孝仁义》中就将弃母不养的原因,推到了“恶媳妇”身上,认为子女不孝的原因是因为她们的存在,这也体现出了孝亲伦理观中的排他因素。同时,在孝与不孝这一问题上,人们心理中也会存在矛盾,当传统伦理上要求人们要孝敬父母的同时,他们的情感则更倾向于自己子女一方。于是民间故事中便会以另一种形式劝诫子女要尽孝。就如《上行下效》故事中,当儿媳妇用破碗给婆婆盛饭时,她的儿媳妇说要把这个破碗留下来,等她老的那一天留着给她盛饭。这时,故事中的不孝儿媳妇才明白,不孝敬父母与溺爱子女的习惯性行为会传给下一代,因此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结语
从民间故事中的家庭伦理观中我们可以看到,于儒家伦理观来讲,对父母的赡养之孝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对普通大众来讲,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复杂性,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人们的心中,孝亲观念是存在矛盾的,当面对严峻的生存问题或情感重心发生变化时,“孝”的道德约束作用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有所削弱,这时只有强调它的功利性,才能促使人们行孝,从而继续使孝亲观念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仪东.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研究[D].吉林大学,2020.
[2]贺之静.汉、藏文《贤愚经·善事太子入海品》对勘及其主题研究[D].兰州大学,2020.
[3]茶志高.巍山彝族民间故事《丁郎刻木》的文化内涵及其佛教渊源[J].民族文学研究.2014,(5).108-116.
[4]元文广.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研究[D].西北大学,2019.1965C4E0-BDE0-4103-A1A0-CE7B8D1AFF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