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兵
摘要:在当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向和任务。高中时期学生的思想意识意境逐渐形成,其自身已经具备了浅显的思考能力和分辨能力,但是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一步的教育、引导,促進高素质学生的人格的形成。数学是高中时期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课本是重要的工具,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材,作为老师应该充分的利用教材,深度挖掘教材,有教材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本文将探讨在德育视角下高中时期数学教学中教材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使用。
关键词:高中时期;数学教学;教材;深度使用;
前言:德育是新时代教育工作中主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中都占据这较高的地位,高中时期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对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更包含着学生能力、思维品格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新时代的数学老师,应该清晰、准确的认识到当前高中时期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关注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进而让学生能够快速的发展和提升。
一、借助课本情景,发展学生灵活思维
培育学生的思想、品格,促成学生人格的形成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而情境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中新推出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以及其内涵的感知更为深刻。[1]高中时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想要进行德育教育培育就可以借助课本中不同的情景引领学生感受,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有效的发展学生个人科学精神的提升与个人思维的发展,。
比如,老师在教学高二年级人教A版必修一中的《空间向量的应用》这篇内容的时候,课本中运用了高压电线的教学场景图,老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课本中的场景图开展教学活动。首先老师就可以将课本中的场景抵用媒体技术还原为真实的高压电线场景,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老师可以借此机会为学生讲解空间向量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从而深化学生个人的思想,使学生自身的科学精神得到有效的发展。高中时期数学课本中有很多的场景化案例,老师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员,应该积极的挖掘课本中各种场景的价值,从而确保学生个人的素养和思维得到切实的发展。
二、挖掘知识背景,丰富学生个人认知
数学知识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能够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屹立不倒,其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其本质的知识价值,更包含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数学知识的的发现和探索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2]注重学生德育素质发展是当前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所以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挖掘知识背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比如,老师在教学高二年级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一中的《抛物线》这一小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抛物线相关知识进行深度的背景了解。让学生感受在数学知识的发展背景和历程,感悟数学学者在无信息技术支持下研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态度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个人思想和精神的建设。高中时期数学知识较为深刻,知识的背后暗含着丰富的背景和历程,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深度的进行挖掘,进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成效,促进人才培育。
三、通过知识探索,增强学生科学意识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在不断的探索、思考中形成的,在高中时期的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的概念、定理、公式内容,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不断的猜想、验证、思考而得出的。[3]推断论证的过程展示着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在高中时期的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老师就可以借助数学知识的形成、验证过程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意识,促使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比如,老师在教学高二年级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一中的《直线方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梳理直线方程公式的由来和推理过程,通过公式推理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公式推理的严格性,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能够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能高考学生深刻感悟的数学知识的严谨性,让学生对数学这门理科科学课程产生深刻的认识。通过大学生学习推理过程,能够良好的发展学生的个人思维,促进学生科学意识的提升。这样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挖掘,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个人思想,从而实现高中数学课程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新时代人才的培育工作形成有利的保障。
四、数学故事交流,提高学生德育素养
数学是一门理科课程,但是数学的发展历史也尤为丰富。数学知识的背后都有一段研究的历史和其研究代表人物,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过于关注知识点以及理论概念知识的教学,对于课本中穿插的人物故事和历史故事有所忽视。[4]在当下这个以高素质人才培育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学生和人格思想培育更为重要,老师应该借助数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让其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感悟数学学者的智慧,让学生从中提升个人品质。
老师在教学高二年级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一中的《圆的方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引进“笛卡尔”的在数学领域的研究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学者在数学知识研究过程中经历的困难,与之在重重困难中突破研究的精神和故事。通过有关学者的研究故事教育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品质与对待科研的严格态度,进而有效的的提高学生自身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个人品质的提升,从而提高高中时期数学教学工作中德育活动开展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时期是学生个人发展和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教育工作不可忽视。课本作为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老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该充分的剖析课本,挖掘课本中的德育教育价值,利用课本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让学生提升个人品德素质,进而促进高素养人才培育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娜.数学文化视角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7):90-91.
[2]袁源.高中数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1(24):21-22.
[3]秦建永.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德育功能解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6):67-68.
[4]景淑红.让德育教育渗透高中数学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