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超,冯春林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客观上要求深化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高等院校实施的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作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日益凸显出迫切性。近年来,有关双创教育的新政迭出,社会影响力很大的“双一流”及“双高”建设计划,皆强调了要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也将双创教育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开展了积极尝试,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观念意识错位〔1-7〕、师资力量缺乏〔1,3-12〕、课 程 设 置 不 合 理〔1,3-12〕、保 障 制 度 不 健全〔6-9〕、与专业教育融合度较低〔1,6-8,11-12〕等。
在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研究方面,多数文献揭示了二者融合的意义,提出了融合的路径与举措,戴栗军等运用知识生产理论,研究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关系,认为二者可以从理念、结构、能力、感知和机制五方面进行融合〔2〕,朱晓东等借助工程教育的CDIO理念及其理论模型,分析了专创融合的理念、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4〕,张绍丽和郑晓齐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了专创有效融合的模式,研究了其发展阶段及效应,并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融合策略〔11〕。总结来看,既有文献多是借助教育学研究方法,且缺乏二者融合所需的兼容性、界面、发展环境等研究,鉴于此,我们引入共生理论,以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共生四要素为维度,开展内涵及路径分析,提供了二者融合研究的新视角,对促进高校专创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共生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共同生存、生活、生长,而共生理论最早于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提出,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依存〔1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共生理论的应用范围由起初的生物学逐渐扩展至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正如袁纯清在研究中指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14〕。
共生理论强调了主体的固有价值属性,它们以一定的共生关系在共生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高校的双创教育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成性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6〕;专业教育作为成熟的教育类型,则是通过专门领域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双创教育的践行,必然要得到专业教育的支撑;通过双创教育,能让专业教育知识更直接高效地融入社会实践,并有助于明晰专业的前沿方向,可见二者存在着协同互补的内在关系,具有共存共荣、互利发展的客观需求。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强调了二者要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等方面相互渗透,它们的融合须以共生为前提,二者的互利共生为它们的有机融合奠定了基础。
图1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生关系
共生单元是共生体或共生关系中的基本能量的生产单位或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高校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共生单元,构成了“专创教育的共生体”。对共生单元的分析可以从其外部特征和内部性质展开,其中,反映共生单元内部性质的因素称为质参量,它对共生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各共生单元之间至少有一组质参量相互兼容,共生体才能稳定地共存。
分析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本质特性、相互联系与作用,筛选出它们之间的主质参量。在价值取向方面:其一,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其二,双创教育还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重要导向,是专业教育的继承和发展〔7〕。在培养目标方面:二者都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者都涵盖了意识、知识、技能、素质等教育子目标,理论上它们应彼此兼容、相互耦合。如二者培养的具备“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致的,双创教育树立的创业者投入意识和专业教育强化的爱岗敬业精神是契合的,实践中它们的兼容度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的设定与实施。
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是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之间的共生界面包括课堂及各类实践活动,如创新创业的比赛、创业项目实施、实习实训、社团活动、毕业设计等。共生理论认为,畅通、宽泛的共生界面有利于共生单元之间各类要素的流通、交换,其结果会导致共生新能量源源不断的产生。当前,很多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以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课程为主,但很少渗入到专业教学的课堂中,形式上体现了浅层次普及〔15〕;专业教学课堂仍然受到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的影响,高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以及师生对适合双创教育的探究式课堂抱有天然的排斥,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2〕。另外,不少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平台短缺,“实训实践”满意度仍然不高〔9〕,再加上双创的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训实践由不同的部门牵头开展,人为地造成了二者实践的割裂。上述现象,均反映了专创教育的共生体还未形成高效无阻的共生界面。
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间相互结合的形式或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共生系统内部稳定的关键。在共生模式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中,共生新能量是共生单元间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反映了共生系统发展的本质属性〔14〕。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双创教育产生的共生新能量包括: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岗位发展力等,从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关注专业领域变革等,从而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对于双创教育,专业教育产生的共生新能量主要是:提供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为创新创业搭建实施平台。
从行为方式看,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沿着箭头方向,能量分配的对称性逐渐提高;从组织化程度看,共生模式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沿着箭头方向,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从背离、接触、融合再到深度融合,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相互产生的共生新能量越来越多,共生的效率逐步提升,共生系统也越来越稳定,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在不同融合阶段的共生模式对比
共生环境是影响共生系统一切内部及外在因素的总和。专创教育共生体的共生环境复杂多样,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既有宏观的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也包括了学校内文化氛围、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微观因素,它们共同作用于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发展。
宏观方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浓厚;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部门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对促进高校双创教育的综合改革做出了顶层设计,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给予了贷款支持、税务优惠、弹性学制等方面的鼓励,形成了开展专创融合的有利局面。微观方面,一些高校对双创教育工作重视程度还不足,没有形成专创融合的理念意识,校园内缺乏创新创业的氛围〔3〕;一般高校主管双创教育工作的部门主要是团委、学生管理部门或招生就业部门,而专业教育工作主要是由学校的教务部门和院系承担〔11〕,他们未形成协同、联动的组织机制,造成两类教育的两张皮;双创教育需要资金、场地、设备、技术、帮扶指导等各类资源要素的投入,有调研结果反映,高校创新创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关键帮扶不到位〔9〕,反映了保障机制尚待健全,再加上配套的激励机制不足,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内在驱动力缺失。
培养目标是两个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其兼容关系决定了共生关系的存在与强弱状况。鉴于创新创业的跨学科性,双创教育常作为通识教育的课程纳入到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其培养目标更多是在通识教育阶段被强调,而在专业教育阶段被淡化或作机械累加,也有一些高校在所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了创新创业培养目标的相关表述。质参量的兼容原理表明,要实现专创的融合发展,二者的培养目标绝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要提高关联度,能相互表达,实现多元耦合。
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在大学校园里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为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亮丽的风景,而且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与青春活力。要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组建社团、加入社团、建设社团,深入组织开展校园文体、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社团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因此,要动态修订专业人才方案,不仅要深入调查专业对应的岗位要求,还要分析创新创业的人才需求,不仅精准定位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素质目标,还要研究根植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目标体系。在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双创教育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细化的基础上,以引导、尊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具体方向〔16〕,优化整合差异化的专业教育目标与双创教育目标,在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各个阶段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力与素质等目标要求。
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2,10〕,为专创教育的共生界面作出计划安排,确定内容范围、任务要求等。当前很多专业的双创教育多由“拼盘式”创业课程所主导,并未开发出针对专业特色的双创课程,因此,优化专创教育的共生界面,有赖于课程的系统性重构。
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要构建梯度式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涵盖通识型教育课程,结合专业的深层次教育课程,个性化的双创实战课程〔4〕。通识型的教育课程要面向基础年级广覆盖,树立学生双创意识与精神,启发创新思维与创业动机;深层次教育课程是根据各专业性质设置的,培养适合专业领域要求的合格的双创人才;个性化的双创实战课程则是针对高年级的因材施教,结合专业实践的运作,培养真正具备双创意识、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开发实施方面,一要积极开发结合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材,或是融合创新创业知识的专业课程教材,教材在立项时或再次修订时,增加专创融合的要求与评价指标;二要开发融入专业知识的创新创业网络教育资源,打破学习的时空界限,拓宽共生界面;三要主动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专业教学中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利用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主动的思考,积极地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专业教育在高校的各类教育实践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与政府的强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被逐步纳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才有了接触的可能,创新创业刚开始也只是基于产品、技术、服务或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活动,二者的共生模式也只是点共生或间歇式共生,表现为占主导力量的专业教育对双创教育产生影响,双方的共生表现出随机性强、效率低、结合不紧密等特点。因此,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应在拓展的共生界面上,增强开放性与包容性,充分吸收对方产生的共生新能量,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实现二者在教育的组织、人力、物力等要素方面紧密结合、相互关联,促使专创教育共生体向效率更高的一体化共生进化。打造专创融合的共生平台是实现一体化共生的重要路径,一些高校建设服务的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往往脱离专业资源做创业,成功运营的极少,建议整合校企产学资源,打造复合型、多功能的专业实践平台,平台中能引入企业研发资源,并嵌入创新创业的教学空间〔12〕,在开展专业实践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在国家积极扶持创新创业的有利宏观环境下,要营造良好的专创教育共生环境,关键是形成并强化正向的微观环境,从建立健全组织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着手,改变过去的行政力量推动为主导,激发内在驱动力,形成促进专创融合发展的双向合力。
1.组织机制
建议成立双创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牵头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协同招就处、教务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和各类二级学院,在日常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并将创新创业的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部门考核指标。
2.保障机制
一是做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保障,不仅要给予双创活动中所需资金、场地、设备等要素资源的支持,还要做好技术指导、市场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二是做好双创的师资保障,双创教师队伍主要有校内专业教师、专职双创指导教师、兼职行业教师三类〔1〕,对于校内专业和专职教师,要加强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培训,鼓励其深入企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对于校外的创业成功人士、创新能手、优秀校友等兼职行业教师,要采取措施聘请他们进入校园指导创新创业工作,组建成“专兼结合、校企混合”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
3.激励机制
一是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制度,针对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活动,双创比赛获奖或取得的发明专利等,可以申请获取创新创业学分,若是结合自身专业进行的创新创业,可适度增加认定的学分。二是对于教师从事双创活动,给予合理的工作绩效,对结合专业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奖励、职称评审加分等方面的激励,使得专创融合能自发性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