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出版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术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做好主题出版是高校出版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切身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秉承“弘毅乐群,精书成业”的出版理念,坚持出版高质量发展和主题出版工作精品化、特色化发展,依靠学科优势,吸收属地文化,多题材、多形式地打造主题出版精品,为高校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 键 词】主题出版;高校出版社;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王斌,东南大学。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23.013
主题出版是以特定主题为出版对象、出版内容和出版重点的出版活动。具体来说,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和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等集中开展的重大出版活动[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新时代,主题出版有了新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参照,进一步拓展了主题出版的外延。
高校出版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术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3]。高校为主题出版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做好主题出版是高校出版社在新时代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切身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自1985年3月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弘毅乐群,精书成业”的出版理念,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牢牢把握时代的出版航向,出版了数百种教材著作、科技图书和音像制品,荣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以东南大学出版社为例,分析该社在主题出版工作中的实践,借其出版经验,为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一、主题出版题材要服务中心大局
高校出版社要在主题出版工作中服务中心大局。东南大学出版社的主题出版题材丰富——编辑团队从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等视角挖掘主题出版素材,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纳入主题出版中,不仅丰富了选题资源,也为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1.解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
党政读物一直是主题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的选题方向注重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解读。该社于2015年5月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系列“十二五”规划教材《形势与政策》(邹厚亏主编),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有关文件的精神,分国内、国际两个视角解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际形势。国内内容包括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经济新常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把反腐纳入依法治国的轨道、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革新与发展;国际内容包括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态势、从乌克兰局势看大国关系、中国的大国外交之路、上合组织如何谋定而发展。该教材吸收了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主题出版的及时性。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东南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由杨晓慧主编的《形势与政策》。该书共有五个板块,分别是高举伟大旗帜以优异成绩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时代“赶考”路上全面从严治党再出发、打赢三大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可以看出,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解读类的主题出版工作中,东南大学出版社关注主题出版的及时性,相关选题具有延续性和可拓展性。
2.聚焦经济发展,印证经济光明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展现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主题出版,不但可以反映最新的经济发展成就,还可以为暂时处于经济发展弱势的地区提供借鉴。东南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方面的图书,不仅有如《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演进70年》的对中国转变经济方式理论的分析的图书,还有对区域经济发展热点关注的论著。早在2013年10月,东南大学出版社就出版了面向以经济持续增长和区域整体优势提升为目标的部门或机构,以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区域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和技术自主创新的《长三角区域研发联盟研究》。同年12月,东南大学出版社从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发展热点入手,出版了《江苏小微企业发展研究》。该书将理论与实际、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探讨江苏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方式和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方式。2021年8月,该社出版的《走在前列——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分析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的成就,对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评价,提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可见,东南大学出版社不仅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典范,还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研究,将宏大的国家叙事浓缩为具体区域、特定行业的微小叙事,以点带面,印证了中国经济光明论。
3.对历史文化题材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东南大学出版社对历史的关注和文化的传承保持了极高的热情,并集中体现在主题出版的三个方面中。一是以经典文本切入,如《儒家原典与现代人生:以<论语>为中心》从人生智慧、家庭伦理、社会理想、价值取向和幸福秘诀等角度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核,与现代价值的建构形成观照。二是以历史档案切入,如江苏省档案馆编著的《红色记忆:江苏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报刊资料选编》就通过翔实的报纸史料,再现了1929—1949年中国社会重大的历史事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三是以特定的场域切入,如于2021年4月出版的《传承与彰显——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空间保护利用》,从价值特色研究、保护利用研究和实施行动建议三个方面对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在回溯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建构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二、精书成业:主题出版精品化发展的立足点
东南大学出版社自成立以来,荣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在众多出版单位中展现了鲜明的出版优势和强劲的综合实力。这与该社在出版过程中始终依靠学科优势,吸收属地文化,多题材、多形式打造主题出版精品密不可分。
1.立足学科优势,积蓄主题出版品牌价值
主题出版并非只有及时性,还具有长期可积累的品牌价值。高校出版社的主题出版要依靠优势学科。东南大学出版社制定长期的选题规划,立足学科优势,打造了特色的主题出版产品模块,形成品牌产品群。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最具学科完整意义的起始地,自1927年建系以来,其持续引领国内建筑教育的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金属建筑,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建筑遗产保护学》入选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高质量的专业出版是主题出版的沃土,为做好相关主题出版工作打下了根基,提供了可能。
东南大学法学院致力于建设科研活动平台。在传统法学学科教研室组织构架的基础上,其先后创建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法治发展评估研究中心等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化学术研究平台[5]。2017年5月,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治反腐的路径、模式与机制研究》一书,便是法学院“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的首批成果,该书出版的目的是基于当下反腐工作状况,为我国突围反腐理论困局提供有益参考,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找准定位,吸收属地文化
出版机构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地处江苏南京的东南大学出版社,自身便有江苏地域文化和南京历史民俗的烙印,出版了大量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出版图书。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的热点背景下,东南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12月出版的《南京明城墙及周边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研究》,以遗产廊道的概念探讨南京明城墙及周边散落的遗产资源整体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该书不仅为遗产景观的保护与规划等工作提出建议,也将南京明城墙遗址的文化符号展现给读者。2013年由顾风主编的《大地上的卷轴画:扬州蜀冈瘦西湖的景观精神和人类价值》,以分析扬州申报世界遗产的困境为指向,带领读者穿越历史,领略农耕社会的文明,探寻扬州历史的原真景象;2014年出版的《远逝的风帆:海上丝绸之路与扬州》围绕党和国家“一带一路”工作的主题,从扬州的自然历史变迁入手,对扬州遗迹进行解读,深层剖析海上丝绸之路与扬州现存遗迹的密切关联。上述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出版物是东南大学出版社精品出版的重要构成,凸显了东南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的特色,厚植了主题出版的属地文化内涵。
3.多题材、多形式打造主题出版精品
东南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题材多样丰富。除了常规的教育读本、学术论著,还有绘本、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入选“2019苏版好书”的《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一书是主题出版题材样式创新的例证。该作品首次以临摹、复制的方式使流失海外的壁画“回归中国”,即把流落海外的珍贵壁画再现于国人眼前,唤醒国人的文化传承理念和遗产保护意识。由李晓雪、高伟编写的《壶中九华:英石假山研究与口述实录》,回应了保护与传承岭南传统民间工艺的时代使命,详细地记录了英石传统技艺和英石盆景创作手法,为英石文化的非遗传承发展探索新路径。该书以口述史的方式为岭南地区传统工艺留下珍贵的档案记录,话语随和,表述平实,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喜爱,在岭南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宣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出版中,东南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中国古代传统美德经典故事丛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挖掘蕴藏于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价值要素,汇集了孝节、悌节、忠节、信节、礼节、义节、廉节、耻节八个类别的经典故事,以活泼、直观、形象的表达迎合了当前读者碎片化、生活化和即时性的阅读需求,生动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 “国学经典书系”在内容上重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引领读者构建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在形式上进行创新突破,通过调配版式适应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高校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保障
传递时代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和传播思想知识是出版人一生的追求。主题出版承载着国家意志解读和民族精神凝聚的功能,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2020年各地区各部门各出版单位精心组织上报主题出版选题2233种,其中图书选题1911种、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322种。经评审,最终确定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125种,其中图书选题110种、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15种[1]。未来,出版机构要把握主题出版的基本规律,探索主题出版的创新路径,做好主题出版的保障性工作。
首先,出版机构要坚定信念,守初心,策划能彰显国家意志、引领阅读需求的主题出版物。主题出版工作要全面配合党和国家工作的主题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因此,出版单位要守初心、担使命,提升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主题出版不仅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还要引领读者的阅读需求,起到见证文化中国、涵养中国精神的功能。
其次,出版机构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强化人才保障。人才是第一资源,东南大学出版社十分重视编辑的素质培养,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多种实践。一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厚植责任意识。东南大学出版社举办党总支党史学习教育河南行,开展了参观纪念馆体会红旗渠精神、观摩青年洞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重现了红色历史情景,提高了编辑的责任意识。二是提升编辑人员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为培养编辑的互联网思维和自媒体应用素养,东南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7月与东南大学教务处联合举办了东南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混合式教学实践交流研讨会。三是督促编辑进行自我学习与自我感悟,全面提升编辑人员专业技术素养。2021年10月,东南大学出版社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的贺信精神,会上,总编辑张新建指出,作为大学社,东南大学出版社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强化主题出版意识,坚持高质量发展,做好文化引领,构建思想理论高地、精神力量高地,为该社的编辑树立了明确的工作目标。
最后,出版机构要擦亮高校出版品牌符号。品牌是出版机构地域人文精神的传承和自然禀赋的创意表达。品牌的发展往往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它不仅根植于出版机构自身的发展环境,也离不开出版机构对社会的公益性回馈。2021年4月,东南大学出版社等7家出版机构向蔚蓝基金会捐赠了数百万本图书,这些图书通过基金会到达各受赠图书馆,惠及广大读者。在福建泉州丰泽区图书馆举行的“读书传递力量·红色经典阅读”阅读马拉松活动启动仪式上,东南大学出版社社长江建中表示,今后将继续为建设书香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这些都体现了东南大学出版社推广全民阅读的具体实践,也加深了社会各界对该社品牌的认同。
|参考文献|
[1]辛晓磊,周斌,池瑶. 以主题出版提升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J]. 出版广角,2021(10):13-16.
[2]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7-10-27)[2021-
11-01]. http://www. gov. 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 htm.
[3]李永强. 新时代主题出版和大学出版社的使命与探索[J]. 出版广角,2020(1):6-8.
[4]魏荣,肖李伟.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40-42.
[5]李卓谦. 打通医事法理论与实践的隔阂[N].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