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创建有效教学的策略

2021-01-19 00:45陈钦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3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陈钦培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创建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的课题,也是在数学教学中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生的特点和数学教学的现状,就如何让学生带着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合作进取、自主学习的方式更好地进行学习,从“强化先学后教,让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强调自主探究,领略数学魅力;引導开展讨论,深化知识理解;优化课堂练习,联系生活用数学”四方面着手创建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引导讨论;优化练习

在一些数学课堂教学公开课中,我们会见到一些“精彩”的现象:授课教师对教法、教材和学情非常熟悉,上起课来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学生也能够配合默契,熟练有序地“表演”、对号入座,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齐声回答出标准答案。课堂精彩时,教师手舞足蹈。下课的铃声响起,教师恰好将作业布置完。然而,这类具有表演性质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是否真实有效是值得商榷的。

怎样的一堂课是好课呢?笔者认为,一堂好课要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能够让学生带着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进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自主构建数学思维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让不同的学生能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针对目前中、高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和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强化先学后教,让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前提是学生必须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要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文化的影响,接受和顺从已成为学生的一种下意识行为,一种思维定势。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相对积极的学习态度表现在记答案、记笔记和记解题步骤上,不动脑筋、不求甚解这一现象在小学中、高年级相当普遍,这客观上给课标所倡导的创新教育带来了困难。要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打破其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消除他们的思维惰性。因此,教师要强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建立自学、讨论、点拨、质疑的新格局,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谓“先学后教”,也就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量不要先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要对例题有提示性的语言,而是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测、推理、实验等活动方式,切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时,有的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有这样一番话: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有很多图形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是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共同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些包含有“暗示”的介绍,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对什么是对称轴的感性认识,导致学生的思维先入为主地被困在条条框框里,很难活跃起来,学生在动手实践时也难以擦出智慧的火花。又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判断几何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有些教师用具体的几何图形给学生判断,这无疑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使学生又失去了一次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的惰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难实现了。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先学后教”,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强调自主探究,领略数学魅力

探究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运用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领略数学魅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动手实验、自主探索”,让学生多动手,多探索。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准确捕捉可动手处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感兴趣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里,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切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概念的训练。又如,对于每种图形的特征的学习,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相关知识。在教学“体积”这个概念时,不急于告诉学生什么叫“体积”,而是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在盛水的容器里的实验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所占空间和理解物体体积概念提供感性经验,再让学生设计如何计算出物体体积的方法。这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有的说:“可以把物体投水中,算出溢出的水有多少,就可以算出物体体积。”有的说:“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推算出物体体积。”……这样,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思考、探究,得出了自己的体会,达到了发展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引导开展讨论,深化知识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想,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可适时进行精讲和点拨。有鉴于此,教师要多提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和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学习内容的讨论,提供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身见解的场合,真正让学生主动思考,活跃他们的思维。在学习讨论中,逐步引导学生从书中或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对新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起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分小组用已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有的小组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有的小组把一个梯形分别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一个小组用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果他们都能够推导出梯形面积。

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可以多角度的。一道题目的解法,它的阐释不会是单一的,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是应该让学生“议论纷纷”,在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这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对其偏颇之处给予引导指正,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能够真正收获知识。

四、优化课堂练习,联系生活用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是学生的自主行为,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而教师的角色在于提供各种学习的便利条件,对学生适时给予点拨和激励,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注意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真正让学生有感而发,联系生活用数学。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的时候,让学生充分结合生活实际,确定一个游戏,并制订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这样,让学生不仅在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给予了学生一个学会表达和概括的机会;既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给学生创造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扩展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它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一层面上,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笔者深切认识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有效的数学课堂,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和主动实践的积极性,为学生多创造一些体验成功喜悦的环境。这样,一个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跃”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才能真正落实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