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知识的教师评价:为何与何为

2021-01-19 13:19张勇张晓丹严晨璐
中国教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评价

张勇 张晓丹 严晨璐

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诸多要素中,教育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事关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起着导航和定向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在全国上下尤其是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深刻反思,推进了积极行动。《总体方案》提到的五项重点任务中,教师评价改革是其中一项。教师的知识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隐性知识”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性[1],很难直接测量和精准评价。现行评价体系多是针对教师的显性知识和显性成果进行直接评价的,对于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与感悟、影响教师教育行为的隐性知识关注不够,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使得对教师的评价不全面、不准确、不客观,难以发挥教师评价的应有效用。《总体方案》的出台,呼唤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本文聚焦隐性知识的教师评价加以探讨。

一、为何——教师评价的现实反思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反观教育现实,改革教师评价现状、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仍是亟待探究的现实课题。

1.教师评价的现状

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甚至第三方等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评估时,常常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定量评分和定性评判。这种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标准固化。每位教师任教学科不同,所教学生不同,教学风格不同,呈现出的教学成果必然也有所不同。因此,用“千人一面”的统一标准“一刀切”,难以对教师个性化的劳动进行评价,就会造成评价结论不全面、不准确。失真的评价结果使得教师的消极情绪生长,不服气、有怨气,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挫伤了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育分至上。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关注更多的是教师显性知识转化成的显性成果,尤其是以学生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对于师德师风、教师内隐性特质与价值性成果等关注不够。这种以“育分”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偏离了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

三是主体单一。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机构和学校管理组织等,目的在于甄别优劣,分出等级。主体的单一很难全面评价教师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绩,教师也因此失去了自我反思以及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机会。

四是方法单调。现行评价更多关注静态的标准和显性的成绩,如学历、资历、职称、考试分数、升学率、学科竞赛、论文、专著、课题以及获奖项目等,存在一劳永逸、一项成果用一辈子、一好百好的“马太效应”等现象。评价方式或是“表来表去”“纸来纸去”,或是走马观花式的现场评估,无法关注到教师过程性、动态性以及创新性的隐性教育成果,自然很难涵盖教师鲜活多样的教育实践。

五是功能缺位。现行评价大多是评出分数、划分等级,看似量化的数据、具体的等级并不精准,更难全面,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更缺少面对面对话的情境感和参与感。面对枯燥的数据与简单的等级结论,教师缺少开启深刻反思和主动改进的动力。

2.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

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个人的、受特定情景限制的、能够感知却不能表达的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2]。了解教師知识结构特征,特别是隐性知识的特殊性,使我们对教师评价给予“可以让你以新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及“一种可以为你提供进行分析的方向和力量的直觉行为”[3]。教师隐性知识具有个体化、内隐性、情境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4]。

一是鲜明的个体性。教师的隐性知识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由教师的个人潜质决定,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教学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无法言说”的实践智慧。正因如此,有人提出:“我没有看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老师,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二是潜在的内隐性。深藏于教师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不仅“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而且有时教师本人也难觉察,尚未意识到已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可见,教师隐性知识具有潜在的内隐性。

三是现场的情境性。教师的隐性知识总是伴随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作用,并在特定教育场景下发生关联,具有特定的情境性。

四是本源的实践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实验、感悟、总结、提炼而得,从教学实践中来,又归至教学实践中去。教师的隐性知识具有本源的实践性。

五是原始的创新性。教师的隐性知识深藏在人的大脑中,是教师的知识宝库。让隐性知识显性化,是深化认知、激活知识、知识创新和转化的活力源泉与有效路径。教师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活动是对隐性知识深刻反思与深度加工的必然结果。

二、何为——教师评价的路径探索

《总体方案》中提出,改革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明确要求教师评价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等。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隐性知识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基于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我们着力探索、构建突出教书育人和教育教学实绩的多元化的“1+X”教师评价方法体系。

1.基本构想

构建“方向+方法、师德+师能”的强化立德树人育人方向和注重师能、实绩的多元化的“1+X”教师评价方法。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扭转不科学的教师评价导向,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育人方向问题。其中,“1”是一个定量,表示始终如一:第一资源——教师、第一标准——师德师风、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将此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评价活动中,始终坚持从教师的道德、政治与法律等层面进行考核,确保教师评价的育人方向。二是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和教师隐性知识特点,突出教育教学实践,注重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等多维评价方法,探索教师评价落实机制,解决“怎样培养人”的育人方法问题。“X”是一个多元的变量,表示从多个主体、多个层面、多种方法对教师进行多维评价,体现教师评价的多元化,破除“五唯”,注重实践,突出实绩,探索教师评价可操作性的方法。

2.基本方法

笔者主要从“由谁来评价、怎样评价、评价结果如何呈现与运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建立以学校内部评价为主的多个评价主体的教师评价方式。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有“教师自评、学校评价、团队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评价”等,可由学校牵头,根据教师专业标准,立足各类政策要求,依据具体校情,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教师,制订促进教育发展的、综合性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做到“一校一案”或“一校多案”。

(2)评价方法多样化

一是注重自我评价。通过自主评价、自我反思,可将教师评价显性化,进而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指导教师采用“想·做·写·讲”四字工作法,使隐性知识“先内化,再外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加强团队评价。教师在学校团队中工作,在各级群体中成长。建设教师共同体,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团队既是学习共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发展共同体。团队中人人知根知底,同伴的评价、团队的评价真实客观、全面准确。评价增进了教师间的交流,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促进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实现了显性经验的分享,建立了教师“传帮带”的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过程评价。教育教学是一项持续性、经常性的工作,教师评价不能只关注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过程评价,要以内部评价为主,建立过程评价机制,使教师评价常态化。这样的评价更全面、更具针对性;这样的评价更科学,更具实效性、发展性和激励性。

四是推行增值評价。增值评价不以学生成绩为唯一标准,而是进行纵向比较,观变化,看进步,查“进口与出口”,比初始状态和终末状态。如果有进步,就应该肯定;如果没有进步,即使成绩比别人高,也要明白退步幅度,查找退步原因,探究解决策略。所以,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以成绩论英雄,而应以“是否增值”为标准。

(3)评价结果多维化

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教师评价的结果也必然呈现出多种形态。

量化分数与评定等级。这是教育评价中习以为常、驾轻就熟的一种以分数为等级呈现的评价结果,但不可将此作为教师评价的唯一标准。

静态成绩与显性成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情况,所获得的奖励,发表的论文、论著、课题研究成果及指导学生活动等显性成果。

过程实绩与隐性成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格魅力,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引领力,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力,积极的精神面貌,良好的人际关系,集体教研时显现的作用及“隐性知识”形成的“个人惯例”共享情况[5]等,均可以作为过程评价依据。学校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获取信息、整理数据,对教师实施质性评价。

改革教师评价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需要潜心研究。教师隐性知识具有鲜明的个体化特点,需要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 孙玲,徐文彬.缄默知识理论观照下的课堂评价知识三维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52-56.

[2] 王连娟,田烈旭.项目团队中的隐性知识管理: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58-60.

[3] 丹尼尔·戈尔曼,理查德·戴维森.新情商——改变大脑、成就自我的力量[M].史耕山,张尚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55.

[4] 王莉.教师缄默性知识显性化策略探究 [J].临沂大学学报,2014(8):36-39.

[5] 张凌.基于认识地图的隐性知识表达与共享[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9.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理想现状及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K2020A0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海南省陵水中学;2、3.合肥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评价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