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角度进入审美、立美研究(一)

2021-01-19 13:19冉乃彦
中国教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审美美育儿童

冉乃彦

【摘 要】美不仅应该是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儿童成长早期更应该是教育的基础。当代儿童审美研究可以从三方面相互启发、密切合作:一是可以依靠脑科学的研究;二是可以依靠广大教师、家长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案例和经验;三是科研人员从哲学角度给予提炼、论述。节奏是儿童最初的审美体验,人的“内在性”和“无限性”是审美能力的开始。

【关键词】儿童 审美 立美 美育

中国是一个“爱美”的国家,在诗词、歌赋、美术、舞蹈等方面有丰富的遗产。但是在理论上的探索,尤其是对儿童早期美育的探索,还比较薄弱,甚至很多人在对美和美育的认识上还是一片空白。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能稍微有点枯燥,但是笔者认为一旦联系生活,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新天地。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目前进行的教育是“半拉子”教育,人们在“真善美”中只热衷于所谓的“真”,甚至只热衷于知识(更差的是只热衷于分数),忽略了美。而美不仅应该是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儿童成长早期更应该是教育的基础。刘绪源在和美国“芝麻街”节目专家合作中发现,美国学前教育同样忽略审美①。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的。刘绪源在《美与幼童——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中说:“全世界……注意的重心都是幼童的‘认知。”即使高明如皮亚杰,他的发生认识论、儿童心理学等,思考的中心也还是认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是研究“完整的逻辑思维在儿童中的发生和发展”。

刘绪源在另一本书《绘本之美》中说得更明确——“审美不仅不同于认知,而且它应该是与理性把握相并列的、相辅相成的、居于同等地位的精神方式,如果不说它是一种更根本、也更重要的方式的话”。

有人指出,儿童美育受到太多的人为操控,不够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自然表达,更多的是来自成人的灌输和安排。艺不在授而在唤醒,这个教育理念尊重和重视了儿童本身的精彩,教育引领者可为的就是鼓励和带动,更大程度地保留儿童自我的原认知。在今天这个知识大爆炸、信息以光速交织作用的时代,各种意识和角度冲击人类大脑,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异彩纷呈。真的需要给儿童一个渠道,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看生活,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与表达,在保有自我认识的同时,形成新的审美观、价值观,再次与世界碰撞磨合成一种合理的、可共存的价值观或者表达方式。这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力更大,节奏感更强。

所以,儿童美育的出发点,首先是认识并尊重儿童自身的审美认知与能力,而后是保护其原认知,最后是适当引导儿童审美的原认知与世界已有文明之间发生碰撞与互动,鼓励儿童形成新的审美认识,这个过程中的丰富性与成长性是在互动中形成的。

一、当代审美研究从何入手

刘绪源认为:“通过幼儿审美心理发展,讨论人类的发展,人性的发展,审美的发展,人的想象力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就是讨论人的潜意识的奥秘。”这个想法得到了李泽厚的支持。

刘绪源经过一段艰苦的探索,发现儿童审美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原因:“科学,则要有大量的经验做基础,而且要反复证明,有可重复性……这几乎是穷尽一生也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另一个可以探索的角度是哲学——“哲学的论述,最主要的还是提出视角和概念”。

笔者认为,当代儿童审美研究可以从三方面相互启发、密切合作:第一,可以依靠科学界不断出现的脑科学、各种对感觉机能的研究成果;第二,可以依靠广大教师、家长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案例和经验;第三,科研人员从哲学角度给予提炼、论述。

二、儿童为什么最爱看儿童,而不爱看熟悉的环境

刘绪源认为儿童最爱看儿童,而不爱看熟悉的环境(总希望到一个新鲜环境看新事物)。综合起来就是:儿童更爱看的是同类,即“那些虽然不是孩子,却有着浓浓的童心童趣的童话形象。在一个全新的陌生而奇异的环境中演绎一个有趣的故事”。笔者认为,儿童最爱看儿童,而又不爱看旧环境,是出自他们成长的需要。第一,同类的个子和自己一般大,有亲切感和安全感;第二,发展阶段相似,将更有条件进行模仿、学习;第三,关心同类的命运,尤其是要看在新环境中的儿童怎么做。

儿童感到童话人物是自己的同类,看看他们(也就是想想作为同类的自己)在新的世界,怎样过新的生活,会丰富儿童对自我的认识(虽然包含了想象)。因为意识本身具有双态性——自我教育和对象意识同时生成,不可分離。皮亚杰考察了“认识的发生”,现在刘绪源主张,要考察“审美的发生”——从幼儿阶段开始,把人类发展的另一半江山从源头补上。

笔者认为,认识的发生和审美的发生都离不开自我意识,应该结合起来研究。一位2岁的孩子想用筷子把面条夹到自己嘴里,经过多次失败,终于成功了,她自己拍手,这是发现自我力量的愉悦感,这种情感正是美育规律中所指的“发现自己的本质力量”,这里面就有美的因素。应该说,这种带有美感体验的自我发现,更具有力量。

三、节奏:最初的审美体验

先要了解一下皮亚杰的“图式”。通俗地说,图式大致是指一种架构或者图样、蓝图。图式的作用是什么呢?皮亚杰说:“人的新知识并不纯粹是外来的,不是外面来什么就接受什么。而只能是原有图式的分化,人是在不断分化中扩展自己认识的。”节奏,就是一种图式。只不过,它和皮亚杰说的认知图式不一样,它是审美的图式——只是形式,无关内容。

节奏(包括心理学中的秩序感)存在于宇宙各处。刘绪源认为节奏是“审美的发生”,是最初对美的体验。这种表现是情感,而不是认知。虽然情感包含最初步的认知,但是它没有认知不可少的逻辑性;它不是从知识出发,而是从情感出发——情感早于认知的出现。情感是审美的重要因素。儿童早期更多的是情感,因此从儿童角度深入下去,才是真正的审美、立美研究。

孩子都喜欢儿歌,它的内容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有节奏、押韵,有重复。例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摔下来”,孩子们都很喜欢。笔者的孩子小时候总喜欢数栏杆,或者数路边的一棵棵树;好吃的东西,也要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或者按照好吃程度排列)。这些也是节奏感。这时候,节奏作为审美的半壁江山,已经和认知并列了(甚至优于认知)。

这一点太重要了,节奏是小孩子对美的最初体验,它关系到孩子以后一生的健康发展(一个小孩子对母亲心脏跳动的节奏十分敏感,以至于对移植到别人身上的母亲心脏仍然非常熟悉)。很遗憾,对有节奏感的童谣、童话,对节奏变成形式感的潜意识等,竟然有相当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实际上,儿童从视觉上也会形成节奏感,如二方连续图案(见图1)。只要是有节奏、押韵、有重复,这种形式都具有审美性质的体验,对孩子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节奏、押韵、重复不但有美感,而且预期的重复又会给孩子带来成功感——对自己的预测能力产生的自豪感。

从童谣到童话,保留了“形式感”。童谣的特点是讲形式,“重节奏,重音节,不顾内容”。“形式”是美的要素之一。马克思强调的美的规律有四个要素,其中形式、形象是不可少的。缺少了形式、形象,就与美无关了。

刘绪源说:“幼童到2岁左右。就不满足于光听儿歌,要想听一些相对复杂的童话故事了。这时候,节奏的因素仍在,它仍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的形式。”当然,严格说来,节奏还是“前审美”。“低幼年龄段阅读的童话,其中重复的句子、段落和内容特别多,这几乎是一个不能没有的特点。”《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其故事情节就是这样,重复中有推进,也是一种节奏。“当节奏不再直接控制儿童的心理过程的时候”,节奏开始松开,皮亚杰称之为调节,“节奏所带来的审美形式出现分化,形式变得多样起来”,这时候儿童的情感开始生成,开始了完整的“美”。

“情感与形式”是审美的两大要素。宇宙普遍存在节奏——一种规律。从童谣到童话,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它的节奏“松开”了,“调整”了,变成了内心的“形式感”,并且跟随人的一生,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持久力量。“松开”是什么意思?“随着儿童的逐渐长大,节奏从最初的生物性的节律的束缚中松开。”这个“松开”(如心跳、呼吸的节奏)相当重要,重要在于“它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只是一种动作的起伏和律动。而成为一种情感和思维的线索,或者还是说‘形式吧”。

这个“形式”“形式感”又比较难懂,和我们日常理解不十分一样。但是必须弄懂,因为它是审美的一大要素。所谓“形式”不是内容,而是承载内容的一种心理活动中的架构,它渗透在思维习惯中,就像一年四季有节奏、节律一样,我们从内心期盼着童话中有重复、有惊喜;文章中有起承转合;事情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尾。“松开”最主要的是,儿童不再单纯关注节奏,而是注入了情感等更多的内容,把节奏变成了一种精神活动的图式,开始变成了审美。

这就是渗透在内心的审美习惯。有了这种审美习惯的人,就能够品味、享受符合这种形式的丰富内容,也会创造符合美的规律的作品。掌握了这种“形式感”,就会发展孩子的主体性。为什么呢?因为他感到自己是欣赏和创作的主人。比如,读童谣时,他能够预料惊喜在什么时候出现,最后果然出现了。这就是马克思指出的“因为我的对象(笔者注:指孩子所朗读的童谣)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笔者注:指孩子自己的主体性)的确证”[1]87。

四、“内在性”和“无限性”

刘绪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内在性”和“无限性”。什么是内在性呢?“即节奏感成为人的一种内在的需求……内在性的实质就是节奏不仅进入身体,也进入内心。为他们日后情感体验的内化建立了基础。”这点非常重要,是审美能力的开始,而且影响一辈子。“无限性是指人的节奏感,并非到此为止,还要继续发展。而且会有非常巨大的发展、变化。将与原先的节奏产生本质的不同。”人与动物根本的不同,在于人沒有天生的尖爪、利牙……于是逼迫人想办法发展自己的大脑、制造工具、讲究合作,获得了发展的无限性。“无聊感”是内在性和无限性的集中表现。人类最受不了无聊,其实就是受不了没有创造,没有丰富变化的内心生活,也就是美的生活。而它的开始,就是节奏感,就是不平淡。

一个人如果小时候没有听到童谣、童话,就没有内化的情感体验,也就缺失了审美能力,后来的发展肯定受挫。情感是人性的重要内容。“出生到2岁和2岁到7岁之间,理应有情绪与情感的过渡或区分,这对儿童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情绪只是人的心态的一时的特征。它是相对简单、直接、单一的,所以才会和面部固有的表情直接对应,也才会被分割得那么明确、清晰。”“情感则是具体而又复杂的。它也可以被直接唤起,可以由简单的情绪进入,但情感一旦形成,就会按照自己的规律行动起来、发展起来。那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轻易地控制它了。情感不再是一种笼统、单一的情绪。它总是有具体的对象,有具体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说,情绪可以和知觉对应,那么对一个成人来说,情感其实是和思想相对应的。它的发展过程是把人的所有因素——包括从身体到理性的因素——全部调动起来的。”很遗憾,西方心理学基本上对情绪和情感不加分别,我们要更正过来。

李玫瑾教授谈到,很多杀人犯的生命早期经验中缺乏情感的影响。笔者多次研究某杀人犯被处决前的谈话。他承认自己最不具备的基本东西是“伤害别人身体……不是我的一个底线”。记者问他:“……智商这么高,为什么反而没有具备?”他回答:“……做事的习惯方式、思维方式是需要学习的。除非在你很小的时候,在你的家庭、周围存在那种很强烈的、反反复复的刺激,导致你头脑里从小就形成这种习惯。”他大致说到点子上了。那就是早期缺乏情感教育。从其父对待被害人家属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共情能力的人,而其母是一个只为生计操劳的人。该犯善于应试,使他成为理性认知强、自以为是,而审美情感差的“半拉子人”。

这个情绪和情感的分界线,好像是2岁。2岁有了情感,开始有了审美的能力;2岁之前实际上是“前审美”阶段。笔者认为,不论是“前审美”阶段,还是审美阶段,发展孩子的感官都非常重要。马克思指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也只具有有限的意义。”[1]87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感觉意义不大,需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就具备“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马克思还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87这又一次强调了感觉的重要性、美的重要性,以及感觉对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性。

(待续)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审美美育儿童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美育教师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