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霞 李天宇
【摘 要】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完满生活,只有回归生活视域,才能让劳动教育回归教育的根本,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劳动教育向立足生活、创造生活的转变,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观念,谋求劳动教育内容与方式的生活实践性,拓宽劳动教育的社会生活场域。
【关键词】劳动教育 生活视域 全面发展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劳动教育”就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新時代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未来人才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因此,如何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改变一段时期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的局面,切实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说:“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1]劳动教育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完满生活,生活为劳动教育提供发展动力和教育资源。因此,新时期的劳动教育要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让劳动教育在生活的滋养下切实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实效。
一、劳动教育进入改革的紧迫阶段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明确了“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肯定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让劳动教育从作为德智体美的载体地位中独立出来。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3]。《意见》的颁布,为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引领,我国劳动教育迎来了再发展的有利契机。
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并未得到充分的贯彻与落实。在“唯分数论”的社会背景下,劳动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位置,其育人价值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挖掘,学校、家庭、社会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合力作用也未能发挥出来。就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来看,首先,学校劳动教育出现“书本化”“表层化”现象。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劳动课的节次和时长未达到国家要求,即使有些学校为劳动课预留出足够的课时,并且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但往往也由于缺乏专门的任课教师和场所,劳动课极易流于照本宣科,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成性也很难体现出来。其次,家庭并未发挥好作为劳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不少家庭还没有意识到劳动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缺乏对于孩子劳动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再次,当代儿童青少年缺乏对于劳动魅力和价值的感知和体认。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竞争的前移,儿童青少年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对知识的学习中。另外由于网络世界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数字化娱乐对儿童的吸引力已经超越劳动带来的乐趣。“没机会”“不愿意”是当代儿童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难以感受到劳动魅力的内在原因。
一方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积极倡导;另一方面却是我国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弱化所导致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松散、家庭和社会未承担应有的劳动教育职责、儿童青少年在生活常识和劳动能力方面堪忧等一系列问题。综上所述,我国劳动教育已经进入改革的紧迫阶段,需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核心价值,探索劳动教育再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劳动教育应回归生活视域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的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4]。可以说,是劳动体现并创造了人类的价值,进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世界。教育则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的特定产物,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积累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此时就产生教育。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因而必须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教育是源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因此教育需要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而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中与劳动结合最紧密的一种方式,更需要立足生活来传递经验、缔造文化,进而引导生命个体充分认识劳动创造生活、完满生活的价值。因此,只有回归生活视域,才能让劳动教育回归教育的根本,发挥其对生命个体的塑造力量,获得更开阔、更深邃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也阐明了生活、劳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即“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5],也就是说,生活是具有教育的意义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生活。此外,陶行知先生还提出,“生活力”是生活教育的最终目标,其培养途径就是“教学做合一”[6]。他强调要在做中学、在做中教,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思考,要培养出具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以及独立职业”[7]的完整的人。
当劳动教育回归生活视域,才能让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得以真正发挥。劳动教育低效的一大原因是与生活相脱节,与真正的育人目标相脱节。当我们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最终指向是建构人的完满生活时,我们就能以生活和实践为导向,牢牢把握育人原则,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建构起更符合教育规律、更顺应时代发展的劳动课程体系,推动劳动教育的真正变革。而生活这一丰厚的土壤,也能够为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实践资源和更为开阔的场域空间。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生产劳动中,在亲密接触土地、农场、社区的过程中,在为生活出力流汗、为自然生命而感动、为劳动成果而喜悦的瞬间,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与魅力。当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时,劳动教育便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化为关注学生的“学”,真正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适应新时代育人要求的劳动教育体系。
三、劳动教育:立足生活,创造生活
生活是劳动教育的起点,也是劳动教育的旨归。学生通过提升劳动技能和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来实现全面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当下的生活,并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那么,劳动教育应该如何立足生活从而创造生活呢?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探索。
1.明确劳动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劳动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导与保证,明确劳动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观念对于劳动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至关重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教育观念上的模糊与偏颇,致使劳动教育的发展脱离了生活的土壤,出现书本化、形式化等一系列问题。教育观念对教育实践具有导向性作用,新時代劳动教育观念的转变与重塑,关乎新时代育人体系的整体建构,更决定着劳动教育实效性的真正发挥。因此,当前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确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会生存、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意识到劳动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性,坚持劳动教育与生活不分离的原则,并将其落实到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劳动教育的课程标准时,须将“生活”这一元素渗透到劳动教育的课程理念中,注重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并将“学会生活、能够生活”作为劳动教育评价的基本准则。上海市教委在《意见》颁布后研究重构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将“正确认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具备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写入了劳动教育育人目标中,并要求将劳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8]。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将劳动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观念落实到劳动课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将其延伸到德育课、科学课等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劳动技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总而言之,教育者要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回归生活的重要性,树立起劳动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观念,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和魅力。
2.谋求劳动教育内容与方式的生活实践性
劳动教育要回归生活,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丰富和创新,努力凸显劳动教育的生活实践性。教育者应该根据已有的和可能的生活需求来设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彰显劳动教育的生活实践导向。首先,要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适宜的劳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意见》规定,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9]。例如,普通中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要以日常生活技能为主,辅之以生产生活技能;职业院校则以生产生活技能为主,并加入服务型劳动的学习。其次,要树立“大劳动教育”的观念,编排以“学会生活”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课程,构建以项目式学习为特点的主题课程群。项目式劳动课程将各个学科与劳动教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并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动态地学习、运用和迁移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再次,还可以将劳动教育延伸到其他学科专业中,在编制其他课程体系时,要有意识地渗透有关劳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建立全方位覆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此外,劳动教育的教学和评价方式要尽可能贴近生活实践。劳动教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教学,并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拓宽劳动教育的社会生活场域
劳动教育要立足生活对学生进行劳动素质的培养,就需要深入生活,融入生活。这里的“生活”除了指学生自身的生活之外,还包括学生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因此,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场域需要拓宽到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要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作为劳动教育大课堂的价值和作用,利用好“生活”这本大教材。一方面,要发挥家庭的阵地作用,做好家校合作。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影响着孩子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家长要以正确的劳动观念,引导孩子积极承担家庭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和劳动人民,同时还要学会放手,给予孩子劳动锻炼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联合家庭一起设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让劳动教育真正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就有一些小学利用居家学习的契机,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开展“家政与生活”课程,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设计难度螺旋上升的“月家务清单”,并发动家长对孩子进行指导、监督、评价,深化了家校合作的互动机制,凸显了劳动教育的生活实践性[10]。另一方面,要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凝聚社会合力整体布局,打造劳动教育的大课堂。要积极创建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的要求。例如,上海市近两年来通过市区共建、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秉承“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的理念,重点建设3~5家市级综合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1]。学校还可以通过“开门办教育”的方式,与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来共同加强职业劳动教育,提供岗位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增强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生活是孕育劳动教育的土壤,也是劳动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劳动教育需要通过回归生活视域来增强自身的实效性,并促进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我们重视生活实践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断探索劳动教育从立足生活到创造生活的可能性路径。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98.
[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国教育大会发言摘编[N].人民日报,2018-09-13(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2020-03-26)[2020-09-1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003/t20200326_434972.html?ivk_sa=1023197a.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7.
[5] 陶行知.谈生活教育[M]//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58.
[6]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M]//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05.
[7] 陶行知.学做一个人[M]//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76.
[8] 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EB/OL].(2020-08-27)[2020-09-15].http://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00906/0001-12344_65562.html.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10] 温州市教育局.居家生活劳动教育攻略来了!让温州学生“宅”家生活也精彩[EB/OL].(2020-02-14)[2020-09-15].http://edu.wenzhou.gov.cn/art/2020/2/14/art_1324555_41917197.html.
[11] 孟歆迪,曹继军.上海演奏学校劳动教育大合唱[N].光明日报,2020-05-10(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