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尚买手与企划专业的“服装成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方式研究

2021-01-19 07:26:54
纺织报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成衣讲授服装

赵 萌

(北京服装学院 商学院,北京 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的时尚买手与企划专业着重培养兼具商业和艺术设计才能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以及讲授上有鲜明的艺商融合特色。“服装成衣设计方法”课程属于时尚买手与企划专业的服装特色课程模块,是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服装成衣设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践掌握服装成衣设计方法。该课程重在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设计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

1 “服装成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内容

“服装成衣设计方法”课程基于服装成衣设计方法展开,紧密结合服装品牌成衣开发现状,对成衣设计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性讲解,从成衣风格研究到设计调查,进行信息整合后明确设计方向,根据市场定位进行系列成衣设计开发。通过课程的讲授,学生形成了一整套的成衣设计思维方法论,明确了成衣设计开发的完整规范流程以及如何根据市场和消费者进行品牌风格定位,并据此进行成衣的设计开发。重点进行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并重、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并重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力、判断力、联系力、综合力,训练学生掌握理性设计方法以及如何与完全靠灵感的感性设计方法结合,共同构成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法论。

1.1 风格研究

风格研究主要讲解市场中服装成衣风格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过程、种类以及如何进行服装成衣风格的分析比较,将服装风格的基本理论与中西方服装历史相结合,通过成衣市场中的具体品牌案例分析,对二者进行综合运用,使学生了解服装成衣风格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分析方法。

1.2 设计调研

设计调研主要讲解服装成衣设计中采用的各类调研方法,包括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头脑风暴法等;常用的调研分析方法,如数量对比分析、知觉图、卡片归类法等。讲解设计调研在服装成衣开发设计中的一般流程以及如何从设计调研过渡到设计洞察。

1.3 信息整合

信息整合主要讲解服装成衣设计前期需要收集的各类信息,包括设计调研环节获取的信息、国际流行趋势信息、成衣市场竞争品牌和榜样品牌信息。分析这些信息的特点及收集、分析方法,形成对后续设计开展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可以用图形、图表等方法来更有效地整合信息。

1.4 设计方向

设计方向是课程的重点章节,主要讲解如何在品牌风格定位基础之上确定成衣设计方向以及进行服装成衣系列设计开发。这个过程包括品牌风格筛选、整理和运用设计元素,按照规范成衣设计基本流程,完成符合品牌风格和市场定位、市场化的成衣设计。

1.5 创意思维

创意思维主要讲解确定服装品牌设计元素群后,如何在相对固有的设计框架中进行感性的创意设计。运用发散性思维,突破僵化的思维限制,按照新的路径来思考问题,使品牌设计元素在延续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有新鲜血液的加入。本章节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创意思维的奇妙,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将认知心理学的经典案例加入本章节讲授,通过各种课堂训练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设计元素,并且将市场信息、流行趋势信息、消费者信息有效融合。

通过以上5个部分内容的学习,讲授服装成衣设计过程中风格定位的方法,分析服装成衣设计的标准流程,讲解服装设计元素理论以及理性设计与感性设计有效结合运用的设计方法,为后续的“服装商品企划”“时尚买手”等专业综合课程提供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论的支撑;也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课程内容安排、课程教学环节设置、课程讲授技巧等方面的教育方法和思路。

2 认知观理论

认知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的哲学家将其定义为“当我们识别一个物体、记住一个名字、获得一个想法、理解一句话或者是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发展至今,又提出了学习的认知观(cognitive view learning),认为“学习是对我们已有理解的延伸和转化,并不是简单地在头脑中的白板上形成连接。人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在追求目标时主动选择、实践、注意、忽略并做出许多其他的决策”,强调知识的建构。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如果已经知道这种知识,那么这种知道不仅是先前学习的结果,也可以指导新的学习。认知观认为,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个体带着什么样的原有知识进入新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学过程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尤其是在基础概念和基础方法的讲授上,都会以之前学过的知识点为基础进行延伸和转化,将新的知识体系建立在已知的知识体系上,让已有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注意、感知、学习和记忆。比如在讲解第一部分风格研究的核心概念“服装风格”时,联系“中外服装史”课程中讲授过的服装风格的概念以及在“服装学概论”中讲授过的服装风格的概念,由学生已知的风格概念入手,从市场、品牌、消费者的角度分析,讲解市场成衣风格的定义、特点以及分类,使服装风格的概念在学生脑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维果斯基认为,高级心理功能是借助文化工具发展的,并在人际间传递。完成这一过程至少有3种不同的方式:模仿学习(个体试图模仿其他人)、指导性学习(学习者把教师的指导内化,并用这些指导来自我调节)、合作学习(同伴团体的所有成员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共同学习)[1]。因此,在课堂环节设计中,将这3种学习方式穿插使用,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这3种方式各有特色,设置在课程的不同环节可以发挥综合的效果。

模仿学习告诉人们:在课堂上能帮助一位学生解决问题的最好的老师,恰恰是另一位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因此,在课堂上设置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环节,教师在每一章节结束时罗列一些问题,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两组同学随意抽签决定是“问”还是“答”,在提问和回答过程中整理思维并用语言表达,讨论本章节的知识并进行补充[2]。

此外,通过布置作业来进行指导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比如在课程起步阶段布置课堂作业时,提供相关的示范和案例,提示、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作业。随着课程的开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指导性学习的过程,将老师的指导内化,独立完成作业。布置结课作业时,通常都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这就运用到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思考问题,给他们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

4 丰富课堂讲授方式

兴趣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两类,两者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兴趣越大,对学习材料的情感反应越积极,因而学习的坚持性越强,思考越深入,对材料的记忆效果越好,学习成就感更高[3]。需要在课堂上采用激发和保持情绪兴趣的策略,但最困难的不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是如何保持兴趣[4]。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节奏,讲完基本理论后马上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案例相结合,依据理论解决品牌公司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保持学生的兴趣。另外,多运用“想象”。比如在讲授服装设计元素理论时,将服装品牌的设计元素再次排列组合,联系麦当劳选餐品的过程,把服装设计元素想象成汉堡、可乐、薯条,而人们选择套餐时,会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挑选。因此,在进行设计元素重组时,要充分考虑品牌的风格。通过这样的想象,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理论内容,将枯燥的理论趣味化,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5]。

在课件设计上,多采用幽默有趣的表达形式,将理论图像化、动态化,减少文字数量,达到“知识看得见”的课堂讲授效果。比如在讲授品牌设计元素提取过程时,使整个过程“动”起来,形成直观、易懂的表达形式,不需要过多语言的描述,就可以让学生理解设计元素提取的方法和过程,也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6]。

5 基于理论知识深刻领悟、设计方法融会贯通的教学环节安排

通过课程讲授,达到理论知识深刻领悟、设计方法融会贯通的基本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认知心理学游戏、设计理论课堂实验、动态成衣设计过程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课程讲授中,使课堂的讲授灵活生动、理论的讲解深刻透彻、设计方法的展示清晰明了。比如,在第四部分设计方向的讲授中,其中某一单元在不同教学环节加入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6 结语

基于时尚买手与企划专业特点,“服装成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兼具商业和艺术设计才能的复合型人才,训练学生从市场角度、消费者角度来进行服装成衣设计开发。因此,从课程内容安排、课程环节设置、课程教授方法上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首先,在知识吸收方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服装成衣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成衣市场中消费者的心理思考习惯是如何影响市场形成、成衣品牌以及成衣设计的。其次,在思维方法拓展方面,可以初步建立服装成衣设计方法理性设计思维方法,养成理性有序的思维习惯,形成服装成衣设计方法的基本规律。再次,在课程讲授方法方面,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如综合运用游戏、实验、动画、板书、图卡、课件,根据不同的课程环节进行组合使用,达到轻松、有趣、形象、直观的课程讲授效果。最后,积极收集学生在课程完成后的教学反馈,与学生及时地沟通交流,同时教师也要对课程教学的成效进行课后反思,使课程不断完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表1 第四部分设计方向其中一单元教学环节安排

猜你喜欢
成衣讲授服装
成衣细节展示
让人心碎的服装
《服装成衣工艺课程》教学探讨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极致未来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