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终身学习的重新审视

2021-01-19 14:27齐春林杨南昌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终身学习

齐春林 杨南昌

关键词 终身学习; LifeComp框架;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31-0074-06

终身教育是一个教育概念体系,包括贯穿人一生的所有活动和学习过程,涉及每个个体、社会和环境以及从婴儿到老年各个阶段的发展。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了一个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进步引领的科技竞赛新潮流,对整个世界的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世界经济论坛关于未来就业报告预测,到2022年,全世界将有7500万个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取代。在同一时期,全球经济将增加1.33亿个新的工作岗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失去现有工作的工人将不具备填补新岗位的资格和能力,而新岗位出现基本上又没有人填补[1]。这一背景下,建立一个全球学习型的终身学习社会将有助于缓解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同时需要对进入智能化时代的终身学习进行重新审视与研究。

2020年,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采用混合方法,包括对学术和文献研究的全面审查,以及三次迭代的多方利益攸关方的磋商,并通过对2018年欧盟《关于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建议》的重新修订,制定了“欧盟终身学习关键能力LifeComp框架”(简称“Lifelomp关键能力框架”)。这是继公民数字能力框架(DigComp)和创业能力框架(EntreComp)之后,JRC为个人发展推出的第三个能力框架。该框架旨在以一种非处方性的方式引导公民、教育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民间团队组织发展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关键能力,重点指向人们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能够过上注重健康的生活、在包容和支持性的全球环境中感同身受并管理冲突的能力,传达的是对新思想、新决定、新技能和新行为所持的一种开放态度。当今时代,不确定性是一种加剧全球公民焦虑情绪的社会因素,因此发展公民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所需的终身学习能力尤显重要。本研究在综合分析LifeComp框架报告文件的基础上,对框架所指的能力主题进行详细解读,并思考其对我国终身教育的启示。

一、欧盟LifeComp框架的总体描述

(一)框架概览

LifeComp框架的目的是希望在欧盟各国建立有关终身学习的共识,使每个人都具备个人发展、社会包容、积极的公民意识和就业所需的一系列关键能力(Competence)。英文“Competence”有时也翻译为“素养”,是支持实践个体行动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体[2]。该框架由三个相互交织的能力领域组成:个人(Personal)、社会(Social)和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每个领域包括三种能力:自律、灵活、幸福(个人领域);共情、合作、交流(社会领域);成长型心态、审辨性思维和管理学习(学会学习领域)。每种能力又包含三个描述符子项,从对应于由浅入深的“意识、理解、行动”三个模式层面进行由浅入深的描述。见表1。

(二)欧盟终身学习LifeComp框架的树形隐喻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现LifeComp框架的内容与意义,JRC用树形隐喻(图1)来可视化描述个体学习者随时间推移的终身学习成长模型,强调框架中所有個人能力动态发展与相互依赖的关系。每棵树代表一个学习者,有三枝不同的主干(代表三大能力领域)。它们不是一个序列生长的层级关系,而是重叠共生的,在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发芽、开花和结果。树根和花冠同时生长,每一个元素作为树的生命整体对它的生长繁荣都是同等必要的。树扎根土壤,土壤提供生长养料,那是支撑个体成长的社会文化境脉和与他人的互动联系。树的根系发达,树与树之间盘根错节,形成彼此互相依赖的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在微观系统层面,个体学习者与家庭成员、老师、导师、同伴、朋友等之间相互关联。而每个个体所处的独特物质、社会、文化、经济和历史的生活环境所构成的社会文化境脉则在宏观系统层面支撑其能力的发展。LifeComp框架树的成长模型隐喻强调个人发展是在社会文化境脉中发生的,并承认社会生态系统和环境因素在促进或阻碍个人成长方面的作用。

二、欧盟LifeComp框架中的关键能力解读

(一)个人领域

欧盟LifeComp框架的个人领域包括自律、灵活和幸福三种能力,指向个人发展、茁壮成长和潜能实现。这一观点与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洛尔报告中所提终身学习“四大支柱”之一的“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4]紧密相关。LifeComp框架重提这一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并对它的内涵赋予新的意义。同时,该框架强调了社会历史文化境脉因素在促进或阻碍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自律(Self-regulation)

许多学者通常将自律描述为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通常通过三个步骤实施:建立一个理想状态;将当前状态与理想状态比较;如果当前状态与理想状态不相符就修正它。自律在心理学中也有广泛的研究,也有自我调节的含义(主要是指自我心理的调节),它可能被要求采取激烈的回应或行动来抵抗外界的诱惑或克服自我内心的焦虑。因此,自律有助于提升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一系列的人类个体和社会的诸多不良后果可能与自律能力不足有关[5]。欧盟所提出的自律模式,重点在于对一个人的希望、乐观、韧性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养成,通过对这几种积极心理的培育来达到自律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此外,自律对于发展其他关键能力必不可少,其在“促进个体积极投入他们的学习并参与学会如何学习”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2.灵活(Flexibility)

当前,全球进入了一个叫“乌卡“(VUCA)”的智能时代,公民需要面对社会不断提升的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VUCA时代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很多工作需要更频繁地在不同的场所、生产工具和地点之间切换。LifeComp报告指出,在2019年的在线求职广告中,最需要的能力是“适应改变”。因此,灵活意味着有能力适应新情境,并能作出调适、应对改变。个人的这种管理转变(transitions)的潜能与其前面所提的自律能力紧密相关。在欧盟的创业能力框架(EntreComp)中,灵活性也被纳入其中,作为应对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风险性境遇的关键能力。

3.幸福(Wellbeing)

幸福是当今社会的一种需求,然而幸福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且范围广泛的概念。在欧盟LifeComp框架中,幸福指的是追求生活满意度、关心身心健康和社会良性发展并采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从系统理解角度出发,个人幸福是其身体幸福(如好的饮食、睡眠和运动等)、认知幸福(通过保持学习获得心智创造性、灵活性、好奇心和愉悦等)、情感幸福(通过发展自主、自觉、培养自我价值感和乐观、理解和管理个人情感的能力而获得)、社会幸福(通过培育同情心、对他人的关心、利他行为、人际情感关系等得以提升)、存在幸福(existential wellbeing,通过培育生活目的感、进行意识选择、寻求工作生活的平衡等得以提升)和环境幸福(通过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集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与积极行动以减少环境影响等提升该幸福能力)的统一。这在2020年COVID-19病毒肆虐全球、让无数人陷入健康焦虑的情况下更具有现实意义。欧盟也提出幸福的行动模式,就是在寻求和提供社会支持的情况下,采用尊重环境、自我和他人身心健康的方式来实现可持续的健康绿色的生活建议。

(二)社会领域

欧盟LifeComp框架的社会领域与教育四大支柱的“学会共处”相关,指向与他人建构性地交互、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与意愿,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社交能力在保护人们免受心理问题的困扰以及增强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积极人际关系的人往往较少受到日常问题的影响,有更大的控制感和独立性。那些没有人际关系的人往往会变得孤立、被忽视和沮丧[6]。如今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社交恐惧症在年轻人中也越发普遍。因此,培养当代人的共情、交流以及合作的社交能力就显得越发重要。

1.共情(Empathy)

欧盟LifeComp框架里的共情是指可以感同身受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经历并对此作出合理的反应,它对于调度其他社会和情感能力以及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共情描述了观察者对社会目标的情绪作出反应的方式。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站在另一个人的立场上、情感上和认知上,或在某一时刻尝试去理解成为那个人的整体感觉。同样,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共情,包括共情反射、共情问题、接近经验的解释以及共情猜想等。普遍认为,共情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特定的培训来实现。

2.合作(Collaboration)

LifeComp框架中的合作意指要在考虑到具体目标的情况下,在尊重每个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尊严和价值观下可以公平分配任务、资源和责任,求同存异地引导不同意见的表达并采取系统的方法进行高效合作的能力。人们需要合作以应对未知的、不可预测和控制的因素带来的挑战。许多关于合作的研究都源于皮亚杰(Jean Piaget)和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的工作。从皮亞杰的角度来看,合作的认知益处来自认知冲突引发的认知重组过程。从维果茨基的角度来看,是同伴合作,而不是冲突,促进了同伴合作中个体的认知发展[7]。而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提供了多种创新的合作方式,如在线合作环境。在欧盟的数字能力框架(DigComp)报告中也强调了通过数字技术与他人共建共享数据、资源和知识的合作过程。

3.交流(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的语言模式界定了一个交流行为发生的六个基本要素:发送者、信息、接受者、情境、编码、通道。在LifeComp框架中,交流指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做一个良好倾听者并可以互惠地参与对话的社会交流能力。有效的交流既取决于语言的交流,也取决于非言语语言交换的意义。如副语言(包括语音信号的韵律方面,如音高、语音质量、语音节奏等)和肢体语言(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事实上,通过非言语语言传达的意义可能占交流信息的最大部分。因此,在与人互动交流中,不仅要注重语言交流的准确性,还要注重非言语语言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交流能力进而提高社交能力。数字技术的发展同样创造了新的交流方式。计算机中介的交流(CMC)实现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合作,低成本即时的大规模数据交流变得便捷。但是,缺乏社会情感和非言语信息的CMC交流削弱了传播效果,也产生了语言暴力等社交伦理问题,对学生的幸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学生和终身学习者需要学会安全、负责、伦理地使用社交媒体。这一数字能力在欧盟的DigComp框架中也得以强调。

(三)学会学习领域

学会学习被看作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智能时代,当前还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他们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可能还不存在。社会风险与机遇的不可预期性和挑战的复杂性,意味着每一位公民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为自己的发展负责。学会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典型工具。英国学习运动将“学会学习”定义为发现学习的过程。它包括一套原则和技能,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其核心是相信学习是可以学习的,从而成为终身学习者[8]。欧盟将学会学习看作LifeComp框架的核心领域之一,包括成长型心态、审辨性思维、管理学习三大能力。

1.成长型心态(Mindset)

研究已表明,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拥有更高的学习以及工作效率。因此,成长型心态是现代社会公民一项不可或缺的终身思维技能。德韦克(Dweck)探索了为什么某些学生喜欢学习,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坚持不懈,而其他学生却焦虑或不愿意尝试看起来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此提出了人们对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的两种心态理论: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9]。持固定心态观的人认为,个人特征(如智力和能力)是不可改变的,不能控制或发展。具有成长心态的人则相信个人特质的可塑性,天赋是建立和发展的东西,能够通过努力得到培养。教育导向的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心态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成长心态培养了对实践和学习更健康的态度、更强的挫折应对能力,以及随着时间推移更出色的表现。

2.审辨性思维(Critial thinking)

审辨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技能,是公民应对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变化性的关键能力,与后面的管理学习能力紧密相关。最常被提及的审辨性思维定义是埃尼斯(Enix)提出的。他将审辨性思维界定为专注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合理的反思性思维。要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必须能够检查他们行动的原因、信仰和知识主张,要求他们为自己辩护并质疑自己、同伴、老师、专家和权威文本[10]。在过去的几年里,审辨性思维受到了教育家、研究者、雇主和大众媒体的极大关注。事实上,审辨性思维技能已经被认为是21世纪不断增长的劳动力的基本技能。更多的员工需要具备卓越的审辨性思维、沟通谈判、解决问题的能力。欧盟LifeComp框架下的审辨性思维更注重主体具备通过对他们的思想和观点进行审辨性分析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管理学习(Managing learning)

一般来说,管理学习是一个不断管理各种知识的过程,以满足现有的和新出现的需求,确定和利用现有的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并开发新的机会。这是一个支撑、观察、检测和优化知识经济的系统过程[11]。管理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一种基本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学习作为开放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处理信息,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以往的诸多研究也表明管理学习往往包括来自三个集群的思维能力:元认知能力;自我管理或内省能力;关系管理或人际交往能力[12]。其中,最重要的是元认知以及元认知学习能力。欧盟LifeComp框架指出管理学习需要培养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学习调节能力。善于管理自己学习的人在增强内部动机的同时,也促进了成长型心态的养成,反映了LifeComp框架中各大能力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发展。

三、欧盟LifeComp对我国终身教育的启示

LifeComp是一个灵活的、概念性的、描述性(descriptive)而非处方性(non-prescriptive)的框架,可以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目标群体,以支持“个人、社会和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然而,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框架各要素之间作为一个复杂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性,这可能更有效。此外,LifeComp 框架可用作开发课程和学习活动的基础,引导教育者创建课程材料和相关资源,提高所有公民更高水平的个人和社会发展能力,并通过教育促进公民幸福、生活满意度、自我实现和包容性的提升。LifeComp欧盟框架寄希在其成员国中建立共享灵活的“个人、社会和学会学习”教育的实施指南,也为我国终身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终生、宽生和深生学习”三位一体:实现正式、非正式与非正规各种教育形式的优化整合

LifeComp框架倡导通过教育的不同形式(正式、非正式和非正规)帮助学习者发展关键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适应自然、公共卫生和其他内在价值来源,为社会作出贡献。所有的学习者,包括那些面临不利处境或特殊需要的学习者,应该在全纳的环境中得到充分支持,促进自我实现。而LifeComp框架中的能力发展贯穿一生。无独有偶,华盛顿大学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环境中心(LIFE)提出了终生学习(life-long)、宽生学习(life-wide)以及深生学习(life-deep)概念[13],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及内容维度勾勒出立体化的贯穿一生的学习图景[14]。

因此,终身教育意味着各种教育形式的整合,是终生、宽生和深生的横纵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是指将社会内部、学校内外提供的所有类型的教育结合在一起,以便它们能够相互支持;纵向一体化是指将个人一生中可获得的各种类型的教育结合在一起。从这一观点出发,一个人的教育可以被看作是从最正式到最不正式的教育的混合,教育者需要从学校、家庭、社区、博物馆、学习中心等正式与非正式场景中,以更广的学习视域来设计整合教育资源和教育活动,以创建学习者更充分的多元发展机会。如何更好地将社会优质资源纳入到学习课程教学中,是目前我国构建立一体化终身学习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家校社协同:社会文化发展视角下创建学习者参与多系统交互的机会

在LifeComp框架报告中,特别提到社会文化境脉对于个人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发展关键能力的重要性。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经典理论,学习源于社会互动,通过个体内化的过程发生。由于社会互动,以及教师、导师以及“更博知的他人(more knowledgeable other)”提供的支架,学习者逐渐能够扩展他们的能力和自主性。此外,个人的发展还受到他们参与的多个系统中复杂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看,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学生成长最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境脉。为此,我国教育部特别将“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列为2021年工作重点之一,目标就是发挥学校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研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15]。

因此,当下的学校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家人、教育者、同伴等的互动,也要密切关注学习者与其所处社会文化境脉的相关性。事实上,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构成了学习者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学习者,尤其是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与青少年,他们学习力的形成与构建,更需要围绕他们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展开协同支持。学习者通过家校社复杂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他们面对逆境时的功能适应性,學习力、适应力与韧性力随之得到增强。

(三)面向未来而教:从终身学习角度探索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

欧盟LifeComp框架重新定义了终身学习的8个关键能力:读写能力,多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科学、技术和工程能力,数字能力,个人、社会和学会学习能力,创业能力,文化意识和表达能力[16]。为培养这些能力,教育系统应该为所有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支持教育工作者实施基于素养的教学方法,采用横向整合和基于学科的方法创新教学。LifeComp框架所倡导的能力发展与育人方式变革与美国休利特基金会和NRC融合下的深度学习能力框架[17]拥有众多相同之处。深度学习是个体发展认知领域(掌握核心学科知识、审辨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人际领域(学会学习、发展与维持学习的毅力)和自我领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核心能力,逐步能够将某一情境中所学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即迁移)的过程[18]。这反映出国际教育领域对未来关键能力培养的一致关注。

面对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教育实践者需要重新思考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变课堂教学中过多认知领域的浅层学习[19],积极开展本土研究,探索如何将国际教育领域中的深度学习能力和LifeComp关键能力融入课程中,同时纳入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师职后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中,积极创建素养导向、面向未来而教的深度学习课堂。

(四)关注数字韧性:开展数字化教育促进终身学习社会品格的养成

数字时代需要关注LifeComp框架所指的个人幸福、社会交往、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数字韧性(Digital resilience)尤其重要。数字韧性是指个体、组织或者系统在数字时代所应具备的适应外部变化的基本属性[20]。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爆发,瓦解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深刻催发了教育、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的重要变化。线上教学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导致了学习习惯的分化,主要是由于学习者远离熟悉的学校环境在数字教学环境中情绪调节能力存在差异。“情绪调节”是一个探索终身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概念,其用来解释个人如何受到影响,以及它如何影响他人的情緒和感受[21]。一个有能力调节自己情绪的人可以指导自己的生活行为,让自己远离环境因素对学习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后疫情时代,当数字化学习成为常态,学校教育应更加关注学习者数字素养的培养,增强他们的数字韧性与适应力,建立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享责任、互惠关爱的关系以及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的幸福意识。这有利于他们自我调节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建立有意义的生活,成为乐观向上的个体、责任当担的社会行动者和反思的终身学习者。通过积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技术赋能的终身学习者良好社会品格的养成,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参 考 文 献

[1]J.O. OKEBIORUN. Strengthening universities’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rough lifelong and life-wide learning[J].KIU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20,6(3):259-270.

[2]ERHAN SINAY, DIMITRIS GRAIKINIS. Global competencies in deeper learning environments enabled by pervasive digital technologies: evolving framework fo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R].Canada: Toronto District School Board, 2018:16.

[3][16]ARIANNA SALA, YVES PUNIE, VLADIMIR GARKOV, MARCELINO CABRERA. The European Framework for Personal, Social and Learning to Learn Key Competence[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20:2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3.

[5]Roy F. BAUMEISTER, KATHLEEN D. Voh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4:47.

[6]ARCHANA SINGH,NISHI MISRA. Loneliness, depression and sociability in old age[J].Industrial Psychiatry Journal, 2009,18(1):51-55.

[7]SCHRAW, G.,CRIPPEN, K. J., HARTLEY, K.Promoting self-regulation in science education: Metacognition as part of a broader perspective on learning[J].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020(36):111-139.

[8]MARIA GRAZIA BUSA. Integrating body language in the students’syllabus[J].Lingue Linguaggi, 2015(15):83-98.

[9]BRYONY HOSKINS, ULF FREDRIKSSON. Learning to learn: what is it and can it be measured?[M].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8:14.

[10]PEZHMAN ZARE1, MOOMALA OTHMAN. Students’perceptions toward using classroom debate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nd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J].Canadian Center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2015,11(9):158-170.

[11]DR. YASAR F. JARRAR. Knowledge management: learning for organisational experience[J].Research Paper: RP—ECBPM/0021, 2010(21):1-10.

[12]BOYATZIS, STUBBS, TAYLOR. Learning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mpetencies through graduate management educ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2002,1(2):150-162.

[13]BANKS, et al. Learning in and out school in diverse environment: life-long, life-wide, life-deep[M].Seattle: The LIFE Center and the Center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7:12.

[14]裴新寧.学习科学研究与基础教育课程变革[J].全球教育展望,2013(1):32-44.

[15]教育部.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EB/OL].(2021-02-03)[2021-09-21].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64/202102/t20210203_512419.html.

[17][19]祝智庭,彭红超.深度学习:智慧教育的核心支柱[J].中国教育学刊,2017(5):36-45.

[18]詹姆斯·A·贝兰卡.深度学习:超越21世纪技能[M].赵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3.

[20]沈书生.面向幸福成长:设计支持数字韧性构建的学习空间[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18-24.

[21]H. GÜLHAN ORHAN-KARSAK, MELTEM YURTÇU. The effects of pre-service teachers’extracurricular study habits and emotion regulation on lifelong learning tendencies in covid-19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2021,13(1):334-342.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终身学习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国际贸易》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