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明
摘 要:在大单元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中,通过教学初中《泼墨画》的课程经验进行本课题的剖析,深入研究技意相融的初中泼墨画教学范式。具体探究技意相融的教学策略:“技”在“意”先,扎实基础;“技”中感“意”,感悟意境;“技”中有“意”,“意”中有“技”,技意相融开拓创新。将“技”与“意”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扎实学好“技”的基础之上,有着本质上“意”的升华,形成“技意相融”的国画创作和鉴赏能力。由此,逐渐形成在关注中国画教学中的学生心智和情感的共振发展之上的教学范式。
关键词:泼墨画;技意相融;心智;情感;范式
前言
中国画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同时也与时代下提出的“中国梦”概念中文化复兴内容相呼应。学生可以借助泼墨画来感受我国传统国畫的精髓所在,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并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有助于传承中国文化精髓和传统审美思想。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尹少淳先生在美术核心素养中提出重要的“文化理解”,理解中国画文化,对于初中国画课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尝试泼墨画,从文化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其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习惯,从而基本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能够从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美术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技”:是指中国画绘画技法,即在泼墨画中用笔和用墨的技法。具体体现在:泼墨画中运用到的用笔包括侧锋和中锋行笔、用笔方向和笔触变化;用墨包括水分控制干湿、墨色控制焦浓重淡清的变化。
(二)“意”:是指意境,即在泼墨画中体现“气韵生动”的感觉。南朝·画家谢赫首先提出绘画中“六法”这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并将“气韵生动”作为绘画的第一准则和最高标准。其具体是指绘画所特有的独特内在的气与韵味,从而可以达到一种活的生命的内在状态,因此,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核心与灵魂。所以画家常常用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鲜活生命和内在精神,表现事物的独特韵味。
(三)“技意相融”:是指“技法”与“意境”的相互融合贯通,即通过用笔用墨的线条与墨色借助笔下描绘的具体物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又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由此达到形与神情与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
(四)“范式”: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教学范式研究就是对教学具体方法的研究,从中提炼出同类的教学方法的共性的东西,形成“教学范式”。
二、关注中国画教学中的学生心智和情感的共振发展
在泼墨画教学中,由于学生其心理、认识水平都无法全面系统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再者,中国画在宣纸上形成独特的水墨表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单一复制,而是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无穷的意境,需要每个学生随着年龄与学识程度的不断深化才能慢慢理解。临摹阶段是体验,创作阶段是迁移,最后是情感的升华,三个阶段也是“意”的连接。 将“技”与“意”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扎实学好“技”的基础之上,有本质上“意”的升华,形成“技意相融”的程度并能够根据各个阶段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程度而深入理解国画和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画教学与心智密切相关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他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提到:通过艺术教育能够促进认识能力。毫无疑问,“意”与学生的认知密切相关,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生理、认知水平都不尽相同,审美认知程度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在作品里“意”的表达也各不相同,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那么,如何在国画教学中体现初中学生自我语言和表达初中学生的认知及心智成长呢?
1.顺应学生发展
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应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顺应学生的自然发展,适当的加以启发诱导,用正确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教师要恰当的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学生的内在潜能适时激发出来,从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将外部与内部的认知进行内化,继而出现质的飞跃。如《泼墨》这堂课,在这之前已经让学生学习基本国画知识、练习基本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欣赏各类风格的国画大师作品,在前面多次课的积累和学生整体掌握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可以迅速接受和理解。
2.因材施教
不同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状态、生理发展规律、审美认知水平、心智成长是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程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能有些学生对于国画非常熟悉平时也有学习和练习,有些学生对于国画可能只稍有涉及或略有耳闻,还有的学生可能对国画都没有概念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和无限想象力,从而可以更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
(二)中国画教学中情感的发展
1.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学生在感受中国画的艺术美中不断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扩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提高审美认知修养,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和艺术思维的形成,促进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对于社会生活来说中国画讲究“意境”,而“意境”则是画家对自然生活事物通过国画特有的韵味表现出来,在这之中深入自己的情感。对于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细微之处的美,当我们用心的生活,逐渐投入情感,那么发现美也就不是难事。绘画其实是人情感的产物,而情感来源于生活,当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内在与外在相结合就达到情景交融的状态,作品则呈现画家本人的独特的艺术见地。
3.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从文化理解的角度,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国画的精髓所在,深入理解国画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和民族精神认同感。
三 、技意相融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笔墨游戏
“笔墨游戏”让学生对中国画产生“最初”的学习兴趣。通过国画所特有的性质、特殊的材料,在用笔用墨上产生干湿浓淡与焦浓重淡清等丰富多彩的水墨表现效果,让学生在视觉上、心理上和行动上产生从“看一看”、想“试一试”到“画一画”的内驱力。如在教学《泼墨》课时,在课程的开始就让学生在没有任何认知的情况下将水杯里的墨汁随意的泼洒在宣纸上,特意强调了“随意”两个字,让学生真正做到无意识的“泼墨”。此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所有学生都被游戏所吸引,班级氛围非常浓郁。小游戏结束后,通过大屏幕展示大师的泼墨作品,不单单是简单的出现,而是出现作品的一小部分让学生继续“好奇”,猜测画家究竟画的是什么,通过一点一点地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引導学生泼墨画是从“无意识的泼墨”到“有意识的泼墨”,从感受“泼墨”到理解“泼墨画”的概念。一点一点、循序渐进。学生通过自身个体内部的对泼墨的兴趣和好奇心,由自身学习需要的潜在内驱力,在自我交流中产生并给自己暗示积极的信号,从而一步一步的产生驱动效应。
2.情景化教学
在情境化教学下,教师借此抓住关键的“生发点”,可以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师所设置的课堂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环节的进行。如在《泼墨》课教学中,教师讲述“泼墨”这词从何而来、有谁而起的小故事代入情境,教师巧妙利用浓郁的情境化教学氛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关键的“生发点”,牢牢抓住生成性教学的契机,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泼墨画大氛围的诱因中,将内驱力与诱因有机结合,自然而然产生动机,在一内一外、一推一拉中激发学生对泼墨画的浓厚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技”在“意”先,扎实基础
1.临摹与写生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技法
“技”是基础,“意”是升华。学生要掌握“技意相融”的前提就是扎实“技”的基础,而在长久的中国画教学中,临摹一直是学习中国画技法的传统模式,学生一味单调而乏味地临摹着一块石头、一座山、一朵花,是单一的重复劳动,同样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固定成为思维定势,在思想上面养成一种呆板、千篇一律的认知僵化。发展心理学认为,初中生智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他们自己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有着独特创造语言的能力。所以,在教授泼墨画技法时将临摹与写生相结合,先让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进行临摹,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泼墨荷花的用笔用墨的技法,牢记其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所有学生都能够画出合格的具有明显泼墨色彩的泼墨荷花。接着后面的课堂作业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真实荷花照片,提供学生写生的机会,让学生在充分体验、观察、掌握的基础之上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泼墨荷花,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教学微视频进行“直接教学”
教师在课前录制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关键点,学生较为难以理解且教师也难以说明的部分,用直接演示的方式,并在视频中注释关键点、易错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并可以较快的接受学习,另一方面节约了课堂时间,以往在课堂上教师直接进行示范可能会耽误很多时间也可能会出错,而用此方式则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尝试、掌握技法。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很好的将课堂的主体放在了学生上而不是教师。
(三)“技”中感“意”,感悟“意境”,开拓创新
张力月在《从主观写实到气韵生动——论中国画的技法与意》中写道:技法只是传媒的手段和工具,表现心境才是画家所追寻的目标。在《泼墨》课中,我用工笔的荷花与泼墨的荷花进行强烈对比,让学生用第一眼直观感受泼墨的用笔用墨的独特之处,特别的是用一个教师直接用侧峰画荷叶的微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泼墨画的用笔大胆、墨色丰富,从而初步感受“气韵生动”。显然,学生初步可以从物象到视觉形象到心理意象。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体会“意”的基础之上,提高创新能力,构成意象呢?
1.将欣赏与创作相结合
我通过欣赏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徐渭的《黑葡萄图》和《芭蕉》,在课程的开始让学生初步感受和课程最后的拓展延伸,不仅仅只有一个画家的一种类型作品,而是包含了不同年代、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用笔用墨用色技法、不同构图的作品,比如:山水、花鸟、人物;泼墨、泼彩等,并简单介绍分析该画家的生平、背景年代、性格等通过作品洞察画家背后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有意识地从感悟“意”到理解“意”。由此让自己的作品也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与主观情感。
2.将生活与创作相结合
艺术来源于生活,多数画家的艺术创作都与周边生活有关,是对生活中复杂事物的概括、加工、重构,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材料转化成艺术语言,表现自己内心的“意”罢了。该课泼墨荷花亦是如此。我把生活中常见的路过时却从未停留驻足过的荷塘里的荷花为素材,用相机定格不同姿态、不同长势、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荷花与荷叶,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构图,使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相互对应,意象关联,使作品在有限的空间里,蕴含无限的“意”。
3.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绘画技法,将国画的毛笔、墨汁、国画颜料与水彩颜料、水粉颜料、丙烯颜料相结合,与版画、油画甚至是设计、雕塑、建筑相结合,创造出富有个性、独一无二的作品,实现真正的进行创造!
(四)“技”中有“意”,“意”中有“技”,“技意相融”
中国画的独特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所表达的独特美学观点及范畴——意境,意境则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标准。而中国艺术上“意”的美学价值则是通过“技意相融“到情感的升华来体现的。接下来将简单阐述如何将技术教学走向技意相融的教学。
1.学生的“似与不似”
似与不似是指在描绘生活自然物象时,不是简单的临摹复制,而是意在笔先,通过笔墨表现个人的真情实感,可以说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所以,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感知自然、创造自然又要承认每个学生作品的似与不似的审美判断。
2.教师的“教与不教”
对于这样的意象水墨,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主导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图像识读,再自己任意表现进行意象表达,其中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以小见大”,也就达到 “教与不教”的教学境界。
3.将笔墨与民族精神相融合
教师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探寻传统民族精神的原点,关注与民族精神的链接、融合和创生,获得对传统民族艺术的生命感悟和文化自觉。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提高其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范式建构与评价机制
(一)范式建构
从现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画在初中教学的现状,以此辩证判断国画教学已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把握目前的定位,预测今后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初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育方法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手段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在此以泼墨画课例为例,在集中解决“技意相融”的基础之上进行范式研究,强化中国画中“技意”与“情感”的链接。主要以体验尝试——情境判断——意象关联——再悟场景——展示表达——评价成就的范式进行具体分析辨证。通过范式建立,从通过强调审美感知、强调技术的表达、技意的关联、学生心象的构建、技意的融合,形成教学范式。如在《泼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改常规的先情景判断再体验尝试的方式,而是先进行体验尝试再让学生进行情景判断,以笔墨游戏为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对于泼墨这个概念有了实质性的认识,通过教师教授泼墨的定义、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泼墨画是从“无意识的泼墨”到“有意识的泼墨”,从感受“泼墨”到理解“泼墨画”的基本概念,完成初步的审美感知,让学生主动积极建构学习。接着再进行审美深化,教师抓住课堂教学的生成点,通过临摹与写生相结合、录制教学微视频进行“直接教学”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学生掌握泼墨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强调技术的表达。然后就是通过欣赏与创作相结合、生活与创作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技”中感“意”,感悟“意境”,通过“技”与“意”关联,开拓创新。接着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学生其心理状态、生理发展规律、审美认知水平、心智成长的不同,在顺应学生的自然发展基础之上尊循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握好“似与不似”、“教与不教”的度,通过学生心象的基本构建进行再悟场景。最后,在展示表达中体现“技”中有“意”,“意”中有“技”,“技意相融”,不仅情景交融,提高审美认知修养,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和美育的形成;还结合民族精神,感受我国传统国画的精髓所在。技意相融的初中泼墨画的范式研究也是一种链式美术教育,在审美深入、文化融入、生命植入的阶段发展中,包括了知识认知建构的内容链、课程目标不断生成的教学链和专业提升的发展链。在具有过程性、规律性、动态性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变化性,将“技意”与“情感”的链接,形成具有链接、融合、创生的“技意相融”,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和提升学生意志品格。
(二)评价机制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和促进美术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在充分考虑到国画的特殊学科性之上,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价机制。艺术是没有标准的,更何况是深远意蕴的国画,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固守成规,更不能用固有的标准来评价判断学生作品,应该遵循艺术发展的多样性、特殊性、动态性全面系统地用辩证的眼光进行评价。美术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如何在以此基础之上进行评价建构呢?
首先,教师不能设置单一的评价标准,如:分数,其实对于艺术来说用分数进行评价是极其片面的;其次教师应该花大量时间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多种方式进行动态、长效评价,如:开小型画展将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长互评。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都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作品是学生主观认识与情感结合的呈现,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最后注重拓展延伸,可以采用名师讲座、课外采风写生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充分发展综合素质,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在核心素养等基础之上形成较为全面的评价机制,通过质性评价、学习档案袋评价、展示评价,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临摹阶段是体验,创作阶段是迁移,最后是情感的升华,三个阶段也是“意”的连接。通过本课题深度剖析《泼墨画》这课课例,深入研究技意相融的初中泼墨画教学, 将“技”与“意”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扎实学好“技”的基础之上,有本质上“意”的升华,形成“技意相融”的程度并能够根据各个阶段年龄段的学生的生理发展、心理状态变化、审美认知程度而深入理解国画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整体化教学,以“技”与“意”为切入点,辩证分析“技”、“意”和“技意相融”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从“技”到“意”再到“技意相融”形成范式教学是一个关键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不仅要有“高度”,也要有“宽度”。由此,逐渐形成在关注中国画教学中的学生心智和情感的共振发展之上技意相融的初中泼墨画教学的范式。而教师可以更好更快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初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价机制,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孟刚.浅谈初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方法创新[N].赤峰学院学报,2011.
[2]朱传斌.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中国画教学研究 [N].华东师范大学,2010.
[3]葉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