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慧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如何在减负背景下继续保持或提升学生的学业优质性是当前重要的探索研究课题。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不仅是基础课程的学习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保证,应该根据政策的要求因势利导,寻求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应该立即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并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减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减负背景下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目的
近年来,传统教育方式已逐渐旁落至由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分担,其影响巨大。一方面,校外培训机构为满足资本利益,对教师质量和教学态度的提升,甚至吸引校内名师参与,这造成了校内教师力量本身是一种弱化;另一方面,学生不再满足于学校的“正餐”,而逐渐转向吃校外培训机构的“零食”,这种现象对校内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成果也造成了淡化稀释,长期影响下对教学质量是一种下降。为此,减负背景下加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育效果,是顺应政策、勘正教育主阵地的重要目的。
近年来,大量的关于学生课后作业负担重,各种补习班,造成孩子从小学开始直到高中一直是在盲目的书山学海中蹒跚前行,孩子失去了童年的诟病不断。事实上,不仅孩子需要一个丰富多彩而非只有学业的童年,从教育规律来说,学就学得有效,玩就玩得尽性,这同样符合教育理念。基于此,减少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的负担,减轻课后作业的负担,不仅仅是政策上让也是让孩子回归课堂,倒逼课堂教学质量,也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一种体现。
二、减负背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一)教學模式单一
减负背景下,以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和压力为主要方向和内容,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以教师对课件内容的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状态。较为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兴趣,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比如对于需背诵课文或段落教学内容,多以要求学生硬性背诵和记忆为主,使得学生在未充分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情感思想的情况下,单纯靠死记硬背方式进行背诵,加大了学习难度,使学生感受到较大学习压力,与减负政策背景相斥。除此之外,教师以自己课程教学进度安排来控制课堂教学速度,缺少了与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的结合,导致教学速度控制效果不佳,存在过快或过慢现象,均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缺少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活动的开展对于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有较大引导作用,但是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活动中,多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的方式开展。教师会受到潜意识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往往会选择举手次数较多、活跃性较高的学生进行问题的回答。这一现象使得不善于表达或者对知识理解不透彻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得不到教师关注,打击学生积极性,也会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缺失和不全面现象。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形式单一,学生之间缺少互动活动的开展,降低课堂教学氛围,无法使学生获取更多学习思路,降低学生学习效率,无法起到减轻学生学习难度的教学目标。
(三)评价内容不全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进度以及学生学习成绩两大方面,缺少对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效率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考虑。不完善的教学评价,无法正确指导教师扭转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越加沉闷,学生积极性下降,进而形成不良循环。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学习指点和评价方面也欠缺鼓励、引导等较为正面的激励策略,多以批评、指正为主,无法真正做到与学生开展平等交流与沟通,导致学生负面情绪较大,无法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三、减负背景下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以教师讲授、板书,学生听课为主。课堂的高效与否与教师讲授水平以及学生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等因素有关。这种方式并不符合提高学习效果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学生的保持注意力集中四十五分钟往往较难;另一方面,仅利用了学生的眼睛和耳朵来接受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沟通能力进行学习显然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以减负为背景,提高课堂效率,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第一,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多用提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等方式,形成对课程内容的吸引;第二,讲授方式要贴近于生活实际,采用生活实例的方式对比课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第三,课程设计要合理,注重习惯的养成,例如随文练笔的形式,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以七年级下册《黄河颂》阅读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系列诗歌的形式,营造更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针对第二章《黄河颂》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内容、情感、写作手法方面的知识讲解。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跟读、演唱等方式,加深对文章中作者情感的体会与感受,使学生掌握更多运用语言方式抒发情感的方法与写作技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部分教学内容与现代学生生活实际差距较大的内容,比如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众多乡村生活的气息与片段,这对于现代城市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和年代感,为了增进学生对文章所描写事物和情感的理解,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类似图片或视频资料等形式,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途径丰富对教学内容所述场景的想象与理解。总体而言,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充分立足学生实际,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压力角度出发,以激发学生兴趣为途径,运用先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建立有效沟通方式
一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教与学之间的润滑剂。一方面,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更易于教师的教学。特别是在对学生学业成果的评价方面,教师不应该以对学生的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甚至明显的沟通态度的转变,这对学生的打击往往更甚于成绩本身造成的影响,应该以鼓励为主、提醒为主,当然,对不同的学生性格,教师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沟通方式往往更加有效。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需要运用更多耐心和关注,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之沟通过程中,对自身的重视与尊重,增进师生情感,使学生可以听从教师的正确指导,逐步提升学习积极性,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是有效的沟通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教学方法。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气氛活跃的课堂,师生不断产生互动的课堂。带动这种气氛,本身就需要教师要有十分巧妙的沟通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緒,善于生动、有序的组织授课。例如,课堂之中的提问、做小游戏、行为演绎、朗读等都是这种沟通行为的表现形式。先进教学模式当中包含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形式,可以借助情境教学、问题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应用,增强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效率。比如分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使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交流中获取更多观点和考虑问题的方向,拓宽学生知识眼界。仍以上述内容中提及的《土地的誓言》教学内容为例,为了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所述场景和情感的深入体会,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将学生所见所想进行描述和情感抒发,引导学生对文章内涵开展更为深入的分析与体会。
三是对学习行为习惯的管理沟通应该重于其他。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学业取得较高成就的有力方式。日常,教师应该多注重对学习行为的培养和管理,但是实践中,往往存在语言过于严厉,方式不太恰当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上课时个别学生交头接耳未认真听讲,聪明的教师可以选择提问的方式而非直接点名批评的方式,这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但也有的教师存在自己讲自己的,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则更加不可取。
(三)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模式是承载知识内容并有效输出的方式,要让其高效则更应该顺应学生的行为习惯,因势利导才能事半功倍。对此,应该从课堂教学模式上采取更加丰富有效的方案设计。以朱自清的《背影》课文为例,描述的是父亲在车站送别孩子的场景,笔触细腻,感情真挚。这样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学习文章的叙述方式,更是丰富学生情感的好文章。首先,教师可以提前下载一些类似于动画朗诵的方式,在多媒体板上进行播放,让学生很快代入文章所表述的那种氛围之中,这能更加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提升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性,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对自身经历过的分别、父母为自己辛苦付出的情感体会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对相应场景通过语言或者写作的方式进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利用开放式的命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感受,通过不同学生所描述的差异性较大场景及情感特点,丰富学生见闻与体会。接着,通过小组间比较的方式说出各自的感受,教师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对场景描述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同时还要给出较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后,教师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教师的点评内容和形式需具有全面性和多样化。从学生学习积极性、表达方式、句型运用等方面给具体的评价,并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给出指导意见,使学生在课下可以以此为据开展相关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减负背景下,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不仅是顺应政策,也是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建设,应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然后针对课本内容和教学大纲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学.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14-15.
[2]孙蓓蓓.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果[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