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静
摘要: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要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提高适应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学科能力。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革教学设计,创新改革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成长,为自身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创新改革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语文课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中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因此,有必要在认识高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现状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出更加新颖,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
一、更新教学思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其课程特点不仅具备人文性还具有工具性,是二者的统一,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要注重它的人文特点,如若只一味地强调其工具特点,只会让语文知识变成提升学生成绩的工具,并没有体现出语文教育的育人价值。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来获得全面地发展,不能以死记硬背来进行学习,要让学生可以真正去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使其能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在学习中学会实践、学会创造,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记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来设计语文教学,这样才能达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多从“如何教”去考虑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学习效率低下。从本质上来讲,教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师说》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相关的语文知识,课堂不免会比较乏味和枯燥。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探究、让学生用自读自悟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恰当点拨与补充,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要准确把握设计的基本原则
1、注重趣味性与生活性。
学习中的“趣味主义”是不值得提倡的,但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阶段,趣味性与生活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则,它同样也是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内容。趣味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强化注意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语文实践活动不能一味追逐热闹和有趣,但“无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常常会让学生抗拒和消极对待。趣味性赋予语文实践活动弹性与活力,同时也容易调动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趣味来源主要依靠活动素材和活动资源的生活性,即学生平时常用、常见、常听到的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以及当代文化生活热点和文化现象。它们从生活性的角度赋予语文实践活动多样性和真实性,进而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此外,对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关注也有助于个性化与差异性学习的开展。
2、注重整体性与连贯性。
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学习的关系并不是各自独立、两轨并行,而是有机融合、互相供给,它们的目标、内容以及形式不是孤立、毫无关联的。并非活动A对应A任务群实现A素养,活动B对应B任务群实现B素养。我们强调语文实践活动应根据重难点和学情特点各有侧重、丰富层次,但这并不代表割裂和拼接。每个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都应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全面把握任务群的特点,注重任务群间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关系,明确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重点和联系。设计中应充分兼顾这种逻辑关联性,在突出活动设计差异性与层次性的同时注重设计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关注活动的衔接与可持续发展。
3、注重开放性与生成性。
语文实践活动应在忠于学科立场的同时,更加开放、多样、有序,积极开发学科融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资源,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开展学习。纵向上注重时代性,把握信息时代新特点,注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横向上注重多学科、跨学科以及超学科的课程建设趋势,并力求突破课堂和学校边界,保持自信、包容、开放的学科情结。同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生成性作用的发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把控学习活动的走向,教师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的独到见解,帮助学生反思与研究。
三、明确学习任务,优化探究质量
许多学生在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甚至会在教師不注意的情况下,搜集其他娱乐资源等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探究质量。为了优化学生的探究质量,教师在设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时,可以明确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保持专心。例如在学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这篇文章时,学生需要对屠呦呦深刻地了解,这样才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明确了这样的任务:从百度百科、新闻采访上,搜集屠呦呦的相关资料,制作屠呦呦人物小传或人物卡片,总结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历程。这一任务相对明确,并且给出了学生跨媒介阅读的范围。这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专注,才能制作出质量优良的人物小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探究质量会得到一定的保障。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汲取优秀的人物精神,加强思想建设,最终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设计专题作业,升华素养
譬如在设计古诗词的专题专业时,可以升华学生的文化素养。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透过古诗词,可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及深厚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在面向高中生设计古诗词作业时,要加强对教材中古诗词文本的透彻分析,以古诗词文本为切入点,设置专题作业。或者以文化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某种文化现象加以探究,如“寻找古诗词中的端午习俗”“探索古诗词中的酒文化”“研读古诗词中的古代服饰文化”等。
以《诗经·氓》这一古诗词为例。这首诗中涉及到古代婚嫁习俗这一传统。因此,教师可在教学实际需求及学生现状的基础上,设计“探索古代结婚礼仪”的探究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搜集与之有关的资料,在了解古人婚嫁文化之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女子与氓的结婚仪式并没有纳采等环节,这种不符合社会契约的仪式是否是造成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之一”这一问题。立足于文化视野之下,加深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促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朝着深度化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资源,从而透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活动组织开展的“风向标”,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及必备品格的有效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高效课堂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思想,紧跟教育潮流,并依据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改革,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使其获得成长,实现其综合素质能力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文坤.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20(45).
[2]豆琳.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经验与体会[J].华夏教师,2020(36).
[3]刘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