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较阅读法深刻感受苏轼诗词的情怀

2021-01-17 23:16王碧聪
红豆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情怀

王碧聪

【摘要】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阅读法对教师开展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和应用意义。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其诗词体现出苏轼的爱国情怀、随性情怀和乐观情怀。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深入分析苏轼的诗词典故、题材、背景和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刻感受苏轼的情怀。本文采用比较阅读方法分析体会苏轼的情怀,提高学生苏轼诗词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比较阅读法在对苏轼诗词的鉴赏中充分发挥有效作用。

【关键词】比较阅读法;苏轼诗词;情怀

得与失,功与败,逆和顺,荣和辱伴随着苏轼的一生。顺境中,苏轼积极用世,心系天下;逆境中,苏轼旷达乐观,坦然面对[1]。在欣赏苏轼的诗词的同时,更欣赏他寄于词中所蕴含的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态度,欣赏他在云里写诗,泥里生活,岁月里洒脱的人生情怀。结合初中古诗词教学特点,运用比较阅读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苏轼诗词特点具有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苏轼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一、基于用典比较,感受苏轼的爱国情怀

在苏轼的不少作品中都体现出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感寄托,这是因为在万事万物的变化之中,苏轼始终坚持着生民立命的初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苏轼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找出来,并对比其他诗人如何使用典故,理解诗人借助典故所表达的用意,更加深厚的体会苏轼的爱国情怀。

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创作于苏轼被调任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侵犯边境,这首词便是苏轼最为典型的豪放词。作者运用了“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以孙权比喻太守,表现出作者的豪情和勇敢,再对比李清照的《渔家傲》时所用的典故,“九万里风鹏正举”把自己比喻成大鹏,表达出对现实不满,对自由生活向往之情。此时,再分析苏轼写到的“射天狼”中以“天狼”抒发了立志为朝廷效心的决心,充分将苏轼的威武英姿和满怀豪情生动的表现出来。

通过用典的对比,能够清晰的看到深处逆境的苏轼,即使为官期间屡遭贬谪,困境重重,也没有忘记报效国家的使命,无论是高升还是被贬,始终保持着对黎民百姓的体恤之情,在诗词中尽显豪情壮志[2]。

二、基于题材比较,感受苏轼的随性情怀

苏轼虽有为国尽力的抱负,但他的仕途却是坎坷的。人生一世,诸多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中遇到的不顺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在苏轼的诗词中,不仅可以看到他丰富的一生,还能从中得到有价值的人生提示,怀有随性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这对学生的日后成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苏轼诗词中的题材,认识和了解苏轼诗词主要是围绕哪类题材展开创作的,切实的体会苏轼在诗词中所体现的随性情怀。

教师应针对学生已学习的苏轼作品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苏轼诗词中的主题,在对比中可以发现,苏轼的诗词中以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最为突出。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小事,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如《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寓情于景,真实记录的一个生活片段,体现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诗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以诗为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题材。

苏轼诗词中的随性情怀,与苏轼的人生境遇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对诗词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属境界,在苏轼的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创作的诗词题材。

三、基于背景比较,感受苏轼的乐观情怀

苏轼一生沉浮,由年轻时的意气昂扬,仕途通达,再到中年晚年的浮沉,卷入党派之争,多次贬谪。经历如此,在苏轼的创作背景中对比分析可知,苏轼虽老弥坚,但经历充实,平生奇绝。在苏轼的历程中,他有报效国家的儒家思想,有普渡众生的佛家思想,有处变不惊的超然情怀,也有苦乐随缘的旷达乐观。通过苏轼自身的种种选择成为了一个有情怀的人,在逆境中寻找生活中的乐趣,表现其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太守任上,由于政治上失意,所以自求外放。这首词上半部分体现作者望月思亲之情,下半部分则体现作者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对比白居易的作品《望月有感》,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创作背景是经战乱之后,以诗来述说自己所经受的离乱之苦,深感忧郁、悲凉之情。而在苏轼的诗词中,无论被贬的地方多么荒凉也能抱有“既来之则安之”的生活态度,就像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中传达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通过苏轼作品和其他诗人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就可以体现出,同样深处人生苦難之时,苏轼没有大悲大叹,而是苦中作乐,随遇而安,做到用乐观的心态来处世。这也是苏轼诗词作品中最大的特点之一[3]。

四、结束语

比较阅读是指将内容、题材、手法等相似或相对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鉴赏和分析的一种阅读手法。应用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知识层面,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苏轼的诗词时,可以采用对比阅读方法,除了分析和研究苏轼不同题材作品之外,还可以对比分析其他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手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苏轼诗词中的情怀,从而为教师开展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夯实的基础,满足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古诗词深入探究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立改.比较阅读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周密.比较阅读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牟桂丽.运用比较阅读法深刻感受苏轼诗词的情怀[J].现代农村科技,2018(06):78.

猜你喜欢
情怀
故纸情怀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情怀
妈妈的世界很小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细节放大镜情怀尽收的少女“领”袖
少女情怀总是诗
失败的不是情怀 是不会恰当地卖情怀
失败的不是情怀 是不会恰当地卖情怀
失败的不是情怀 是不会恰当地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