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1-01-17 23:16闫小明杨玉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体育课课程思政意义

闫小明 杨玉功

摘要: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同其他课程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而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具备较好的身体素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由此,学校必须要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将课程思政理念渗透体育教学中,融合显隐性教育,落实体育课育人目标,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本文基于对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课教学改革意义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具体改革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体育课;教学改革;意义;路径

引言

伴随素养教育不断推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并提出多种全新的育人方案,课程思政应运而生,将其渗透不同学科教学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素养教育质量。因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存有诸多相通之处,而且体育课蕴藏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协助学生健康成长,奔向人生巅峰。基于此,体育教师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基准,挖掘体育课蕴藏的人文内涵,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发扬体育精神力量,实现体育课教改目标。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课教学改革意义

(一)有利于挖掘人文内涵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科目众多,不同专业教师在教育上各司其职,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互不相犯,但是每学科间均存在密切联系,究其根本,主要因所有学科均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无论运用何种育人手段,都是为了把学生培育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而课程思政教学观念的提出,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限制,利用崭新的姿态和思维教书育人,融合学科特色,寻找契合点,实现最佳教学效果。针对体育课教学来讲,虽然以培育学生良好的身体素养为主,但并非只局限于此,要注重塑造学生高尚品格,纠正学生学习行为,恰好同思政教育内容吻合,二者联系密切。因此,将课程思政与体育课教学改革相融合,有利于挖掘体育课蕴藏的人文精神内涵,从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

纵观各大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教育模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改革力度欠缺,使得体育课程依旧存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从教学理念上而言,体育教师只重视动作的简单教授,忽略了内涵介绍,学生机械盲目练习各种动作技能,未得到有效的核心素养培育。其次,从教学方法上而言,因其他教师均认为体育课程不重要,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无法发挥太大作用,体育教师也因此深受影响,尽管在表面上激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但仅仅是为了实现课程教学任务,未能从心底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既不会自主提高体育技能,又不会转变教学手段,更何况将思政内容合理渗透其中。最后,从教学内容角度而言,体育教学一般以户外运动为主,课堂理论知识讲解较少,只有在阴雨天或暴雪时,体育教师才会安排学生进入室内听课,知识讲解趋于形式化。与此同时,在户外运动教学中,教师也只重视运动速度,未能教导学生相互协作的重要性,致使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差强人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思政的意义,并将其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克服弊端,利用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文化实质和内涵,深化素质教育,从而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成效。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课教学改革路径

(一)优化体育课程结构,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各大院校也更加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结构的设置。由此,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的效用和价值,学校必须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教材,更新教学设备,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增大体育教学课时所占比例,优化体育教育內容,制定立德、健心与强身融为一体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将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理念相融合,加强体育课程和健康体育,以及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构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格局;遵循融合性、超越性与持续性原则,发掘体育教育蕴藏的思政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宣传课程思政在增强学生体质和协助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中发挥的作用,培育学生正确三观,保证其实现全面发展。

(二)深入挖掘体育精神,发扬体育精神力量

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执行者,其教学水平和运动技能决定着体育课程思政贯彻落实的效率。体育精神则是体育面貌的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体育道德、技能与审美等。为了使课程思政和体育课教学完美融合,教师必须深层次挖掘体育精神,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扬体育精神的效用和价值,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精神的违大力量。从本质角度而言,体育精神注重健康积极的精神面貌,故此,教师应合理运用体育运动正反面案例,详细阐述体育精神,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精神的价值和重要性。譬如,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教师可以许海峰为案例,阐述我国首位奥运金牌获得者的体育成长经历,并利用此内容告诉现代学生,中国如同体育一般,从无到有,直至发展成体育大国,进而激励学生努力拼搏,奋勇向前。此外,教师还可以某位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作为反面案例,根据讲述兴奋剂对赛场的影响,告诉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重视公平、遵守规则,这样才可取得真正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进一步了解体育,深入探究不同体育项目和运动员呈现的体育精神,并将其与课程教学相融合,以此真正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革新。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教师要跟紧新课改发展潮流,将思政教育同体育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拓展思政教育路径,在教导体育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使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真正掌握体育精神实质和运动竞技原则,促使学生体能素质、知识储备和道德品质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冰,姚小林.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双主体”构建与实践路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1,39(06):58-63.

[2]王亚军.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11):41+58.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21.11.014.

[3]谷婧.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共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策略的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10):129+140.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21.10.044.

作者简介:

闫小明(1980.12),男,汉族,河南内乡人,学历:硕士,职称:讲师,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杨玉功(1969.10),男,汉族,河南邓州人,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南阳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NIT2020KCSZ-034,闫小明主持。

南阳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功能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NIT2020JY-009杨玉功主持。

猜你喜欢
体育课课程思政意义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有意义的一天
体育课上的“意外”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留学的意义
讨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