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蒙
摘 要:传统村落是由自然、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共同形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因其规模大、内涵丰富,又是活态的遗产,对它的保护一直是一个难题。文章通过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来探讨传统村落文化的形成溯源,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多样性,寻求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共生,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传统村落;文化多样性;共生
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分布着许多历史文化悠久、建筑形态各异、人文丰富多元的古村落,每一座古村落都承载了数代人的集体记忆和乡愁,中华民族的人文基因也被深深刻在里面,它就是活着的文化遗产。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城市的扩张、城镇化速度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很多传统村落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销声匿迹,经历着急剧的变动,快速的人口流动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失落,同时旅游人数的急剧扩张对遗产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如环境污染、文化生态失衡、文化空心化、商业的过度开发等问题。本文拟通过文化生态学理论,从自然—人类—社会出发,就如何维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视角。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社会现代化对传统村落造成了困境,提出一种文化生态理念是势在必行的。
1 文化生态学概述
1870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就首先应用了“生态”一词,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20世纪20年代,美国文化地学之父卡尔·苏尔创立了“伯克利学派”,又称“文化生态学派”,旨在探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1921年,美国学者卜欧克从城市社会学的视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类生态学”这一术语。①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伯厄斯和克罗伯提出了“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为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开拓了新道路。
1955年,克罗伯的学生斯图尔德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被认为是文化生态学正式诞生的标志。作者通过对印第安人的研究,得出了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结论。②文化生态学主要包括两个重要观点:“文化生态适应”和“文化核心及其余留物”。“文化生态适应”是指“一个在历史上发展出来的文化在特殊的环境中得到改造的适应过程”;“文化核心”是指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由社会的经济技术构成,与生计活动密切相关;“文化的余留物”包括社会结构的许多方面及仪式行为。③
对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最早在人类学的领域范围内出现。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生态学理论已经基本完善并形成,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并渗入到其他学科领域,文化生态学的发展朝着多领域、多专业的趋势融合。其中以数字化为动向的变革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如“新媒体环境”,它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个人计算机、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而形成的新名词,其中新媒体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生活方式,人们如何适应这种环境的变迁,成为讨论的焦点。目前,除了文化人类学家与生态学家之外,还有来自工程学、教育学以及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也加入了对文化生态学研究的行列中,并呈现了多国家和区域、多专业领域协同的发展景象。
我国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停留在理念上而缺乏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国内的研究者也多从民族学与人文社会学视角展开研究,如王为华通过研究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这一重要人文现象,探讨了实现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宏伟设想。④杨启光则从人文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剖析自然界和人类及其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指出了大自然对人类及其文化的影响力是递减的,但同时这种影响力也是呈现扩大态势的。①目前,国内学者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还结合了教育学、经济学、地理学、宗教学等,极大丰富了这一理论的研究范围,并逐渐发展成一门新型的交叉性学科。
2 文化生态理论与传统村落保护
传统村落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由自然、人文、社会关系、血缘所组成的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五千年文明活态的人文硕果。为了让这一“活”的文化结晶继续传承下去,近年来我国正逐渐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自2012年由住建部和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开始,截至2019年,全国已相继发布了五批村落的保护名录,其中共有6819个村庄被列入了保护范围,但随着主流文化的冲击以及商业化的发展,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愈演愈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相关报道,我国自然村的数量仍在不断锐减,很多纳入国家保护范围的村落依旧面目全非,这其中有深刻的根源。
2.1 传统村落保护问题溯源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引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寻找机会,造成了传统村落的“空心化”和“空巢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全国农林牧渔业人员为31259.63万人,2012年下降为27032.25万人,10年间减少了4227.38万人。表明在乡务农的人员逐渐在减少,农村逐渐变成了以不具备劳动生产能力的妇孺儿童为主。在农村务农收入的减少势必影响传统村落的继续传承,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传统村落的人们也希望享受现代化便捷、舒适的生活,传统村落里的房子由于自然因素会出现老化,基础设施条件不好,随着人们的需求发生变化,对老房子进行各种修缮、乱搭乱建,破坏了村落的整体风貌。
目前“遗产+旅游”是一种普遍的保护开发模式,既有优势,也是挑战。传统村落需要旅游来带动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但是旅游带给它的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丽江古城为例,在“前大众旅游时期”,丽江古城里大都是原住民,納西族文化传统得到了最自然、最朴素的展示,如果有外来人员进入,社会生态环境所蕴含的亲和力会使游人与当地人们很好的交融。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借助于媒体宣传,丽江变成了众所周知的旅游胜地,游客量一度达到全国第一,大量的原住民将物业出租,转入新城入住,造成“主从地位”的置换,重开发、轻保护的理念使原有的社会交往环境、风俗文化、约定俗成的观念被打破。到了现在,我们走在丽江古城里,已经感受不到它独有的文化氛围,取而代之的是开发商们为我们营造的环境。因此,我们发现,短缺的不是旅游吸引物的数量,而是它的背后所支撑的文化生态系统的质量。
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中,长久以来,人们仅仅把传统建筑作为古村落的文化承载体,而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因此通过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文化风俗、技艺也正在日益消亡。例如,黔东南的土著居民,特别是年轻的一辈,已经不再像自己的祖辈们甚至是自己的父母辈那样热爱原生态文化。一些典型的原生态文化,经过近二三十年的社会文化变迁,随着大批民间艺人的衰老和去世,几近失传,这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日益明显。②这种碎片式的保护方式割裂了整个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系统,切断了村落文化最重要的动脉,逐渐出现了“文化空巢”的现象。
2.2 引入文化生态学的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传统村落的文化没有一个全面的解读。与遗产关系密切的人们所处的立场不同,专家学者看到的是它的学术价值,开发商看到的是它的经济利益机制,而原住民看到的是如何改善他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从单一的角度去谈传统村落的保护就容易引起保护的片面化。引入文化生态学理论可以从一个更全面、更宏观的角度对传统村落进行解读,使人们认识到传统村落与自然界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生命系统”,与自然环境、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一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
文化生态学作为一门较为完善的学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复兴提供了新的视野。首先,当前的保护工作中对文化存在很多片面的认识,单纯将文化视为物质文化,文化生态学将各种复杂的文化因素结合起来,依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来解释文化的产生、发展,对人们整体认识村落文化、謀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其次,原住民的流失阻挡了传统村落的血液流通,文化生态学认为人和环境的互动形成了文化,这里的“人”就是指原住民。当其中某一因素产生变化,它原本的生态系统就会被打破,那文化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没有了原住民的村落实际就是一座“文化空城”,要留住村落的文化就必须要留住原住民。最后,文化生态学使人们认识到传统村落是一个集合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多种特性的复杂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因此当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将突破过去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传统价值观,而强调以文化为基础和导向,并寻求在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回归“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使整个村落文化处于和谐动态发展过程中。
2.3 引入文化生态学的意义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观点,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也应当是以文化先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保护:
一是保护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多元化。多样性是指文化生态圈内不同文化群落的差异、自然环境差异以及生态过程的多样化。①文化主体既包括建筑、街巷、选址布局等物质文化,也包括社会交往关系、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所以保护也主要从这几方面来进行。街巷是传统村落中主要的空间形式,集交往、娱乐、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尺度宜人的空间,适合于步行,可以拉近人们的关系,在这种空间形成下的邻里关系也是非常亲近的。同时村落不同于其他的历史城镇,它随着时代的发展,格局、建筑风格也在不停地变化,存在着旧有的建筑与现在建筑同时并存的情况。同时,村落的建筑风格、装饰雕刻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地域性的特点。文化生态学理论就提出,不同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而相似的自然环境则会产生相似的文化,比如陕西的窑洞、安徽西递宏村的徽派建筑、福建的土楼,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空间风格,都是当时文化与环境互动而形成的产物。物质文化是传统村落的文化载体,而非物质文化是村落文化的精神表达,反映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包括口头传承、传统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等。因此,在村落文化保护中,不但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保护文化环境的多样性。文化生态学理论提出文化与环境存在互动关系,互为影响。所以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则必须保护它所依赖的环境的多样性。这里的环境主要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传统村落的选址一方面考虑的是可以便捷地获取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一方面希望优美的环境能够带给人们幸福安康,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风水观念。比如湖南省西南部崇木凼村落选址依山而建,四周山体有丰富并且十分珍贵的树木资源,而传统民居都是木构建筑,其材质来源就是依托四周的山林树木,村民世代对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十分珍惜,自古就尊崇古树为“神”,有祭祀“树神”的习俗。②因此,自然环境不但影响传统村落的形态和风貌,同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人文环境是指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制度、宗教信仰等思想社会层面的环境,传统村落受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强调以家庭为核心、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制度,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内涵。所以说,不同的文化环境孕育着不同的传统村落。想要保护传统村落的多样性和唯一性,就要保护它所依赖的文化环境的多样性。
三是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共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区域的文明在碰撞时往往产生出惊人的创造力,现代文化与传统村落文化的碰撞已经势不可挡,当“传统”与“现代”被叠压在一个空间,就会产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如果传统村落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人们没有需求,就会逐渐失去活力。现代文化的传播要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只要协调好各种变量如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给传统村落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且不断融合的动态过程,在面对现代文化的进入,应该用一种包容的姿态。村落文化是一种活态的且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发展的文化,现代文化对它的改变也是一种历史的痕迹。把原住民的生活需求作为村落保护的第一出发点,在尊重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和现代理念,最大限度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3 结语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但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更需要的是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性。文化生态学理论有助于人们认识村落文化背后的文化生态系统,它们相互发展、相互制约才能维持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传统村落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都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保护好传统村落最关键的就是它的精神文化价值,它是中国历史的“活的见证”,保护传统村落也就是为了留住我们整个民族的“根”,给后人一个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情感与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