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蕉
摘 要:明式家具是我国家具史上的瑰宝,工艺精巧,以简练的设计理念影响着后世家具的制作。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的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民国时期的童车,设计精巧、实用性强,且从造型和工艺来看,此辆童车具有典型明式圈椅的风格,童车上的图案及木雕表达了人们期盼幼儿平安健康、家中人丁兴旺的愿望。
关键词:童车;儿童家具;明式圈椅
我国传统家具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与实用性,是我国艺术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其不仅具有服务于人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是各时期艺术风格的载体,反映了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工艺水平、生活习惯、审美观点及精神追求。由于木质家具易因受潮、虫蛀而腐烂,早期古典家具遗存甚少。我国目前保存的古代家具以明清两代的制品为主,但其中专供孩童使用的摇篮、学步車、座椅、睡床等却遗存甚少,甚至壁画、画册上的图像资料也极为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儿童家具仅在人的幼年时期发挥作用,待幼年期过去便将其束之高阁或抛弃,不若成人日常使用的床榻、桌椅等家具的使用频率高。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童车,约制作于清末民国时期,历经百年仍完好无损,所绘图案与文字清晰可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具具有材质上乘、典雅大方的特点,充分展现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且工艺精巧,使美学与力学完美结合,后世将其称为“明式家具”。清代初期家具则延续明代家具的风格。从狭义上说,明式家具仅指明代至清初制作的家具。从广义上说,明式家具不仅指明代至清初制作的家具,只要具有明式风格的家具,不论是杂木制的、民间使用的,还是近现代制品,都可称为明式家具。①明式家具种类繁多,但在明式家具图录中甚至未见供儿童使用的家具的记录。我馆收藏的这件童车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风格,故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明式儿童家具的内涵。
1 设计精巧
在家庭中,照顾幼儿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保障幼儿的安全是养育幼儿的首要准则。在日常生活中,为妥善安置幼儿,摇篮、婴儿床、婴儿车等儿童家具便应运而生。明人郭晟在《家塾事亲》中这样写道:“古人制小儿睡车,曰摇车,以儿摇即睡故也。”②《中国风俗辞典》中载:“今满族摇车,用罗板合作椭圆形,长约四尺,宽一尺余。两端各有两孔,内穿长皮条或麻绳,车内垫薄板,上悬响铃之类。赤涂其表,复以金描弓矢、矢筒等画。或悬于梁上或吊于天井二。摇篮离地三四尺,以襁褓裹婴儿,使其仰卧其中,往来推之,使其止哭、安寝。”③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人类为了抚育幼儿,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各式的儿童用具。
我馆所藏的这件童车,所用木材为南方地区常见的杂木,车身由几种木料制成,虽非名贵木料,但坚实耐用,整车约重15千克,比幼儿的体重重,可保证幼儿使用时不会倾翻。经测,此童车高52厘米,内部座椅宽26厘米,座板高20厘米,适合8月龄至2周岁左右的幼儿使用,可谓量身打造。8月龄至2周岁的幼儿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将经历坐、爬行、站立、行走的大动作学习,此童车可为幼儿提供座椅、站立辅助、行走辅助,可谓一车多用。此期幼儿对外界充满好奇,常通过触摸来了解外界,童车既保障了幼儿的安全,又能让幼儿充分探索世界。从正面看,童车呈上窄下略宽的梯形,使下部更为沉稳。内设长方形座板一块、长方形脚踏板一块,让幼儿坐姿更为舒适(图1)。座板与脚踏板皆可取出,取出后此车便起到围栏的作用。童车下设四个可活动的小轮,类似于现代的学步车,可供幼儿依靠童车自由活动。童车座位前设一块可活动的方形台板,可供幼儿摆弄玩具、摆放碗勺进食,起到了儿童餐椅的作用。将台板向外推出,可使童车空间变大,方便将幼儿抱出。从侧面看,童车呈“田”字形,显得颇为稳固(图2)。
此件童车作为儿童家具,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精致小巧,专供幼儿使用,符合幼童个子矮、体重轻的生理特点。
第二,棱角少,此童车在幼儿能接触到的部位均做了倒角处理,即将木料边缘处打磨至圆润光滑,防止儿童磕碰伤。
第三,通风透气,由于儿童皮肤娇嫩,长时间坐于童车内,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此童车仅正面用整块木板圈围,侧面则呈镂空的田字状,背面仅设一小靠背板,透气性能非常好。
第四,造型简约,童车省略了传统家具中繁复的木雕与造型,仅正面挡板髹漆,其余部位未涂漆,减少了油漆中化学材料对儿童的伤害。
2 具有明式圈椅风格
从形制上看,此童车为明式圈椅的变体。
早期明式家具多选用高级硬木,如黄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等,这类木料质地致密坚实,色泽沉穆雅静,花纹细密而透明。此期明式家具多流行在宫廷及官宦之家,以华美艳丽的形制来反映贵族气象。其后,明式家具以简洁精巧的风格不断影响我国家具的发展。
明式圈椅由交椅演变而来,以舒适的椅圈结构为特征,其圆弧形的靠背与扶手讲究“三拼”,即用三条弧形的木材以楔钉榫连而成。①此件童车的扶手正是以三条弧形的木材拼接而成,呈2/3圆形,扶手稍出头,呈椭圆形,省略了传统圈椅的鹅脖部分,扶手只占童车的1/2,改变明式圈椅全扶手的做法,更符合幼儿的需要。由于幼儿的脊椎发育尚不完全,圆弧形的扶手可以为幼儿背脊提供依靠,不仅能保护幼儿的安全,且使幼儿的背脊挺直,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明式圈椅的靠背板呈“C”形和“S”形两种,“S”形靠背适合身材挺拔之人,“C”形靠背适合胖身材和老年人。此件童车的靠背板略呈“C”形,符合幼儿身材圆润的特点,能使幼儿坐姿端正而不拘谨,有利于幼儿的骨骼发育。传统明式圈椅靠背板装饰有素面、透雕、浮雕之分,透雕与浮雕的图案非常丰富,如植物纹、动物纹、云纹、吉祥符号等,此童车的靠背板为素面,整体呈花瓶型,未雕刻花纹,素雅大方。
明式圈椅的椅腿足有两类做法:一类是前腿与鹅脖为同一根木材,后腿与靠背的立柱为同一根木材;另一类则是椅腿足与鹅脖、立柱分别制作。前一种做法要求圈椅的四条腿用长木料,制作难度较大。此童车不设鹅脖,靠背的立柱与两条后腿为同一根木料,即与前文所述的第一类圈椅做法相似。由于童车略呈梯形,即四腿略向外撇,榫卯制作的难度大,可见当时匠人的工艺高超。
我国传统硬木家具出于美观和实用的需要,在制作工艺上有几个要求:一是家具表面避免露出木料的横断面;二是木料之间以榫卯相连接,不能使用铁钉,尽量避免出现透榫(直榫外露);三是木料拼缝、接缝需严密,不能露缝;四是家具表面光洁,以显露原木料花纹。
明式家具整体以榫卯结构相连接,榫卯结构是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中一种科学、精巧、丰富的连接方式,不仅结实耐用,还能承受较大的载荷。明式硬木家具的榫卯结合方式有近百种,常见的有格肩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夹头榫、抱肩榫、龙凤榫、楔钉榫、插肩榫、围栏榫、套榫、挂榫、半榫与札榫等。此件童车在制作时便是使用了榫卯结构,后圆弧形扶手因年久出现松动,修缮时用了几枚铁钉加固,其余部位皆为原貌。童车扶手部分使用了楔钉榫,即两段弧形木料截割,用上下两片出榫嵌接,再在中部插入平行四边形的楔钉,使两段弧形木料能上下、左右不错移和紧密地接合连成。童车其余部位均使用了格肩榫,这是明式家具中横材与竖材的丁字形结合的造法,格肩榫榫头在中间,两边均有榫肩,故不易扭动,坚固耐用,其横竖材交接后,形成45度格角,美观大方。格肩榫作为明式家具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榫卯结构之一,虽不复杂但非常坚实。
雕刻以表现力强、变化多端、技法复杂为特点,在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中占首要地位,其中又以浮雕用得最多。根据所雕花纹突出的多与少,浮雕可分为浅浮雕与高浮雕;根据花纹的疏密,浮雕有露地与不露地之分。此件童车正面挡板的图案为露地浅浮雕,植物与动物的轮廓刀法圆润、形态精准,细部的纹路如植物叶脉、莲子、鸳鸯羽毛等,仅刻以数道线条来表示,显得颇为疏朗,整体图案呈现疏密有致、虚实得当的特点。
3 寄托对幼儿的美好祝愿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用各种民俗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期盼,如以蝙蝠寓意福气、以红色寓意吉祥、以苹果寓意平安等。人们在衣食住行中充分表达这些民俗信仰,如此件童车便是寄托了人们希望幼儿平安健康、家庭兴旺发达、人丁兴旺的想法。
童车正面绘有图案,四面边框均髹红漆,下部边框内以绿漆绘水草图案,中央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涂红漆为底色,中央刻有三个石榴与枝叶,枝叶髹绿漆,石榴髹黑漆,石榴上分别刻有“贵”“财”“丁”三字。石榴由于内部有很多籽,被人们认为是多子的象征,且石榴颜色鲜艳,寓意着红红火火,寄托了人们希望多子多福与日子蒸蒸日上的愿望。石榴上所刻的“贵”“财”“丁”三字则分别寓意着富贵、财源广进、人丁兴旺,反映了人们希望幼子将来富贵发达、家中人丁兴旺的追求。童车下半部分图案为绿漆底,内开椭圆形窗,四个角落分别刻一喜鹊,皆头向里做展翅飞翔状。开窗内髹红漆作底,中央刻一花瓶,瓶内插有莲花与莲蓬,花瓶左右各刻一鸳鸯,画面呈现安宁祥和的景象。喜鹊寓意着喜事临门以及吉祥如意,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向来深受民众喜爱,莲子谐音“连子”,寓意子孙满堂、多子多福。从童车的图案来看,画面不仅生动有趣,增加了童车的趣味性与观赏性,更寄托了世人对幼儿的美好祝愿。
童车左右前腿的顶部各有一木雕貔貅,貔貅为蹲踞状,大眼、大鼻子、抿嘴。貔貅是我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瑞兽,又名“辟邪”,具有开运、辟邪的作用,民间有“一摸貔貅运程旺盛,再摸貔貅财运滚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的说法。貔貅的传统形象为张嘴吐舌露齿的凶恶神态,而这对貔貅作为童车的部件,仅以简单的线条刻画嘴部,其嘴角上扬,造型可爱灵动又不失威严,对幼儿来说,不会因此而害怕,可将貔貅作为玩具进行把玩观赏。
4 总结
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童车是时代的缩影,亦是明式儿童家具中的一件代表作,此件童车虽非黄花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制作而成,但工艺精湛,整辆车的榫卯连接处严丝合缝,榫头打磨至触之无感,童车整体不偏不倚,木材无松动,体现了明式家具工艺精良的特点。童车上的图案活泼可爱,具有观赏性,且反映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此童车不仅造型美观,更兼具了学步车与儿童餐椅的作用,具有科學性与实用性,从中我们可窥见当今儿童推车的雏形,对于研究童车的发展历史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