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究

2021-01-17 15:45:02王佳
作家天地 2021年36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

王佳

摘 要:由于互联网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也随之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现如今,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汉语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将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有机结合,早已成为现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汉语言文学与网络语言本质完全不同,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网络语言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故本文将会从网络语言的特点,汉语言文学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简单讨论,希望能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网络语言 汉语言文学 影响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其积极影响不可忽视,在网络语言流行的时代,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依旧不容忽略。目前,使用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并且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要对网络语言以及汉语言文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传播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有效引导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与创新,进而推动汉语言文学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

一、简述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语言随之诞生。近些年来,网络语言运用范围逐渐扩大。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的互联网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不仅在互联网中被广泛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与汉语言文学相比,网络语言较为随意,但是由于网络语言逐渐口语化,在表达方式上较为轻松,能够将内心情感及时表达出来,所以会被大范围运用。正常来讲,网络语言是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或者是词语的谐音,能够将人们的想法含蓄地表达出来,在表达时给人有一种淘气的感觉。网络语言诙谐幽默、别有深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语言的个性化得到充分体现。网络语言虽然简短,但实际蕴含的意义较为丰富。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现如今,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大量的网络语言随之产生,这些网络语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较大改变。网络语言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在内容表达上逐渐口语化、随意化。网络语言的发展完全打破了汉语言文学体系的常规语法结构和造句的内在规律,其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网络语言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简洁。正常情况下,可以用最少的文字或者符号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例如“人艰不拆”,就是说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这些网络语言用词简单,但是所表达的思想却丰富多样。

其次,网络语言具有诙谐性。主要是在不经意间创造一种轻松、愉悦、欢乐的氛围。比如,“鸭梨”就是表示“压力”,“蓝瘦香菇”则表示“难受想哭”,用这样的词语来表达情感时,会更加有趣。

最后,网络语言能与时俱进。时代不断发展,每日都会有新的话题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网络语言不断发展。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来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网络语言无法分割。同时,网络语言还对汉语言文学的生产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與探讨十分有必要。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表达形式

网络语言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表达形式,使得汉语言文学的趣味性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聊天交流时使用表情,不仅能够将双方的真实想法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还能够使得交流双方的距离感得到有效消除,让双方的交流更加愉悦。此外,网络语言还会借助一些外来词语,或者把传统词语是汉语词汇赋予新的意义。例如,“汗”,本义是指人或者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属于名词。而现在被指震惊后出现尴尬、无奈的感觉,变成了一个形容词,并且部分网络语言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被大范围运用。网络语言让汉语言文学的表达形式逐渐简单化、简洁化,使其结构与表达方式更加简单。为了提高人们交流沟通与文字输入的速度,网络语言将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语言进行了重组,采取数字、英文字母或者谐音等新形式来代替。比如说“778”就是“吃吃吧”的意思;“dbq”表达的是“对不起”。

(二)网络语言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网络语言的生命力极其强大,是现代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发展过程中,需要将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充分融合,进而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与潮流。比如,“MP3”、“黑客”等词语已经被汉语言文学引入其中。网络语言可以将多种用语有机结合,不断整合,使其变得生动有趣,又略带诙谐、讽刺意味。另外,部分网络语言是某个社会热点话题或者人物所产生的代名词衍生而来,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了便利,能够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从而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比如“奥利给”一词,不仅在网络平台上被广泛使用,而且在人们的日常口语表达中使用次数也较为频繁。网络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鉴于此,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对网络语言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人们能够接收到正能量的网络文化。网络阅读属于超文本阅读,它可以将不同地区的信息进行汇总,这体现了信息网络的交互性功能,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自由发展、自由交流的空间,使得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进而推动汉语言文学不断向前发展。

三、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产生的不良影响

严重偏离语言规范。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环境中进行交流时直接使用的语言。进行交流时,双方可以直抒己见,不会受到一些语法规范的束缚,不用经过深思熟虑,不用绞尽脑汁对语言文字进行编辑,进而导致交流时使用的网络语言过于随意,严重偏离语言规范,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网络语言为了追求别致,显示与众不同的一面,刻意不遵守汉语言规范,曲解歪曲部分词语原本的含义,故意使用错字、别字,给人们造成了错误的认知,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闹笑话,并且还会养成语言表达不规范的坏习惯。例如“砖家”一词在网络语言中用其谐音代替“专家”,久而久之,让人们忘记了正确的书写方式,难以纠正。另外,部分网络用语过于牵强,滥用谐音,甚至有的网络语言过于粗陋,使得人们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毒害。

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

(一)汉语言文学产业化发展趋势

网络语言既为汉语言文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得汉语言文学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换言之,网络语言的产生对汉语言文学发展来说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但是也会造成汉语言的衰退。由此可见,为汉语言文学发展找到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发展道路迫不及待。此外,若想汉语言文学能够不断发展、不断前进,需要将汉语言文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保障。互联网的出现,为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的结合提供了机会,二者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制衡,进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繁荣进步,并朝着产业化方向前进。

(二)汉语言文学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紧相连。随着“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加上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逐渐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汉语言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语言文学国际化脚步不断加快。汉语言文学发展逐渐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可度逐渐提高,进而带领汉语言文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新时代下如何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

(一)加强网络语言的规范和监管

由于部分网络语言过于低俗,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进程受到了阻碍。从文化发展的层面来看,汉语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基础与根本,是我国的主要语言。近些年,由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上掀起了学汉语热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不断向前发展,但同时也会使得一些潜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此时,若是没有及时加大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很有可能使得网络环境秩序混乱,进而妨碍汉语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不利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正在学习语言的青少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鉴于此,相关管理部分要加强网络语言的规范和监管,对于滥用网络语言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创建良好的语言氛围,从而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

网络语言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因此,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刻不容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意地、大量地使用网络语言,那么正常的表达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语言表达就会变得随意化。因此,在进行表达时要尽量减少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多多使用符合规范的语言。将网络语言与规范化的汉语言有机结合,会使得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轻松愉悦。此外,需要对汉语言文学与网络语言的本质进行了解,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正确使用网络语言,进而养成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

(三)选择正确的语言网络用语

通过上文的讲述,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网络语言有积极正能量的,也有粗俗的。因此,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学会分辨,选择正确的语言网络用语。要明确这样一个原则: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语言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只有使用正确的、积极的网络语言,才能够使得汉语言文学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现阶段,由于互联网发展速度较快,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丰富多样,人们在接收网络信息时要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的网络语言,对于负能量的、消极的网络语言能够做到自发抵制,防止不良风气的生成,避免汉语言文学遭到迫害,进而使得汉语言文学发展进程受阻,进而对我国文化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规范日常用语

规范日常用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网络语言对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由于网络语言不断发展,很多人在进行书面表达时会不自觉地使用网络语言。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日常用语过于随意,不够规范。因此,规范日常用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进而使得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力度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将二者充分融合,既能够保留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还能保留网络语言的幽默风趣,形成一种新的语言体系。

(五)借助网络语言发展汉语言文学

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语言既有优点,也有劣势。因此,我们应该将网络语言的最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促进汉语言文学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在表达上较为简单。在某种程度上,与汉语言文学相比较,使用网络语言会较为便利,能够有效减少汉语言文学表达中复杂的语法以及语境,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叫便捷、高效、轻松。由于互联网具有全球化的特点,所以互联网不仅能够将我国的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还能够将其他国家的语言传播到国内,为我们的传统语言带来了很多新鲜、有趣、别致的词语。现如今,网络语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这句话就是源于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翻译过来就是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这样的网络语言还有很多,当它们流行起来之后,就会被网民转载,然后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由此可见,网络语言蕴藏巨大的能量,所以合理科学地运用网络语言,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六)促进网络语言和汉语言文学的结合

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各有特色,各有優势,这是无法否定的既定事实。与汉语言文学相比较而言,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语言模式较为简洁,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传播起来也较为容易。与此同时,不能只重视网络语言,而忽视了汉语言文学。我们要明确汉语言文学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石。若想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发展与传承,就需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网络语言作为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若想要人们不使用网络语言,可能性极小。鉴于此,我们能做的就是正确地运用网络语言,将其积极作用发挥出来,尽量减少网络语言对人们生活造成的消极影响,促进网络语言和汉语言文学的融合,使得汉语言文学能被更好地传播,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正确使用汉语言,能够让人们对汉语言文学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能够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进而掌握汉语言的正确表达方式,进而使得汉语言文学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我国文化发展水平。

(七)规范汉语言文学的使用,推动汉语的传播

网络语言能够有如今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语言生动幽默,更易于人们接受与理解。要明确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造成的影响与冲击,并且要善于借助网络语言的优点与特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汉语言文学的表达更加丰富。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的,也是世界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时要有长远的眼光,广阔的视野,让汉语言文学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充分展现我国文明古国的形象,推动汉语的传播。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语言被广泛使用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与改革创新,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与形式逐渐多元化,促使汉语言文学朝着产业化和国际化两个方向不断发展。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使用网络语言之前,需要对网络语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正确使用网络语言,自觉主动地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明辨是非,将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有机结合,才能够使得汉语言文学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侨园,2021(7).

[2]赵宜杨.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究[J].汉字文化,2021(12).

[3]陈江雯.浅议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散文百家(理论),2021(5).

[4]刘琼.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探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4).

[5]陈宏鹏.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思考[J].大众标准化,2021(7).

[6]杨文莹.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长江丛刊,2021(2).

[7]张宝月.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青春歲月,2021(2).

[8]邓华.新时代网络语言对中职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4).

[9]苑鹏鸣.研究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今古文创,2020(45).

(作者单位:鹤岗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浅析
现阶段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不足及对策浅析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6:19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