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文化创新:新时代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1-01-17 19:06杨壮壮孙文波张华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文艺

杨壮壮,布 特,孙文波,张华江

(1.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2.上海体育学院 休闲学院,上海,200438;3.湖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44105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指出要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这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摆手舞起源于乡村,拥有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是土家人所传承和发展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推动鄂、湘、渝、黔等土家族聚居地的乡村振兴时,摆手舞相比于其他体育运动有着更加突出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

一、摆手舞及其乡村文化属性

摆手舞是一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土家族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在土家族的方言里被叫作“舍巴日”,是鄂、湘、渝、黔土家族聚居区域民众在现代生活中喜闻乐见、接受度高、广泛流行的娱乐性民族舞蹈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1],并且是土家族节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2006 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摆手舞分为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大摆手舞场面壮观,规模盛大,主要表现土家人征战、狩猎、民族迁徙等宏大场面,参加者众多,少则百人,多则千人甚至上万人,通常每三年举办一次。小摆手舞一般在摆手堂举行,主要展现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场景,参加者相对较少,参加人数在数十人到百人不等,通常一年举办一次[3]。摆手舞的基本动作为摆手,主要有回旋摆、单摆、双摆等摆动方式,其最鲜明的动作特征是“同手同脚”和“一边顺”,并且上不过肩、下不过膝,摆动幅度小[4]。乡村是摆手舞的发源地,摆手舞作为土家族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了土家族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摆手舞的精髓在乡村文化中孕育,被乡村文化所守护,摆手舞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土家族的一种乡村文化。

二、新时代摆手舞与乡村振兴及文化创新的内在联系

摆手舞的实质不仅是空间格局上文化存在的一种延续,也是乡俗情感的一种传承,由摆手舞所构成的乡村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逐步落实,摆手舞迎来了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当前,我国已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全民也正享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带来的便利与福利,但是伴随我们一路走来的“老传统”如摆手舞却时刻面临着被新时代所“淘汰”的危机。然而“危”与“机”总是相伴相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我们欣喜地看到曾经几近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如今迎来新的生机。面对一路相随的“老传统”摆手舞,我们应当以文化创新为切入点,让其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找准“新定位”,从而使其焕发新生。结合新时代的“互联网+”“汉服热”“新文艺群体”等新生事物助力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可谓是一种新思路。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摆手舞传承与发展的新机遇

(一)摆手舞在土家族乡村振兴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乡村建设要以乡村文化为魂,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文化与村庄布局,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5]。发掘、搜集和整理珍贵的农业遗产和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在弘扬优秀乡村文化的同时,可以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化文明气息,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乡村展现出独特的人文魅力。乡村的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大自然对人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其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逐渐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具有了不同的功能[6]。在土家族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摆手舞与其他外来体育运动相比,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在于:一是乡村文化的兴盛离不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建设什么样的新乡村,与构建什么样的新型乡村文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摆手舞中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内容能够充实和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的资源宝库,是通过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达到满足土家族群众各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目的;二是摆手舞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内容丰富多彩,伴随着音乐和舞蹈,它不仅注重展现土家族的文化,还蕴含着和谐发展、适应社会、追求健康身体的理念,能够使广大土家人参与其中,并能积极地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提升其生活质量;三是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过程是文化再生产的过程,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产品也随之产出,是打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新乡村的有力手段。

(二)摆手舞在土家族乡村振兴中能够彰显文化自信

新时代,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2017 年1 月2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7]土家人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对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有全方位了解,清楚地了解它的历史、特色以及发展趋势,从而在构建新型乡村的道路上找准方向。摆手舞是土家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传统并非只是过去的东西,而是从前辈那里延续至今,流淌不断的东西,是属于过去的某种风俗习惯。传统之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是因为它还能满足于今天人们的需要,它产生于过去,但今日已属于现在,成了今天的往昔,是到今天还活着的历史[8]。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并体会摆手舞中所蕴含的文化。它的形式和内容与土家族的起源、变迁、发展等有关,还与土家族的历史及神话人物联系在一起,其民族文化内涵尤为深刻。摆手舞的民族性、地域性、乡土性也很鲜明,传承到现代,它的功能逐渐转变为促进民族认同以及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这是土家人该有的文化自信,是保障新时代土家族摆手舞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土家族人民应该以文化自信为底气,在文化自信中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还要在新乡村建设中建构土家族的文化自信[9],融合摆手舞讲好中国乡村故事,让摆手舞运动成为每个土家人自信自觉的生活方式。

(三)摆手舞在土家族乡村振兴中迎来发展新机遇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乡村文化是乡村群体长期生活智慧的结晶[10]。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既要建设物质文明,又要建设精神文明,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培育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改善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1]。它一方面能够引起土家族群体的文化自觉,让更多的民众亲身参与到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中,另一方面也为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搭建了平台,为多渠道发展乡村优秀文化提供了路径。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发展民众喜欢又富有活力的摆手舞运动,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土家人对摆手舞的文化认同感,逐步树立起文化自信,从而增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保护意识和维系民族团结的情感。从保护整个乡村文化生态圈的高度出发,实现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以恩施州为例,其总人口402.61 万,其中农村人口达269 万,且土家族遍布恩施州各县市,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历史上属湖广土司域内,即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5 县市,巴东、建始和恩施3 县市的土家族占其总人口的25%至30%不等[12]。促进恩施州的乡村振兴,需要在乡村地区开展和推广摆手舞,在倡导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当下,乡村更应该成为传承和发展摆手舞运动的主阵地,在城乡之间、人民群众的交流和传播中激发摆手舞运动更深层次的价值和生命力。

四、文化创新视域下摆手舞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

(一)以“互联网+”为载体创新传承摆手舞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与文化的融合程度越来越深,媒介之间的渠道被打通,移动端逐渐成为文化集成平台。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积极引入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制作摆手舞音像视频影视库、传承人口述史影像库、文献资料库等,甚至可以考虑利用VR(虚拟现实)和AI(人工智能)技术,着力构建摆手舞的信息化传承体系,以信息化为载体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手段的多样性,还可以打造精品民族文化电视节目,让摆手舞全方位、更广泛地活跃在民众眼前,有效地促进摆手舞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二)以“汉服热”的兴起聚焦服饰创新弘扬摆手舞

民族传统服饰作为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而存在,同时也代表着该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礼仪制度和传统风俗习惯,成为新时代文化复兴热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3]。“汉服热”的兴起,实际上是在向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情趣已经发生了变化,愿意接受传统的文化服饰,并乐意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是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从某种角度来看,“汉服热”的兴起,其实是人们重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信号。在新时代,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文化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强烈,多元文化的创新发展也是必然。因此,人们对通过身着民族服饰来彰显民族文化的举动也越来越被认可,再也不必害怕别人投来的异样眼光,并且更乐于展现自我,这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基于此,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在不影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情况下,主动改良土家族的民族服饰,将摆手舞元素融入土家人的日常服饰之中,鼓励新改良服饰成为人们生活、聚会、旅游的常用服饰,从而在服饰上塑造出一种专属于摆手舞的文化环境,在人们日常穿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濡染摆手舞文化,从而达到传承与发展摆手舞的良好效果。土家族的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有很大的差别,它们凝结着土家族传统文化中深厚的美学内涵,民族服饰吸引人的地方也不止其极具艺术气息的图案或绚丽的色彩,更在于人们对土家族文化的再发现。当土家族的民族服饰被摆手舞这一特色元素所加持,相信会更加受到喜爱民族服饰的民众热情追捧,在不久的将来“土家服”或许也会成为时尚的“宠儿”,而“土家服热”也将会成为人们所追逐的下一个潮流。

(三)以“新文艺群体”为契机紧跟文艺创新发展摆手舞

“新文艺群体”指的是以非遗传承人、签约作家、文创艺术设计者等身份示人,并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沙龙、文化交流会、文化传习所等形式聚集起来的一类文艺群体。相对于传统的文艺群体,新文艺群体更占优势,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新文艺群体活跃在广袤的社会空间中,以自身的艺术才华和文化创作服务于人,以自身对当代文化和艺术的诠释,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文艺形态,用创新、多样的文艺作品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14]。首先,新文艺群体类型分布非常广泛,从文学、戏剧、影视到民间舞蹈、杂技、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有新文艺群体的身影。寻找新文艺群体中对土家族文化感兴趣的群体,给予他们更多地关心与支持,让他们产生认同感,找到归属感,使他们更加明确创作的方向,将会对有效、精准地推动摆手舞的创作和传播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新文艺群体虽然以青年人为主,但他们的社会经验丰富,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比传统文艺群体更容易接受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他们一旦参与到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中,就会使摆手舞具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同时,新文艺群体又善于利用高科技产品,运用新媒体进行文艺创作和传播是他们的常态。借助新文艺群体,为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将会使摆手舞拥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既为摆手舞的传承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为如何根据摆手舞自身特性进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摆手舞的发源地是乡村,乡村文化孕育并守护着摆手舞的精髓,摆手舞本质上是一种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时代摆手舞传承与发展的着力点应在文化创新,首先应着力建设信息化传承体系,以信息化载体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手段的多样性,从而保存摆手舞鲜活的文化记忆;其次,提倡改良土家族传统服饰并将摆手舞元素融入日常服饰之中,以此来彰显摆手舞的独特魅力;最后,借助“新文艺群体”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摆手舞拥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都不失为新时代摆手舞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文艺
1942,文艺之春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钟 鸣艺术作品欣赏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