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恒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410083)
延安时期,毛泽东将我党群众工作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结合起来理解,深刻剖析了当时我党群众工作的实质、群众工作的思想理念及群众工作的方法技巧,形成了后来的群众路线思想理论。
1.从群众中来
“从群众中来”就是听取了解群众的实践经验,整理结合,为我党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皆是来源于所处的现实生活,这些经验是社会财富。我党之所以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很大程度是依托于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群众路线思想中获取群众意见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毛泽东同志对人民群众十分重视,许多重大政策决定都是依据人民群众的意见反馈形成的。如在1942 年陕甘宁边区的征粮事件,当时老百姓觉得征粮任务过重,毛泽东听闻,第一时间就去了解基层人民关于征粮的真实声音。了解清楚后,做出决策指示,第一是减少征粮量,第二是下令部队带领开展大生产运动,与人民一同参与生产[1]。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各级行政机构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例如地方政府收集民声,总结问题并统一上报,会议讨论。第三种方法则是与民主人士合作。如知名案例“精兵简政”,毛泽东听取了民主人士李鼎铭关于抗日形势的分析与精兵简政的建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解决了当时抗日根据地物资稀缺、根据地缩小的困难[2]。
2.到群众中去
“到群众中去”紧接在“从群众中来”的后面,集中听取群众意见,将意见转换为方法应用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中。毛泽东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过阐述解释,他认为“将群众中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3]到群众中去就是为解决群众生活中存在的不足与困难。时刻联系群众,在群众工作中反复实践与总结,就能充实完善与发展自身内容,实现良性循环,体现出毛泽东以人为本的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其次,“到群众中去”也指党员干部也要将自我融入群众中去,从而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与愿景,多与群众接触交流,参与谈话,从言论中发现问题;通过走访,观察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什么、缺什么;多听群众的诉求,思考诉求的“话外音”;收集群众意见后结合具体情况与理论知识及相关政策,将其成果化,最终解决问题。
一切为了群众是党工作路线的实际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认为无产阶级的利益与任何利益都是契合不冲突的,只有全人类得到解放,自己才能得到解放。毛泽东谙此意,并将中国的具体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共产党长期革命积累下的经验结合起来,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含义包括三点。
其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论是共产党人还是共产党军队,其根本宗旨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福祉,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任何工作的动机与落脚点。其二,要时刻记住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是个人及小集体的利益,而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的价值体现在于奉献自我,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自发自觉地拥护人民群众。其三是人民利益与领导机关责任相契合,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统一的,党的各级机构干部都要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将二者联系看待,并为此艰苦奋斗,不懈付出。
不论是新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的动力来源都是人民群众,只有依靠住群众,才有力量战胜敌人,建设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抗战条件十分艰苦,既没有先进的飞机大炮,也没有足够的医疗药品和粮食,毛泽东领导我党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解决了兵力不够、粮食不足等困难。社会主义建设中,毛主席也指出党的建设除了党的领导还要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坚定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社会主义的建设才能不断发展。
其次,充分依靠群众的智慧为党的建设出谋划策。其一,群众的建议充分反映了群众的诉求,党的基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提出了需求,就应为之努力。其二,人民群众占比大,因此创造力也是无限的,多向群众讨教、学习,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也都将迎刃而解。
毛泽东同志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历程,最终形成了科学理论。早在1928 年,党的六大就提出过群众路线的初步概念,具体表述是“党的群众工作总路线是争取群众”。1929 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土地征收工作时的文件《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明确提到过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4]。延安时期则是群众路线理论确立的一个阶段。
毛泽东同志于1927 年发表的《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中就提到过“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替是不对的。”[5]可以看出其内涵意义指的是党的工作任务不能只靠军队、军人去完成,要充分发挥群众的能动性,参与实施党的决策。此时群众路线思想已逐渐萌芽。在1929 年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纠正党内的关于革命目的的错误思想,他指出红军打仗不是为了革命,而是为了人民。反映了群众于红军革命的意义,革命的意义是为了帮助群众建立政权,为群众争取利益。1943 年6 月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深刻阐述了群众路线,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说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6]群众路线被直接提到。1945年在党的七大,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被写入了党章,这标志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正式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
经历了革命时期群众路线思想的迅猛发展和“文化大革命”的巨大挫折,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更加焕发出生机活力,历任领导人都对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进行了继承发扬,将群众路线思想继续贯彻在党的工作、决策中。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建设方面也着重强调过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他认为党的作风建设要做到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办公行事要切实,切忌空洞、摆架子,引起群众不满。胡锦涛在发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时也提到过,民生问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是制定方针政策的参照。[7]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时代发展与现实需求,再次拓展群众路线思想、深化了相关理论,多次强调群众路线是党开展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群众路线思想理论的指导,并将群众路线思想的主要内容写入新的党章,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提供重要参考与启示。
第一,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是重要问题,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便是国家大事。“治国有本,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提道:“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8]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在2021 年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许多关乎人民生活的大小问题都得到了回应[9]。这些都是群众路线思想焕发生机、接续发展的最有力证明。
第二,以民主政治促进群众路线发展。“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0]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是有机统一的。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政治就要在执政方式上下功夫,健全民主制度、推进民主政治形式向纵深发展。实践证明,我党在把握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将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思想。我们党在过去革命与社会建设实践中总结了联系群众、调动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工作方法,通过宣传,组织等形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利用各种方法对群众工作进行创新。在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中,群众需求也趋向多样化,要通过新理念、新方法开拓群众工作内涵,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通过开设官方微博与网络门户为群众监督、群众建议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渠道,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于新时代各项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