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研究

2021-01-17 02:16汪满生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机制考核人工智能

汪满生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12)

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1]高校实践教学考核可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从大数据、多模态、可视化等角度加强考核效果[2],构建新型考核机制。

一、传统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缺陷

结合教学实际和相关研究,发现传统考核机制存在如下问题。

(一)科学长效的考核机制尚未形成

第一,缺少对考核机制构成要素的合理分析,考核目标、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等构成要素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的运转特点缺少系统化研究。第二,缺少对考核机制的开放性研究,很多高校教师不能根据外界因素的变化及时更新和改进考核目标、考核标准、考核内容等,致使考核机制明显滞后。第三,缺少考核监督保障机制,更没有科学规范的评定和验收程序,无法检验实践课教学成效。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考核理念落后

很多高校教师对实践结果重“知”轻“行”,对实践教学考核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过多地将关注点落在结果上,忽视了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进步。考核过多关注学生的理论成果,忽视政治思想、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三)考核标准模糊,方式陈旧

实践教学考核标准过于死板。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考核过多倚重实践后收交的文字材料,考核标准模糊,部分学生在写作文字材料时应付了事,并没有从实践中获得举一反三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际上弱化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此外,许多高校将实践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导致了考核的功利化,有悖于高校实践教学的宗旨。

(四)考核主体单一,教学反思不足

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考核主体仅是教师,其角色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作为考核对象,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形成主体多元化教育的合力优势。在传统考核机制中,也无法发挥考核的反馈功能,考核只是一个简单的外部显性的评价行为,不能促使教师很好地自我反思,优化教学模式。

二、人工智能时代考核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人本思想是人工智能时代实践教育考核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教育+人工智能”,不应只从技术的角度去思考,还应从教育问题解决的角度去研究[3]。考核的根本出发点是要对人进行教育和培养,因此实践教学考核机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的考核机制一定要符合高校实践教学特征和基本规律,通过采取科学的态度及方法,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客观反映教学实际。同时,机制建设也要符合学校的实际状况以及学校办学定位和特点。

(二)方向性原则

考核机制要坚持正确的立场方向,要弘扬主旋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4]。

(三)全面性原则

考核机制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既要考核学生实践课程完成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能力素质是否有所提升。考核机制要常态化、动态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得考核可以持续性地对学生表现进行追踪,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四)互动性原则

考核机制在促进教学的同时,还应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考核的作用不局限于评价学生,也要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效果,实现教和学的良性互动。

(五)可行性原则

考核机制要便于操作,考核指标应简单明了,涉及学生能力、素质各个方面,找准学科共性,帮助教师将考核工作做细、做实。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考核机制还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人机协作教学能力,找准人机协作教学的契合点,不能让人工智能技术彻底取代教师角色[5]。

三、应用人工智能构建考核机制的有效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践课考核,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的支持。只有将人工智能技术无缝地嵌入考核主要环节,大幅度提高考核的智能化程度,才能真正促使实践教学考核机制发生变革。针对当前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构建考核机制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科学的考核理念

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转变考核观念。首先,考核要摒弃“分数决定论”,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表现以及自身能力素质发展,真正发挥课程的教育价值。其次,考核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成长方式[6]。在这种考核机制中,学生是一个主动的选择者。他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知识和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选择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依据自己的基础确定学习的速度和进度。最后,确立过程性考核标准。过程性考核充分尊重个性差异,让学生在遵循基本立场的基础上,通过考核有表达思想的空间。此外,考核时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掘与肯定,学生要有关照现实的能力,寓知于行。

(二)设计系统的考核体系

目前,智能教育考核已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很多高校设计并开发具有相应评测功能的软件和平台,记录学生的各类交互行为数据,通过人机交互和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利用技术对共享平台上的用户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从而探测出学生思想动态,对潜在危险给予适当的预警和干预,也能帮助教师关注潜在问题学生。

1.设计“定量+定性”的考核体系

定量考核主要是对实践课作业、学生考勤状况的考核,可以是卷面的成绩,也可以是学生实践参与度。定量考核可以基于人工智能平台构建线上考核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考核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及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考核结果更加精准。而定性考核注重学生隐性能力的考核,考核内容更加灵活。定性考核要对教学指标进行不同的权重配比。大学生是人工智能产品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目前很多智能软件能够借助摄像设备捕捉学生实践的状态数据,提供独立学情报告,供教师参考。这种“定量+定性”的考核体系的优势是不仅注重终结性评价,更重视过程性评价,考核结果更真实、全面。

2.设计主体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主体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是将教师、学生、家长都作为考核主体,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相互合作、共同育人。这种考核体系弱化了教师主观因素对考核准确性的影响,还能够发挥评价的反馈与激励功能。学生通过自评,增强主体意识,促进自我反省;家长参与到考核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拓宽教师了解学生的渠道,完成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的高效配合;教师通过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激发教师更加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校可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创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对学生进行数字化的过程性评价,向家长开放账号,家长和教师一起制作学生成长考核记录,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印迹[7]。

(三)完善考核质量评估保障体系

为提高实践课考核质量,各教学单位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考核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建设,将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高水平地完成考核评价评估工作,以考核促发展[8]。第一,要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围绕实践课教学考核目标,建立新型工作机制,可利用学校智能技术的支持共享优质教研成果,鼓励教师基于人工技术创新考核方案。第二,强化责任落实。领导部门要组织引导,将智能考核建设作为教研重点。其他各教学管理部门要对智能考核建设予以支持,共同推进智能考核机制建设。第三,加大投入力度。人工智能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智能考核内容的开发、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这要求主管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做好人才保障,为智能考核建设有序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机制考核人工智能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2019:人工智能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人工智能与就业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皮革机制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