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扩招质量保障的“关口”

2021-01-17 01:48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关口生源院校

王 烨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扩招100万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要求高职扩招200万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使得高职扩招进入了新常态。为确保高职扩招的有量有质,2019年扩招伊始,《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提出要实施质量型扩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可见,高职扩招不仅是规模扩张,更为重要的是高质量扩招。笔者认为,要实现高职的高质量扩招还必须迈过质量保障的认识关、政策关、学情关、课程关、教学关和评价关等“关口”。

一、认识关:准确把握扩招的目的和实质

(一)扩招的目的

关于为什么要扩招有两类共三种认识。所谓两类指教育学意义上的扩招和经济学意义上的扩招。教育学意义上的扩招的着眼点:一是为了解决高职生源荒、招生难的困窘。高职生源荒、招生难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只为解决这一生源危机,办法有很多,如将中职毕业生晋升高职的比例提高到20%,即可使高职扩招100万,而非将招生对象界定为“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可见,面向社会的高职扩招绝不仅仅是为了单纯解决高职生源危机。二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目标。根据教育部披露,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共招生790.99万人,其中,本科422.16万人、专科368.83万人,毛入学率48.1%。[1]当时有人假设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将达到乃至超50%,也即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普及化目标。但这一认识显然有些偏颇,一是因为普通本科扩招同样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什么非要仅限于高职扩招呢?二是不仅假设199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且据教育部披露,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1.6%,[2]也确实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目标,那么,为什么2020年还要再将高职扩招到200万人?以及2021年政府工作再提“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3]。可见,通过高职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说法没有逻辑性,也即高职扩招的目的绝非基于简单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扩招。

在排除高职扩招的教育学目的以外,高职扩招仅剩经济学目的了,即高职扩招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家战略层面上的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需要。这从下列理由可以看出:一是高瞻远瞩。2002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将焦点放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上。二是特殊位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8年主要工作“七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出要“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接着在“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中提出要“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并实施高职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扩招100万人,以及“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再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之“民生进一步改善”下列出了“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下要求“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可见,《政府工作报告》将高职扩招置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之中而非教育事业标题下的特殊含义。三是重要排序。“高职院校扩招”被列入中国政治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完成了!》之中。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在“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标题下,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可以说,这种将就业与高职院校扩招高度关联并予以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四是就业质量。之所以选择高职院校扩招,正是因为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就业。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披露,近十年“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2%”,2019年首次超过了本科就业率,[4]高职教育日益显现出了对扩大就业的独特作用。可见,正是高职教育这种更加精准地锁定高质量就业目标的经济及社会意义,才使得高质量的就业政策将高职作为了扩招的唯一选择对象。

(二)扩招的实质

扩招的实质除了体现经济学意义上的扩招以外,更深层次和更长远的价值追求是逐步使职业教育成为真正的“类型教育”。这从以下理由可以看出:一是技能人才短缺。2016年《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2025年时的人才缺口达3000万人,2018年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一直都大于2(招聘岗位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的比值)”[5],所以,国家提出要加快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质的步伐。二是明确职教类型。“两会”召开前国务院就在《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与目标”中提出: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做贡献,从而把职业教育办成“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三是远景发展目标。2020年10月2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可见,高职扩招的实质不仅是激发高职教育“办适合的教育”,培养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使职业教育确实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类型教育,将充足的劳动力培养成优质技能型人才,而且将使职业教育的价值需求由过去完全型的社会需求走向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和人本需求的兼顾及统一。即未来的职业教育,将更加体现“人尽其才”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成为为各类群体的不同职业选择及生涯发展提供合适教育的一种类型及多样化教育。[6]

(三)扩招的量配

扩招的量配即扩招数量按照什么标准来进行分解的问题。扩招不可能是在省域、行业和校级之间的均分。特别是在“部分高职院校投档率持续降低且录取报到率持续低于70%”[7]的情况下,更不可能按1418所高职院校“每校多招705人”[8]这种方法来平均分摊100万扩招任务。而是要在“人才培养与产业经济相关联”“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指标投放与行业需求相饱和”“扩招方向与新兴产业相衔接”[9]的分解机制下,完成高职院校扩招任务。

因此,对高职院校的扩招一定要有新的认识视角,即只有将高职扩招的视角从传统的教育视角转向现在的经济视角、从习惯性的规模发展视角转向特色鲜明的教育类型视角、从传统生源对象视角转向经济社会发展特殊背景下的新生源对象视角[10],才能使高职教育更具类型教育的特征,更加精准领会高职扩招的宗旨,以高质量地完成高职扩招任务。

二、保障关:高质量培养的必要准备

高质量扩招既涉及到了教育、人社、发改、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制度设计、标准制定等顶层设计”[11],还必须落实到高职院校在高质量完成扩招任务的改革创新和因材施教上,这就要求必须解决好高质量扩招的保障关。

(一)政府保障

政府除了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及兼职教师聘任、高职院校设置标准、明确产教融合细则、加强职业教育评价、促进“双证互通衔接”等制度以外,还要加强“硬件”建设。

1.师资保障

首先,数量不足。1∶18的最低师生比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红线”。按此推算,扩招100万意味着“每年需要新增师资6.5万人左右”[12],扩招200万则需要新增更多的师资。其次,“双师”偏少。截止2019年10月,高职“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39.7%[13],这与教育部等四部门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的目标相比,可谓时间有限,任务艰巨。这需要政府不仅要出台吸引符合条件者乐意从教的政策,以尽快扩大教师队伍规模,而且出台教师超额保质完成教学任务的激励政策,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2.经费保障

尽管高职院校在国家和省级示范校、骨干校和优质校(重点校)、“双高”计划等单项政策以及公办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标准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办学空间、办学经费、师资条件和实训条件等”[14]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据《2018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披露仍有38%和67%的地市所属院校及行业(企业)所属院校的财政拨款低于财政部、教育部要求的12000元/年生均标准。可见,高质量扩招后,政府一定要将国家规定的年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及对扩招人群中的学费减免和补偿政策落实到位。

(二)院校保障

1.分类考试

对普通高中毕业生采用“学业水平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方式,对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采用“职业能力测试+推荐注册入学”的考试方式,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采用“工作经历+文化素质基本测试+技能考核(或职业资格证书认定)”要素申请制或注册入学制。[15]

2.科学录取

首先,量力而行。扩招要以办学承载能力为准,不能越多越好,也不能不低于扩招平均数。乃至是否参加扩招等,都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科学合理地制定招生计划,以确保稳定办学。其次,遴选专业。不仅要将优势专业集群列为扩招专业,而且要根据该专业必须具备的最低文化基础和技能水平,以及生源对象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和就业意向等,合理确定正式扩招生和预科扩招生的人数及编班。再次,录取方案。除了上述考试方式以外,高职院校的录取方案还要将“专业基础+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纳入考试范围,对扩招生进行分类别、分模块、分形式的多元评价手段,[16]以形成既供多元选择又能量化互换的录取方案。最后,有效宣传。一方面,政府要召开扩招部署会议,在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制定生均财政拨款、企业用工标准、技能人才补贴等激励政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也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深入到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企业、重点群体中进行定向和细致宣传,以确保扩招政策效应的最大化。

3.优化供给

首先,多元因素编班。面对“地域+专业”与“单独+插班”;“班级+学年制”与“分层+学分制”;“理论课授制”与“技能实操制”等多种编班方法,虽各有长短,但既有适应性之别,更有效果性之差。因此,不能以单一因素进行编班,而应将专业、地域、年龄、职业等多元因素作为编班的依据,以进行分类管理。其次,弹性教学模式。一是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法。这种教学模式的适用对象是在岗职工。方法是工作日除了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自学以外,下班后在相对固定的晚上业余时间由教师在线上授课,周末和节假日则组织学生到校或具备条件的教学场所进行线下集中授课和辅导。二是“旺淡”企校错峰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的适用对象是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方法是根据他们的工作实际,采用行业企业生产规律,实施“旺淡”错峰教学,“旺”季在企业进行实践,“淡”季在学校学习理论的工学交替或学工交替的互促跃升教学法。三是学区集中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的适用对象是相对集中的在岗职工、高素质农民和村“两委”委员等。方法是在就近设立的“企业学区”和“社区学区”中进行集中教学。最后,选择适用教材。由于教学内容反映于教材之中,教师授课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主,所以,教学内容关系到了以什么培养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17]因此,在教材建设上,一是要有针对性。即根据扩招生的知识基础和工作经历,开发兼具工作开展所需的实用性、学习时间必需的灵活性等特色的“针对性”教材。二是要有实用性。传统“学科式”或“项目式”教材虽然也不太适用于非扩招生,但其肯定更加无法照搬于扩招生,而是应选择契合他们的具有“实用性”特征的“专用”教材。三是要有实效性。所选教材内容必须同频共振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18]且始终以有效使用为“第一要务”,从而使行业企业与扩招生都具有学有所用的获得感。

三、学情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起点

高职扩招虽然从战略高度上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使职业教育的本质得以回归,但是教师之“教”的前提是只有对学生之“学”的认知基础及特点精准判断,才能找准高质量扩招的起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扩招前的传统生源特点及扩招后的“四类”生源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以有的放矢地精准施教。“四类群体”与传统生源相比,存在着以下差异:

1.不同的人生经历

“四类”生源虽然在校学习时间普遍短于传统生源,但在不同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的作用下,使得他们不仅与传统经过较长教育阶段的生源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且在其内部也具有千差万别的特点,如纪律性强、执行力强、团队意识强、上进心强等无疑是退伍军人的特点;下岗失业工人和农民工的特点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团结合作、敬业奉献等;新观念、新素质和新能力等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这就需要针对他们之间的差异,选择适应他们的用语、沟通、教法等新的教学方法。

2.不同的学习目的

“四类”生源虽然也有圆梦大学的需求,但是由于他们更多考虑的还是掌握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所选专业均与现从事或计划从事的工作相同,可见,他们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而传统生源虽然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并无实践之切身体会,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远远没有“四类”生源那么明确。

3.不同的自制能力

传统生源一路读书,不知窗外、不愁生计的优越性,使得他们缺少了在社会认知基础上的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四类”生源已经进入社会,既要设计职业生涯的发展路径,又要承担家庭责任,必须处理好单位、学校、家庭的关系,兼顾好事业、学业、亲情的平衡。但也正因此,他们更加内省和成熟,更加具有自制能力,学习的内生力也更加强烈[19]。

4.不同的知识结构

相对于“四类”生源来说,传统生源无疑具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四类”生源则存在着文化基础差异大、学习时间不充足、学习方法不科学、领悟能力不尽然、理论水平不齐整、技术水平有参差等学习上的现实困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他们的学籍管理、班级编制、课程选择、教学模式、培养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都作出针对性调整,从而以差异化的教学管理方式确保对扩招生的高质量培养。

四、课程关:对标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1.公共基础课

由于“四类”生源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所以,不仅要严格按照教育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意见和专业教学标准对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学时等标准进行规定,而且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四为”新人。

2.专业平台课

专业平台课为同一专业类的学生在入学后的前两个学期内,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学习的相对宽基础、适应广的通识性课程。

3.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模块所用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50%,并确保顶岗实习时间不低于6个月,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20]

4.专业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是专业的基石。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专业核心课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夯实进一步选择主攻专业方向的基础。

5.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选择与专业选择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仅是一个类别,而前者是“四类”生源人选择专业后对未来专业方向的更细小、更具体和指向性更加明确的选择。如,在“1+X”证书制度中,“1”指学生所学专业,而“X”证书则专指某个专业方向及证书等级。

6.毕业设计课

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后,就不应再以大类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而要根据专业方向来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以便在毕业设计中进一步深化对专业方向的认知。

7.实践能力课

只有提供真实工作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并由企业技能大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在企业或校外实训基地线下教学,才能强化“四类”生源在具体专业方向中的实践技能。

8.相关替代课

“四类”生源的工作经历已使其获得了相当的实践技能,所缺者主要是理论知识。所以,要比照《关于全面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工作的通知》中退役军人免修服役岗位相关专业课程以及公共体育课、军事课等课程的规定[21],尽快出台另外三类群体免修相关专业课程的规定,将他们以往的工作经历互换为相应课程的学分进行替代。

五、教学关: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学情

要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由扩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小组根据扩招生源的特长潜质,针对他们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确保不降的前提下,将“师资队伍、设施设备、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考核方式和毕业要求等”[22],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独具特色的扩招生人才培养方案中。

(二)人才培养模式要切合需要

“四类”生源与传统生源的显著差异,使得高职院校必须因材施教,创新切合“四类”生源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施“分层多选”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分层”,指针对“四类”生源不同的职业经历、文化基础、学习目的、未来就业选择等,按照文化接受程度、学习主动意识、学习理解能力、学习天赋特长等方面的不同性对他们进行层次划分及编班。所谓“多选”,指分层编班后,“四类”生源依然可以在之后的学习中再次对专业方向进行优化选择。这既确保对“四类”生源的分层化教育,又允许他们根据新的自我认知,个性化地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实施要点是,第一学年构建专业大类通识课程体系。后两年设置“多方向、模块化”的跨专业校内综合实训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未来就业的专业方向。

2.推行“三赢”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三赢”,指学徒、学校和企业要借扩招政策红利,利用三方协议,规范和保障三方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权益。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赢在企业既可正常运营,又与高职院校合作提高了职工的专业技术和文凭学历;或与高职院校在企业共设学徒岗位,合力培养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从而实现企业通过“育才”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目的。高职院校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赢在可以凭此吸收“四类”生源加入扩招行列,在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接受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和企业的岗位锻炼,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学徒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赢在既解决了自己的失岗风险,获得了求学深造、拥有学历文凭的机会,又提高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精准型的高质量就业。

(三)科学理解“弹性学制”的内涵

尽管《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实施“弹性学制”和进行“学分认定”,但仍需对内涵进行科学界定。一是灵活学制。在3至6年的总时间内可灵活选择创业、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二是灵活时间。教学时间非全日制时的授课时间,而是在扩招生便于掌握的晚上、周末和节假日等时间进行教学;三是灵活地点。教学地点非全日制时的在学校和企业(实训、实习),而是以线上教学为主,线下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训为辅;四是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不完全固定,虽既可采用学分制,也可采用选课制,但课程的难易程度与学分的分值高低高度正相关;[23]五是学习结果。主要是多方法、多主体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从而使考核结果具有广泛的认可性。

六、评价关:构建“宽严并济”的考核机制

(一)“宽进严出”评价法

一是全程进行评价。对扩招生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守纪、听讲、互动等)、作业完成等进行全程评价,不仅要将结果纳入期末考核评价,而且要将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求学无目标、旷课次数过多、屡次不交作业、达不到有效学分,且无视授课教师、班主任等教育的扩招生予以开除。二是建立折算标准。要对扩招生已有的工作经历、培训经历、技术水平、奖项荣誉等事前制定转换标准,并折算成相应学分甚至免修相关课程。三是坚守终审权力。一方面,扩招要求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授权行业、企业对扩招生进行实训及实习课的认定,以及邀请行业、企业参与扩招生的毕业答辩及学分检验;但另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毕业标准,并据此对扩招生毕业是高职院校的自主权立一标杆,高职院校不能“一授了之”或被其左右,而是必须保留扩招生能否毕业的终审权,以确保达标者毕业,未达到学分要求或相应技能标准者则坚决不准毕业。

(二)“宽严并济”评价法

1.较“宽”的学习时间

所谓“宽”,主要指上述弹性学制和学分认定,即在标准学习年限内,扩招生修满规定学分即准予毕业;对在标准学习年限内未达到规定学分要求的扩招生,则允许其适当延长修业年限,但最长不能超过规定的6年时间。因此,学分制更适宜于对扩招生的管理。

2.较“严”的考核过程

首先,多法检测学习效果。对扩招生不同课程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融合迁移等学习情况,要选择与课程特点相契合的考试方法,以真正验证扩招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实施过程+综合考核方法。即将过程中的相对某个单元的考核及平时上课表现、作业完成质量等计入成绩,也要注重期末对综合知识水平的全面测试,并要确保技能成绩占到较大权重。最后,建立学业预警机制。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总学时数不低于2500”“16-18学时计为1个学分”的规定推算,[24]扩招生应为140个总学分,平均每学期应为20个学分。[25]高职院校可以此为参考对扩招生建立“成绩红线”预警机制,给予退学试读处理,以督促其及时完成学业。

猜你喜欢
关口生源院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关口前移赢主动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汇率心理关口前再次企稳 避险现状仍需引起关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妙笔蓝水晶奇案》第十回 轻松闯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