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2021-01-16 02:55李奇武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李奇武

[摘   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要根据化学学科教学需要和高中生的学习需求,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将教材知识讲解与问题或问题情境相结合,用逐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文章在阐明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如何设置有效问题,并提出了问题导向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导向;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6-0074-02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非常有利。问题导向的核心是在教学中设置有效的驱动型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帮助学生在一系列逐步深入的问题的启发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化学学习效率,达到培养自身化学综合素养的目标。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设计整体思路

以问题为导向设计高中化学教学,首先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教学需要,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现有认知水平,以避免出现问题设置不合理、机械灌输知识等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所学知识的有效迁移。

具体来说,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思路为:明确主题—创设情境(激发调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观察指导(自主建构)—解决问题(提升应用),最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二、设置有效问题

一般来说,有效问题是指具有实际性、层次性和拓展性的问题,这些类型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设置有效问题可以从上述实际性、层次性和拓展性三个方面入手。

1.实际性问题。高中化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尽量避免设置刻板的问题,要贴近实际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来设置问题,以便学生能够借助生活经验来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解决问题。例如,在“原电池原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创设了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问题情境,以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首先,介绍原电池的基本原理、电流方向和電极反应等,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原电池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其次,播放关于原电池的视频资料,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知识和资料,尝试分析原电池的正负极和反应原理。在学生具备了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可向其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如:与放置于干燥处相比,铁器和铜器放在阴暗潮湿处更易生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阴暗潮湿处存放时,活泼金属接触到非金属或不活泼金属时会加快生锈速度,为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上述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层次性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设置有效问题,还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也就是说,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确保学生在逐层深入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设计层次性问题时,首先要理顺问题的逻辑顺序,明确重难点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融入层次性问题,以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大概的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促进他们更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点。其次,教师还要全面考查学情,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实现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中,可以设置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和分析型问题,记忆型问题可以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学生提高预习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导入环节提出理解型问题,可以为学生创造表达交流的机会,增进课堂互动和师生、生生交流,激活课堂教学;设置应用型问题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分析型问题则要求学生透过表象分析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总之,设置层次性问题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

3.拓展性问题。设置拓展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深化他们对知识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提高教学效率。拓展性问题设置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全面考查学情,根据学生特点设置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进一步以问题带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等形式解决新的问题。

三、理顺教学过程

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课题引入、合作探究、类比迁移、归纳总结、拓展提升和学以致用。下面以“从海水中提取溴与碘”的教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课题引入。在导入环节,可以播放“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用途”的视频,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为什么要提取溴?又为什么要从海水中提取溴?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他们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元素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2.合作探究。从导入视频中学生了解到溴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而绝大部分的溴元素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海水中,所以要从海水中提取。接着,教师可以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从海水中高效地提取溴,向学生提供必备的参考资料,并以三个细化的小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撑。如:生产溴的工厂的最佳选址在哪?怎样将海水中的溴离子转为溴单质?怎样处理提溴后的母液?在探究的过程中,师生合作归纳绘制海水提溴的流程图,促使学生形成学科知识与制作工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应用意识。

3.类比迁移。在学习了“海水提溴”后,教师可以引入“海藻提碘”,设置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将两者进行类比,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如:为什么选择海藻为原料?为什么要将海藻烧成灰?怎样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在提出问题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萃取碘水中的碘,要求他们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萃取的条件,参照海水提溴流程图尝试绘制海藻提碘流程图,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深入体会化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4.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可以提出综合性或者比较类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整合所学知识,实现综合素养培养。如本课总结环节,可设置问题:比较海水提溴、海藻提碘的流程步骤,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异同。这种工艺比对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对从自然资源中提取所需要的化学物质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工艺方法、提取理念等形成观念性认知,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构建从自然资源中提取工业用化学物质的一般模型。

5.拓展提升。在拓展提升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时政材料或者工业发展形势,提供参考资料,要求学生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情况,关心海洋开发和利用技术的发展。这一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了解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也能很好地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自身力量。

6.学以致用。在应用环节,教师可以设置应用型问题,要求学生在本课教学结束后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仍以从海洋中提取化学物质为背景,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请参照所学知识和相关资料,绘制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此问题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工业提取物质的一般性流程的认知,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问题的有效设置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对是否能够达成预期教学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全面考查学情,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設置有效的引导问题,以确保设置的问题都能够促使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并能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顺利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和应用。此外,教师还要认真分析设置的问题,研判问题的难度,当一些综合性问题的难度较大又不可或缺时,教师要将综合性问题拆分成若干小问题,利用拆解细分降低学生的探究难度,为问题的分析提供支架。与此同时,教师设置的问题还要尽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对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文斌.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7(32):65.

[2]  楼文暇,赵雷洪.新课标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探索:以“甲烷”为例[J].化学教学,2018(10):60-64.

[3]  李婵娟.高中化学教学中驱动性问题链设计的实例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5):91-92.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