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2021-01-16 07:41黄丽翠
考试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

摘 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对主流教育理念及模式的影响愈发明显,小学心理健康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课程,也需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文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细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倡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G时代”到来之际,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早已不陌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小学教育带来了无限新的可能。小学生的心灵世界正处于关键的成长期,外界的客观事物会对其内心发展产生影响,小学教师将信息技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削弱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全方位参与小学生心灵世界的构筑。

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与情感同步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好奇心旺盛的特质,可塑性极强,需要得到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健康引导。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前所未有地拥有了广阔的信息获取渠道,大量未经处理的信息在满足其好奇心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压力,于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目前,小学生在学习、社交与互联网使用三个方面常暴露出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应做出重点关注。

首先,小学生在承受学习压力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小学阶段课程种类繁多,对于刚踏入校门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学习难度,许多小学生在承受学习压力时缺乏自我疏导的意识,容易陷入负面情绪,继而演化出厌学等极端心理,严重时还会导致焦虑、食欲不振与睡眠质量不佳等身体健康问题。

其次,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正在向复杂化发展。一方面,小学生与成年人的交往存在问题隐患;在生活条件持续变好,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当下,许多小学生正面临家长溺爱或忽视的问题,这类问题十分容易导致学生发展出专横或自卑的性格,阻碍学生与成年人的正常沟通,表现为部分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家长或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小学生在与同龄人交往时矛盾频发;在开启集体生活前,小学生与同龄人的交往经验比较匮乏,对于社交尺度了解不深,很容易在与同学交往时产生矛盾,并且常常不知如何化解矛盾,久而久之造成心理上的孤单情绪。

最后,愈演愈烈的网络依赖问题亟待解决。自移动互联网设备普及以来,小学教师可以发现班级中拥有智能手机或智能儿童手表的学生越来越多,诚然这类设备能够提供某些帮助,但也催生了小学生的网络依赖问题。比如说,在课堂学习中,有的学生会使用儿童手表自拍、聊天,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做出这类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并不是真的有紧急需求,只是因为自控力不强而放任自己依赖网络,不惜以受到教师批评为代价。更有甚者,一些小学生依赖网络的问题严重到一时不接触网络就感到焦虑不安,听不进他人的劝阻,达到沉迷网络的程度。这类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向教师求助如何摆脱网络依赖,教师需要借助他人之口了解学生的具体表现,而后才能对症下药。

二、 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一)以信息技术开展趣味活动,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而非知识或技能,因而心理健康课程同文化类、体艺类课程的区别十分明显,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取得小学生主观上的认可。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游戏融为一体,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其主动接纳心理健康相关的理念与方法。如在引导小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时,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围绕“寻找快乐的秘诀”开展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加入由信息技术辅助的、与主题相符的小游戏。活动方案如下:

活动过程

一、 聊聊烦恼:使用电子白板播放歌曲《小小少年》,鼓励学生由歌词展开联想,讨论学习上的烦恼,并轮流将自己的烦恼输入电子白板中的抽签软件中。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使用软件随机抽取学生烦恼,进行交流讨论。

二、 寻找秘诀:进行“记忆力训练”游戏,在电子白板上随机出示亂序的纸牌数字组合,要求学生在20s内尽可能多地记住数字,反复进行数轮游戏后,由学生总结自己第一轮与最后一轮的成绩,发现记忆力的进步幅度。

三、 习惯养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更多树立学习自信的方式。教师倡导学生每天通过自省寻找个人进步,将自省内容发送给教师,完成一次“打卡”,由教师在电子表格中记录。21天后,教师将学生“打卡”情况展示在电子白板上。

在本次活动中,小学生通过正视自身的进步,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在学习上的进展,懂得用“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对比,而不是盲目地和他人攀比,同时在持续的打卡活动中养成习惯发现自身闪光点的习惯,将正确的学习心态维持下去。

(二)以信息技术辅助个别咨询,提高一对一心理辅导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向学生科普相应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掌握应对正、负面情绪的方法,从而良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为此,大多数学校都设立了“心灵小屋”,一般由心理健康教师担任“知心人”的角色,为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建议。然而,这种传统的一对一辅导方式存在隐私保护不佳与效率不高的缺憾;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小学生若要进入“心灵小屋”进行咨询,势必逃不过其他学生的双眼,这便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加之课间时间短暂,单次咨询往往不够深入,“心灵小屋”能够发挥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十分有限。

在使用信息技术后,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社交工具开设“网络心灵小屋”,鼓励学生在电子邮箱、微信、QQ或微博等时下流行的社交平台中与教师取得联系,倾诉个人困惑。我校于2019年12月开始使用“网络心灵小屋”为学生提供线上咨询服务,下面是2019年9月至11月“心灵小屋”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网络心灵小屋”的学生咨询情况分析:

由上述图表内容可知,不论是在“心灵小屋”还是“网络心灵小屋”中,学生咨询的内容多围绕“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与“情绪调適”几个方面,在增加了线上咨询服务后,咨询人次涨幅最大的“人际交往”分类,高达77.78%,其次是“认识自我”分类,涨幅为34.62%。此次统计结果一方面可以说明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在融入了互联网后增多了发挥作用的机会,使小学生更加愿意在遇到问题时与教师分享,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网络心灵小屋”的出现,为小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咨询心理健康教师的机会,学生即使在课后时间遇到了问题,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与教师沟通。

与此同时,在“网络心灵小屋”中,由于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可能留有文字形式的详细记录,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隐私的保护需要格外注意。《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明确告知教师应“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师应主动维护学生的隐私权与名誉权,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以客观的态度给予意见,从而更好地获得学生的信任,使其吐露真实感受。

(三)以信息技术打通家校合作,改善课后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成长过程中,小学生不断从教师与家长身上获取信息,用以构筑内心世界,只有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采取平衡的教育手段,才能使小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家校合作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信息技术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手段,如在帮助小学生摆脱网络依赖的工作中,教师通过互联网社交工具与家长实时沟通,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网络依赖状况,并推荐限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的软件,都可以对学生的课后行为进行限制;同时,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指导学生科学上网的方式,在不触及学生隐私的前提下,监督学生的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依赖问题的解决应奉行堵不如疏的原则,教师与家长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以及更多的陪伴引导,能够让小学生找到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式,而不是一味沉浸在娱乐内容中。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中融合信息技术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以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焕发了心灵教育的活力,使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加具体的指导。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小学教师应意识到这是一项长期工作,需从课堂教学、课后指导、课外活动与家校合作等各个方面着手,为小学生打造一套流程连贯的心理健康辅导计划,如此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功能。

参考文献:

[1]陈月娥,郝玉宁,韩星星.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2).

[2]龙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软件:电子版,2019(4):64.

[3]马璇.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心理健康教育课别具风采——以“百川电影课”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2):20-22.

[4]张冬萍.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8(3):120.

[5]张威.信息技术在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区,2019(3):244.

作者简介:

黄丽翠,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