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其专业水平如何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发展主阵地的学校,组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责无旁贷。我校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教学与技术相结合,技术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与师训相结合,基于科室协作,铺就教师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各科室之间协同合作,密切配合,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科室协作;校本研修路径;教师专业发展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更是向教师提出了各種新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坚持学习,持续发展,不断精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各种挑战。作为教师发展主阵地的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发挥应有的作用,承担应有的责任。为此,我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统筹,整合学校各职能科室的资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等原则,实现科室协作,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葛江模式,力图实现在教学实践中发展教师,在持续发展中促进教学,全方位持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二、 以教学工作为抓手,发挥教导处教育教学指导功能
(一)以教学为抓手,发挥教学指导作用
学校教导处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和改善教学管理。教学常规管理超越备课量、作业量等表层的检查,着力实现下述转变:备课管理着重落实在帮助教师学会备课,而不只是检查教案数量是否达标;作业管理指向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提高,做到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并能及时反馈,而不只是简单地规定每天的作业量,硬性要求教师全批全改。授课反思注重引导教师真正学会反思,掌握教学反思方法,而不是仅仅检查教师授课反思的数量和字数是否达标等。这并不是否定后者的重要性,而是要强调教学管理活动的重点应该围绕前者展开,发挥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以班级为载体,拓展教师教研空间
通常的教研活动都是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的。这种分科教研模式主要关注学科问题,而对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的研究不够全面。实际上,不同的班级,师生的个性气质、学习风格等各有特点,由此形成班级独特的教育生态环境,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具有班级个性化的实施程序。为此,教导处倡导和组织任课教师围绕班级开展班本教研活动。任教相同班级的教师定期集中在一起,就班级中学生基本情况、突出问题、典型学生的问题展开有主题的讨论。不同科目的教师,分享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克服单一学科教研的不足,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改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之间以对话的方式平等交流,实现知识共建,深化对知识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理解,根本目的是通过问题解决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搭建以班级为本的教研平台,并不是要否定其他形式的教研。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每种教研的长处和短处,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合理选择教研形式,做到扬长避短。
(三)以学生为核心,保证学生主体地位
结合我校品质课程建设,教务处还引导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实践。“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教学模式是我校品质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这一模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向,也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学进去”要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帮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要求同伴之间通过“做、讲、练、教”等方式,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帮助同伴解决疑难困惑和问题。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学生实现进一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标。这一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克服“重教轻学”的思维定式。教导处以此引导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浪潮,持续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科素养和学生意识。
三、 以课题研究为杠杆,发挥教科室理论科研引领职能
教师的专业化,从根本上说是教师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其中,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促进教师理论科研能力的发展,学校教科室着力在课题研究、课程建设和生涯规划三个方面发挥引领职能。
(一)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反思教育行为、重建教育教学“个人哲学”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积累、丰富和提升实践智慧。因此,学校教科室注重引导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个人课题研究,关注教学改进过程中的思考,并推及教学规律和教学问题的解决。为帮助更多教师申报昆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个人年度课题,学校教科室对青年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从如何选定研究问题,如何撰写申请书,如何开展研究,如何整理研究成果等,应有尽有。最终我校有12项课题入选,不仅数量上在全市领先,再细查这些课题的主题内容,有侧重教学的,有侧重教育技术的,有侧重学习策略的,也是百花齐放。
(二)以校本课程助推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
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实现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伴随着自身的有意义学习,这种基于问题解决、持续反思和积极改进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个性化专业素质的养成。教科室以学校“全人素养品质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课程研发氛围,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研修目标与规划,组建研修团队,形成学习共同体,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自觉、主动进行研发,从而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名著阅读课程》《乒乓球》《校园园艺》等,助推教师朝个性化专业方向发展。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教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是教师根据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结合所在学校的共同愿景制定的,旨在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设计和实施方案。教科室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个人专业需求和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设计、自我规划,并编制了《葛江中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表》《葛江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年度量化考核表》等,帮助教师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合理设计和安排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成为一个自我导向、自我驱动、自我调控的发展者,使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教师自我设计、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
四、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发挥教技室技术渗透应用效能
(一)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运用技能
日常教学过程中,图像、动画、影视资料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也日益兴盛,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课堂教学模式不斷涌现,教师身处其间,不能不正视这一历史潮流,且要不断思考和蜕变,从而满足信息化环境对教师职责的新要求。为此,教技室一直致力于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技能,帮助教师熟练掌握各种驾驭技术设备和软硬件的使用方法。今年“新冠”疫情期间,教技室还专门组织了线上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线上教学的工具、软件和技术,就如何做好线上直播课堂,给全体师生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技术,教学技能,保证了教学质量。
(二)协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不是新鲜事物,但不少教师对其认识仍然停留在“粉笔+黑板+课件”的层面上,还有教师认为只要会熟练使用各种设备即可。为改变这种浅表化地教育技术应用,教技室致力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帮助教师实现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和进行学业评价,突破重难点问题,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推动教师教育教学创新。比如,教技室常利用智慧课堂(未来教室)培训契机,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整合课的评比教学,提升教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类教学软件知识入门级的培训,除此之外,教技室还协助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使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的恰当时机,选取适合的软件,并充分发挥其教学潜力。近年来,我校多位教师在智慧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教技室功不可没。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区域协同教研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师教研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路径。为此,教技室抓住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机遇,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组建线上教研共同体。在葛江中学教育集团内部成员校之间,教技室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和深度磨课。教师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学科教学的具体标准,合理选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提升教学效益;通过案例课件评析、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研修方式,探寻教学、教研、管理、评价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研制相关的教师培训计划,支持教师有针对性地参训,学科联动,全校开展,实现区域协同教研,实现所学为所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是由诸多知识智能综合而成,教师只有具备了多种能力,如熟练的教学能力,高水平的教育能力,良好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创新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多向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这些能力往往又是交织渗透在一起的,要帮助教师发展这些能力,需要各科室职能部门的联合行动。另一方面,就教学实践、教育科研和教育技术的关系来看,教育科研的问题来自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实践,教育技术的应用服务于教学实践,也只有扎根教学实践,才会产生有研究价值的教育科研问题,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推进教育技术和教育装备的改进升级,推进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等。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为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必须实现学校各科室之间协同合作,密切配合,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我校将继续坚持教学与技术相结合,技术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与师训相结合,基于科室协作,铺就教师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吴毓,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