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1-01-16 18:43:24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深度大学英语教学

杨 天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新时期的高校课堂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更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来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应是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研究过程,而并非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讲授,学生的被动接受。学生作为学习的课堂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通过将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更多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有助于学生完成深度学习,对于个人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深度学习理论

1976年,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学者联合发表了《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文中对于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进行了概念阐述。浅层学习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只是将学习作为信息被动的接受,做机械性记忆。而深度学习则是对所学习的知识深层次理解,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将所学知识的思想与内容融入进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加强各知识体系间的联系。当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遇到相关知识点问题时,可以将知识引入到新的情景中,并做出应对决策。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深度英语学习可以有助于发散学生英语思维,实现学习素质培养的目的,在深度学习核心思想中深刻地体现了批判、理解、整合、迁移、反思、创造等认知学科中的有关概念。美国学者布鲁姆将学习过程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方面,在学习中知道和领会是对学习的基础认知是学习的较低水平,通常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机械性记忆,属于浅层学习[1]。而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四个方面,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并可在实际中运用知识,这是对于学习的深层次认知,同时属于深度学习范畴。在实际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大部分的复杂任务都要求学生运用深度学习完成,深度学习可以体现出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更高层次。我国对于深度学习理念的研究发展相对较晚,但对于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都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新思想融入进自身的原有知识体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通过发现事物间的相关性,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深度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学习工作与较为复杂的环境下自主学习或解决问题。在高校教育中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都是学生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但部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通常停留于浅层学习。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只是进行简单的记忆分析,从而完成期末的学科考试,没有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也缺乏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构建高效的课堂教育对于学生、教师来说都是较大挑战。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学生可以对所收集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高阶知识思维的构建与知识的有效转化。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学英语混合教育模式设计

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课堂方案设计时需要进行整体化系统考虑,对于课堂教学中目标较低的内容,可以放在课前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将相关知识内容以资料形式通过线上网络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记忆的单词、词组或语法形式等。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前教学任务布置,要注意教学内容不要过难,否则在自主学习前,学生若对本堂课知识感觉难度较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若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则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布置时要加强教学任务与学生所掌握的课堂教学内容间的关联性,通过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的英语教学知识。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过程并非是教师的零参与,相反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前期的自主学习过程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可以提出课前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教学问题进行思考[2]。对于学生的学前自主学习状况,教师也要做出总结归纳,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期间所面临困难性的问题做解析。

2.教师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总体分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内容总结回顾、课堂内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期间忽略自主学习环节,为加强学生对课前自主学习的重视程度,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应设立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环节,教师通过课前布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依次进行问题答案结果汇报,并根据学生所得出的问题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教师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知识方面的认可,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所表明,学生的课堂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设定,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环节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核心部分,在对该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时,教师要提前进行问题布置,问题的设定难易程度要循序渐进,使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得出问题答案。教师通过建立新课堂教学知识与之前教学知识间的关联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学习目的[3]。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是学生的英语能力停留于书面内容,口语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通过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英语语言结构,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方式与策略,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3.课后学习作业

英语教师在布置英语课堂课后学习作业时,可以应用更多的课后作业形式。为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意识,英语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总结章节内容的形式来做出课后作业,思维导图对于本堂章节课程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收尾,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可以完成对学生的高级思维培养。思维导图的英语知识结构梳理可以将课堂中所隐藏的英语知识点间的关联关系进行表现,学生在研究学习思维导图结构时,可以对课堂中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快速回忆与知识点的及时抓取,思维导图式的学习模式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

4.加速推进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推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构建立德树人工作新格局是现阶段高校落实教育发展大计的根本任务,对高校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秉承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思想理念,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学科自信、观念自信。并培养学生把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文学艺术等作品翻译成英文,为民族文化的对外输出做积极的贡献。其次,高校要集中全力整合并融汇多种教学资源,丰富英语第二课堂内容,强化并规范管理课程设置,制定相应的监管体系,时刻监督并评价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切实增强英语第二课堂的育人效能。积极拓展育人平台,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高校学生在多重文化的陶冶自信成长。

三、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1.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完善

学生深度学习的英语状态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混合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在课堂中的定位,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英语教育学资源。当前互联网络所推出的线上教学平台,都可以实现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教学资源的目的,因为互联网络所提供的知识较为复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质量提取,完成对必要知识学习的总结,其余可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爱好进行广泛阅读。英语教师也需要根据大学英语教学课堂选择相适应的网络教育学平台,构建符合班级学生学习状况的英语教学资源库。这也对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4]。教师通过对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的课堂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高效地发挥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

2.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作出综合性评估,混合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评价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英语评价仅通过统一考试为主,评价学生的学习指标仅通过考试成绩。这种评价结果很难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估,所得出的考核结果是片面的。线上教学课堂模式的融合性应用可以充分记录学生在网络中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动态监督,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自身英语学习状况,并根据学习需求选择多种形式的线上英语测试模块[5]。而教师可以综合测试结果,对于学生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可以更准确客观地判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完成对学生学习进度、学习状况的记录。

四、结语

在深度学习下所构建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课堂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状态提出更高要求,深度学习理念可以使学生正确认知英语学习,也有助于教师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构建。大学英语教师要加强对线上教学课堂重要意义的正确认知,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尊重课堂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自身教学定位。高校通过更多教学资源的引进,完善大学英语教育资源体系,英语教师通过提高课堂教学优化设计与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等,来实现混合英语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混合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深度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大学求学的遗憾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