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瑶 涂文明
(福州大学 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音乐艺术无国界,且陶冶情操。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发源地之一,考古实物出土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经碳同位素14C测定最早的距今9 000年。中国历史传承千年,拥有本民族独特的音乐形态,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以及当下新生的现代作品,都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国乐文化,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历史积淀中应运而生。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这一术语的提出是在二战时期,野战医院护士用音乐舒缓因战事而遭遇身心创伤士兵的情绪。在医学领域,音乐治疗的主要功能是将音乐具有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有效、合理地应用于身体及心理健康的辅助治疗。
目前,流行于西方的音乐治疗,多半以音乐治疗师为主体,通过与被治疗者进行沟通交流而指定特殊音乐治疗计划。此外,还有一部分音乐治疗团队,依据声学振动原理,创作出具有功能性的音疗专辑,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治疗团队有“德国共振医疗音乐”“美国孟罗大脑共振音乐”以及我国与西方顶尖医学权威合作研制的“中国音疗”[1]。
依据声学振动原理,人的听觉器官和听觉神经在接受到音乐的声波传递后,人体的肌肉、血脉、脏器会随着音频的振动发生一系列物理反应,尤其当音乐的频率与人体内循环振动频率一致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人体就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这源于“共振波”的效能,这样的共振波能通过人体有效渗透到各脏器的内循环,打通被阻塞的脉络与血脉,使受损伤的机体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共振波”激发了人体内部静态能量,进而促使人的情绪随着音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2]。
《管子·内业》中提道,“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息莫若诗,去忧莫若乐。”由此可见,诗歌和音乐是去除怒忧的最好方式。
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筝、笛、箫、古琴等对于音乐治疗的效能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笔者自小习筝三十载,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通过对古筝音乐长期学习、演奏与教学研究,发现筝乐于人之益,沁人心脾[3]。
筝的演变深深植根于中国本土民间音乐文化,西晋著名思想家傅玄在《筝赋》中谈道:“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似十二月,射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当时的筝还是十二弦制,十二弦代表了十二个月份,融合天地之形,正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筝这件乐器的体现[4]。《黄帝内经》《金峨山房医话》对于“五音润五脏”的理论研究也早有记载。筝的弦序结构,是中国民族乐器中少有的不需任何技巧基础就可以将宫商角徵羽弹拨出来的乐器,因此,作为五音音乐疗法的乐器,有较大的优势。
1.筝乐文化的观、味、悟
王耀华、郭小利、王州《音乐中的中国人》前言中对中国文化的感受认知,提到了三个层次“观、味、悟”,笔者深受启发。在筝乐文化音疗领域,同样也有着“观、味、悟”三个层次,更具体些,应该是“观筝”“味韵”“悟道”[5]。
傅玄称筝为“仁智之器”,因其拥有天人合一的气质。在仓颉造字中,“乐”起初是“樂”(如下页图1),源于黄帝战蚩尤的典故。“白”代表五行中的金,两边是丝弦,底部是木,架在木头架上演奏,为了给蚩尤士兵招魂,魂魄回来了,士兵就复活了。后来发现大自然的神奇,有些植物也能治病,所以,“樂”字头上加了一个草头,变成了“藥”。筝,的形制,像极了“樂”的解说,其“有山(岳山)、有水(琴弦拨动时如流水般的声音)、有鸟(雁柱)、有房(琴头的收纳盒)、有梁(琴的脚架)、有腔(琴的共鸣箱)”,演奏着这样一件乐器,就像置身于大自然,与自然共和谐,谱写着大自然的乐章。
图1 “乐”起初是“樂”的来源
筝乐文化的“味韵”,是参与者对筝乐作品欣赏过程中的自身体验行为。韵是筝乐按滑音余音的波动状态,味是古筝作韵的状态中渗透的特定人生体验的产物,这种体验可以是演奏者自身的某种情感、文化、精神、情景[6]。
古筝中的作韵,是以雁柱为界,右手行声,左手作韵,以韵补声的演奏体验。文化地域不同,因此,每个地区的作韵方式也不尽相同。需要筝乐干预治疗的聆听者可以根据自己所成长的生活环境来选择筝乐的种类,这样可以引起更多的共鸣,从而提高音疗效果。
关于筝乐文化的“悟道”,重点突出一个“悟”字。笔者有感于明代琴家徐上瀛《溪山琴况》中“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用最精细的音理来表现最深微的心绪。比如筝曲《渔舟唱晚》,作者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创作的独奏作品。作者引用王勃《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前四字作为标题。该作品蕴含着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及对丰收情绪的表达。为表现湖滨晚景的画面,慢版多次运用了吟、揉、按、颤的作韵技巧,尾声为表现“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的画面,运用了一连串的模进音型,诗情画意的感官刺激映入感受着大脑皮层之中,古筝华丽、流畅、清脆柔和的音色对感受者的听觉神经产生了刺激,从而引发人体内部脏器的相应变化,调整脏器气息平衡。
2.筝乐文化的“精”“气”“神”
通过“观”“味”“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修养的体验者,就可以尝试学习部分筝乐演奏技巧来更深层次地体验音乐带来的疗效,也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筝乐治疗的“精”“气”“神”,即在实践过程中对音疗体验者进行“通经”“理气”“安神”。
“通经”理论来自“共振效应”。《史记·乐书》云:“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中医学里,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中国古代哲学赋予五音以五行的属性,五行对应五音,五音对应五脏,五行、五音、五脏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使聆听或演奏中的曲调与人体脏器共鸣产生互动,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里脏器血脉振动相吻合时,就会产生共振波,这种共振波就会有效渗透到人体阻塞的经络,从而对因淤堵而受损伤的身体机能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人体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音乐音疗中的“理气”源于1987年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潭孝厚提出的“音乐松静养脏功”[5]中音乐元素结合气息合理运用的启发。音疗体验者在演奏乐谱过程中,接触到长短不一的节奏和乐句,为了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就需要“动作节奏”来调整人体的“气”,通过对演奏姿势、记忆中力与气的协调,让音疗体验者形成反复性松弛反应,从而增强个体大脑神经系统的内抑制力,降低兴奋过度的交感神经,从而有效调节心肺功能、胃肠和内分泌活动。
“安神”启发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典籍《中庸》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古人认为乐通天,人要使人际关系调和需要施以平和之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阴阳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里提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决”,就提出了人体阴阳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筝乐音色相对于其他民族乐器来说更加柔和,其演奏出来的旋律强弱变化,音符时值长短,速度控制快慢,甚至筝面圆向天,筝背平接地,圆与平,天与地,都是一种阴阳平衡的体现。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越来越多的人不能静下心来思考。有这样一首古筝作品《平湖秋月》,正是可以让人安神的代表作品。该作品通过筝弦柔和的音色,配以恰当的节奏和揉弦,描述了清秋气爽,平静如镜的湖面上,皓洁的秋月挂在净澈的天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一色湖光万顷秋”的唯美画面[7]。音乐如流水般慢慢流淌,体验者的心境也随之舒缓而平和。
至周代黄钟律,经测算低八度标准音为432.035赫兹,比如今国际标准低30音分。无独有偶,在西方世界,1935年以前的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贝多芬、巴赫、威尔第等创作音乐的标准也都是以432Hz的标准,因此,有观点认为432Hz是一个柔和、温暖让人舒服的频率,听着41·32Hz的音乐,你的身体会感觉到放松,甚至在这样的音频下,伤口愈合速度也会加快[7]。音乐怡情,笔者自小习筝三十载,儿时启蒙导师齐鲁筝派代表韩庭贵先生对传统鲁派筝曲的演绎韵味把握得精准入髓,其演奏风格独树一帜,听完老师的演奏总有种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的感觉,一直不知其缘由。长大之后再去听老师的录音,才发现排除乐器本身优越材质外,标准音经测试也比国际标准音低了30音分。从事教学以来,笔者接触了许多古筝学习爱好者,接触了音乐治疗这门学科后,发现古筝音乐可以渗透于音乐治疗的阶段疗程之中[8]。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城市压力人群激增,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疾病。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BREF),是判定心理健康的有效依据。依据笔者多年对古筝作品风格的把握,通过与医生朋友合作,针对有抑郁倾向的医疗需求者进行一定疗程的音乐辅助治疗,通过对筝乐作品《渔舟唱晚》《平湖秋月》《高山流水》等的辅助教学,绝大部分患者的焦虑症状有所缓解,甚至还要坚持学习演奏,情绪自我控制也强化了许多。
2018年3月5 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这其中指出了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据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治疗学会统计,目前,全国参与辅助的音乐治疗机构中,采用的音乐治疗辅助方式方法基本都是运用西方音乐治疗方法,对于传统民族音乐治疗,如五音对应五行疗法,鲜少提及。但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WFMT)前主席、美国音乐治疗专家 Cheryl Dileo Maranto 博士早在1995年来我我国讲学交流时就已经提出,“从东方哲学、医学所强调的整体观来讲,音乐治疗更像东方人的思维模式。” 由此可见,中式音乐疗法得西方音乐治疗界权威专家的认可,说明在音疗领域,中华民族音乐疗法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中酝酿并发展,其思想理论饱含着先人的智慧,五音、五行与中医五脏养生哲学理论,是值得人们静心研究和应用的[9]。筝乐文化的不断充盈和传承,还有更广阔的未来,《广雅》有云:“和,谐也”,可见“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作为华夏儿女,应当建立起应有的文化自信,在横跨音乐学,心理学,医学,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大背景下,合理运用民族传统音乐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一套恰当的、符合当代国人特质的中国音乐治疗体系,使其更好服务于国家倡导的全面健康的磅礴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