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平 银川市绿化二处
边坡植被遭到破坏后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有可能引发边坡滑塌,甚至是泥石流等严重灾害,因此做好边坡植被恢复至关重要。目前,边坡植被恢复主要为有网方法和有格方法。进行植被恢复时,应结合边坡条件,选择恰当的技术方法和适宜的绿色植物,保证栽种的绿植能够拥有较高的成活率。要加强边坡植被的后期管护,形成稳定的边坡生态系统,维护边坡稳定与安全。
园林绿化边坡是否安全稳定,影响着园林绿化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对园林绿化边坡进行支挡和加固,这就考验施工人员是否掌握边坡支护技术以及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是否符合标准。边坡支护工作需要在园林绿化施工之前开展,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绿化的顺利进行。在整个园林绿化中应用边坡支护技术的环节比较多,通常采用的支护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锚杆施工支护技术、喷射混凝土施工支护技术以及扶壁式挡墙施工技术,下面就将围绕这三种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其对园林绿化边坡治理工程的重要性。
伴随经济的快速化发展,山地工程愈发增多,其中西南地区极为突出。这部分山地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中,由于场平施工影响,建设场地内,或是周围会出现挖方和填方园林绿化边坡。基于这些边坡,尤其是“高填深挖”人工边坡,会影响项目建设。如果没有有效处理,将造成边坡变形失稳,更为严重的是会出现滑坡和崩塌等情况,形成质量事故。另外,还会导致工程投资不断增加,施工工期也会延长,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园林绿化来讲,建设成本较高,并且建设周期较长。在施工时期,有效利用边坡支护技术,可以确保施工具备安全性,减少工程事故的出现,强化边坡加固,提高边坡土体具有稳定性。另外,基于园林绿化当中的干扰因素,应采取对应措施,科学应用边坡支护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如果工程施工现场图纸不能对规定要求相吻合,工程后期将对人员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会导致工程塌陷,出现极为严重的后果。在工程施工时期,如果出现强降雨这样的情况,河水水位将不断上涨,最终对园林绿化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并影响施工进度。因此,科学利用边坡支护技术,在确保施工安全性的基础上,还能发挥社会效益。
该处理方法主要在草种开采区地面板上构筑稳定的草种结构层,如环形铁网、三维挡土网等,将稳定草种、肥料、粘合剂、保水剂和其他土壤改良等草种混合物用一台液压肥料喷射机均匀地高压喷射至已经处理好的草种开采区表面,稳定草种结构层,待稳定草种完全发芽后即可达到绿化的效果。对于坡度小于45°土石混杂边坡,该施肥方法主要优点之一是易于机械化生产工作,肥料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肥料生产速度较快,生产成本较低,育苗播种均匀,复绿见效迅速。缺点之一是保护技术还没有成熟,当土层薄时,不容易彻底实现水与草木的营养共生;长期保护作用难以确定,特别是对于坡度大的高山陡面。一旦这些草种完全死亡,铁网将被腐蚀或叶片剥落到壤土层,即前功尽弃。因此,不宜直接用于斜坡率超过1:0.7 的陡峭岩壁。
在选择喷射混凝土作为边坡治理措施时,最常用的作业方式是钢筋网喷射。工作人员可以参照一次性喷射去决定锚喷支护挡墙厚度。通常情况下,厚度在150mm 左右。为了将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简化以及令支护治理质量能够达到实际要求,施工人员可以采取由上到下,分段、分区域的施工方式进行喷射作业。施工人员在实施喷射作业时,第1 步应先送风,送风之后再开启设备,然后依据标准的操作流程,完成给料环节。喷射作业结束后需要取消送风,但是在此之前,施工人员要确认喷射用料是否还有剩余,一定要保证用料全部喷完,然后再取消送风。为了避免产生较浓的粉尘,在喷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喷头和受喷面呈垂直状态,严格控制二者距离,其目的在于使混凝土喷射质量得到保障。
采用无纺布(或遮阴网)覆盖的目的是防护,保障植物种子的正常萌发,提高植物成活率:多雨季节,保证植物种子生根前免受雨水冲刷;寒冷季节,使植物种子和幼苗免受冻害;高温季节,减少植物蒸腾,免受高温伤害;正常施工季节的保温、保湿。覆盖无纺布时,须用“U”型钉或细铁丝固定,防止早期被风吹跑。无纺布覆盖后,注意观察种子发芽和生长情况,待植株长到5~6cm 后,适当进行露苗锻炼,然后逐步揭掉无纺布,严禁晴天猛然揭布。
工程为绿化提升工程,坡面基本成型,松散的碎石较少,局部覆盖低活性土壤,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且部分石块需进行加固处理,以防碎石滚落造成安全事故。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结合坡面实际情况,对边坡进行简单修整,检查边坡石块有无松动问题,对局部全风化区域采用黏性土补平处理,对已松动的石块提前吊运出边坡。边坡初步整平后,对易松动的区域使用网孔尺寸50mm×50mm 的镀锌铁丝网加固,铁丝网使用Φ500mm 长度1000mm 螺纹钢作为锚杆锚固,螺纹钢呈梅花形布设。对于局部坡面光滑不易客土喷播的区域,采用挖掘机开挖纵向、横向沟槽,沟槽宽度为100~200mm,深度为200~300mm,沟槽间距控制在500mm 以内。通过纵横交错的沟槽增加光滑区域摩阻力,预防和控制客土喷播基质滑落风险,形成良好的喷播基面。
格子梁是一种现场浇筑的构筑物,而预制格子则是提前在预制厂制作成型再运输至施工现场,直接完成安装。施工前,需要做好边坡平整,要求边坡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0°,表面最大高度差控制在10cm 以内。根据预制格子的规格,在坡面上开挖沟槽,将预制格子嵌入沟槽内,并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由于可以提前预制,因此缩短了工期,这种方式适合需要进行大面积植被恢复的边坡。预制格子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边坡现有植被,对提高植被恢复效果有一定帮助。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类似于干砖砌石,这种治理方式主要是在边坡上设置出六角形的形状,层层叠加蜂巢网格;或者直接铺上特制的六角形砖。在网格内部先放入土壤,然后种上绿植。这种种植绿植的方式所使用的砖可以特制并且批量生产。因此六角形独特的结构,其受力均匀,可以有效保护土壤,有效分散雨天下渗的雨水,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此外,还可以防止所种植的植被遭到外界的破坏,达到有效保护边坡土壤、绿化环境的目的。
养护贯穿于TBS 全过程,从第一粒种子喷射而出开始,到形成稳定的小型生态系统。植物种子萌发到幼苗期间,土壤必须保持湿润。因此,非雨天、温度不高时,每天早晨浇水1 次;天气炎热时,早晚浇水各1 次,随着植物逐渐长大,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并随降水情况实时调整,浇水时最好将水滴雾化。喷播完成后20d,检查植物生长状况,对生长明显不均匀的位置予以补播。
在边坡绿化工程中,受边坡栽植基质、坡度、降雨冲刷等作用影响,原边坡不具备绿化栽植条件,水土保持能力弱,保水、蓄水、保肥能力差,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案例借助活性土壤绿化施工技术,通过对边坡进行修整、喷播和养护管理,有效改良了原边坡栽植条件,提高了边坡植物成活率和水土保持能力,改善了边坡绿化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进行植被恢复时,应结合边坡条件,选择恰当的技术方法和适宜的绿色植物,保证栽种的绿植能够拥有较高的成活率。要加强边坡植被的后期管护,形成稳定的边坡生态系统,维护边坡稳定与安全。